辽宁省煤炭工业管理局局长陈必成(中)在老虎台煤矿井下检查瓦斯治理情况
辽宁省是我国的产煤大省,全省煤矿地质储量54.84亿t,可采储量22.91亿t。截止到2008年底,全省共有煤矿615个,核定年生产能力6987万t。其中,省属国有煤矿32个,地方国有及乡镇小煤矿583个。
32家省属国有煤矿中,高瓦斯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就有18家,占省属国有煤矿的58%。这些高瓦斯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瓦斯涌出量大,突出危险性强,历史上曾多次发生严重的瓦斯伤亡事故,是瓦斯灾害的重灾区。
2005年2月14日,辽宁省阜新矿业集团就发生了一起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造成214名矿工遇难。为深刻吸取事故教训,“2·14”事故后,辽宁省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强化煤矿瓦斯治理。
加大安全投入 提高安全保障
从2005年开始,省委、省政府研究决定每年从省财政拿出3亿元资金,专项用于煤矿瓦斯治理和安全改造。省属煤炭企业和各产煤市县也抓住机遇,积极争取国债资金,认真使用省财政专项补贴资金,加大自提自用安全生产费用提取比例,努力完成煤矿瓦斯治理和安全改造项目。
2007年,省政府又进一步加大了财政支持力度,在投入3亿元的基础上,又增加了6000万元,达到3.6亿元;2008年,省财政在年初确定的3亿元的基础上增拨了4000万元,用于瓦斯治理和安全改造;2009年,辽宁省煤矿瓦斯治理专项资金2.5亿元和3.3亿元国债安全改造资金,也已全部拨付到位。
这种对瓦斯治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在辽宁省过去从来没有过。同时,省财政每年还给省属国有煤炭企业一定额度的经营补贴。
在辽宁省煤炭企业生产经营比较困难的时期,省财政每年都给省属国有煤炭企业经营补贴。最近几年,由于煤炭市场形势的好转,再加上企业自身的努力,辽宁省属国有煤炭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发生了较大改善,但为了支持企业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安全生产特别是瓦斯治理上,省财政每年的经营补贴仍然一分不少地全部补给企业,3年来已累计补贴6亿元,有力地支持了煤矿瓦斯治理和安全改造。
在抓好省属国有煤矿瓦斯治理和安全改造工作的同时,省政府还积极扶持和指导各产煤市对小煤矿开展瓦斯治理和安全改造,先后由地方政府投入2340万元用于小煤矿瓦斯远程监控系统建设,投入260万元用于地方煤矿区域救护队建设。
除了每年3亿元的财政列支,省委、省政府还督促煤炭企业加大了安全投入。近年来,随着省属国有煤炭企业经营状况的不断好转,企业提取安全费用的标准逐渐提高,对瓦斯治理和安全改造的投入也不断加大。现在,辽宁省重点煤炭企业的安全费用提取比例,均高于国家规定的井工矿吨煤5~15元的标准。其中,铁法煤业集团吨煤提取安全费用为35元,阜新矿业集团吨煤提取安全费用为28元,沈阳煤业集团为吨煤25元,抚顺矿业集团老虎台矿吨煤提取安全费用为23元。每年仅省属国有煤炭企业提取使用的吨煤安全费用就高达11.9亿元。
从2005年到2008年,通过国家和省政府的支持和企业自筹,辽宁省安排煤矿安全改造项目总资金已达93.1亿元。其中,国债资金补贴11.071亿元,省财政补贴资金13.1亿元,企业自筹资金60.2亿元。这些钱全部用于矿井瓦斯综合治理和安全装备更新。从2005年到2008年,全省集中实施了1138项瓦斯治理和安全改造项目,更新改造矿井机电运输装备1万1960台(套),更换高低压供电主干电缆8.3万m,掘进专用回风道4.7万m,改建新建通风井筒6条,新建改造升级26个瓦斯监测监控系统,建立22座永久瓦斯抽放泵站,更新改造主要通风机38台,更新抽放泵64台,增加移动抽放泵10台,打抽放立孔6453m,新建改造防火灌浆系统12个,改造3个地面注氮站,补建束管监测系统14套。
通过增加安全投入,矿井安全技术装备等级有了明显提高,建成了完善的“一通三防”系统。全省重点煤炭企业的大部分矿井都更新或改造了主要通风设备,调整和优化了矿井通风系统,完善了洒水除尘设施,井下风门全部达到自动闭锁,密闭全部符合标准;高瓦斯和瓦斯突出矿井更新完善了瓦斯抽采系统,有自然发火危险的矿井全部建立了永久消火灌浆系统。完善了瓦斯监测监控系统。省属国有煤矿已全部建立了瓦斯远程监测监控系统;各产煤市的小煤矿,以县市区为单位,建立了区域瓦斯远程监控系统;各煤矿在井下生产现场按规定设置了瓦斯传感器,形成了完善的监测监控系统,一旦发生瓦斯超限,能够及时反馈并切断电源,提高了安全保障程度。
