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保护》2007年第11期刊登的《一起必然发生的闪燃事故》一文,让人读后感触颇深。文章所述事故的原因分析非常准确,同时也说明,如何防静电危害仍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静电产生途径
静电是2种不同物体相互摩擦产生的,尤其是在干燥的冬春季节,空气与运动中的衣物相摩擦也易产生静电。静电在导电体上可迅速消失,而在绝缘体上,如化纤、毛织品等物体上就会相对静止,形成积聚。人穿着胶鞋在地毯上行走产生的静电电压可超过3000V;在脱下涤纶衣服时,瞬间可产生5~10万V的高电压。静电聚集起来达到一定的电压和条件时,就会产生放电现象,并出现响声和火花。生产中许多过程都容易产生静电,如橡胶、塑料的碾炼、压制、挤出、上光等;高电阻液体、气体在管道中流动或从管口