截至2008年底,省委、省政府确定的2007年以前的安全改造项目已全部完成,2005年安全技术专家组“会诊”确定的安全欠账也全部得到补还。特别是在国家关于高瓦斯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必须设置采区专用回风道的相关规定出台后,在欠掘煤矿专用回风道1.5万m的情况下,省委、省政府通过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全部按规定补掘了采区专用回风道。
狠抓现场安全 消除事故隐患
瓦斯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煤矿生产的方方面面,为了促进瓦斯综合治理,辽宁省还采取了7项具体措施,突出现场安全管理这一重点,以期消除重大事故隐患。
在完善通风系统上下工夫。省里聘请了煤炭行业专家,对重点煤炭企业的大部分矿井进行安全论证。根据专家意见,对矿井主要通风设备进行了更新改造;对通风系统进行了调整和优化;对通风设施提高了构筑标准;对局部通风,强力推行双风机双电源自动分风和“排瓦斯三通”等技术,使通风系统更加合理、稳定、可靠,提高了矿井防灾、抗灾能力。
从源头上防治煤与瓦斯突出。对突出煤层强制开采解放层或掘进岩石专用瓦斯巷进行预抽,确保区域性防突措施到位和瓦斯预抽达标,做到不采突出面、不掘突出头,从源头上消除瓦斯事故隐患。
加强采空区管理。全省组织了各井工矿采空区密闭大会战,采取了封堵、注阻化剂、抽采和封闭加固等措施,有效地防止了采空区自然发火,消除了采空区瓦斯爆炸事故隐患。
严格瓦斯监控。省属重点煤矿全部实现了瓦斯监控全省联网和升级改造,所有地方煤矿按规定全部实现了区域联网和升级改造。每个煤矿都配备了瓦斯监控专门人员,定期调校、维护,确保监控系统稳定、可靠、有效。铁法煤业集团把井下回风流瓦斯传感器断电值调低到0.8%,比《煤矿安全规程》规定降低了0.2%。沈阳煤业集团在调低回风流瓦斯传感器断电值的同时,还对瓦斯超限现象以事故论处,对责任人实行从重处罚,有效地消除了瓦斯隐患。
严防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生产。为把防“三超”问题落到实处,省煤炭工业管理局根据重点煤炭企业的生产能力,逐月下达原煤生产计划,实行日调度、日考核,防止了超能力生产和超强度开采。同时,省煤炭工业管理局还采取了压减措施,对瓦斯突出灾害严重的抚顺矿业集团老虎台矿,由2005年4个工作面、年产320万t,压减到的2个工作面、年产130万t,工作面开采强度降低后,老虎台矿矿井冲击地压频发问题明显缓解,矿井安全生产得到保障。省属其他重点煤矿,也通过采取简化生产系统、装备大功率综采综掘设备、逐步取消炮采炮掘工作面等措施,大幅度减少了矿井井下作业人员。截至2008年底,仅省属国有煤炭企业就减少井下作业人员4200人。
合理调整生产布局。阜新矿业集团海州立井、五龙矿地质条件复杂,冲击地压诱发瓦斯灾害威胁比较大,是瓦斯事故的“重灾区”。为杜绝瓦斯事故,省煤炭工业管理局经过反复研究论证,对这两个矿井的生产布局进行了调整和优化,废弃了瓦斯灾害威胁严重的工作面。
加大瓦斯治理科技攻关力度。抚顺矿业集团老虎台矿、沈阳煤业集团红菱矿、阜新矿业集团五龙矿等煤与瓦斯突出和冲击地压灾害威胁严重的矿井,都聘请了国内知名专家,成立了专家组,长期进行防煤与瓦斯突出、防冲击地压灾害的研究,不断完善防治措施,为瓦斯综合防治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通过安全投入、安全改造和瓦斯综合治理,省属国有重点煤矿安全基础设施得到了较大改善,技术装备等级明显提高,瓦斯抽采利用能力全面增加,防灾抗灾能力显著增强,矿井百万吨死亡率大幅度降低,瓦斯燃烧爆炸事故得到了有效控制。煤矿生产事故总量、瓦斯事故量、事故死亡人数逐年大幅度下降。2008年全省煤炭产量5801万t,与2007年同比持平。安全生产创出全省历史最好水平,全年共发生死亡事故42起,死亡125人(瓦斯事故3起,死亡71人),死亡人数控制在国家下达的140人以内,事故起数与2007年同比减少14起,少死亡6人,并且杜绝了30人以上的特别重大事故。
2009年,辽宁省将继续瓦斯治理的大投入,并在管好用好专项补贴资金的同时,督促企业认真提取使用煤炭安全生产费用,尽快完成瓦斯治理重点工程和“双百工程”示范项目,实现全省煤矿生产的长治久安。(图片由姜连勇提供)
规范改造后的煤矿井下专用工具台
全省煤矿企业装置了风电闭锁—瓦斯电闭锁系统
编辑 余茂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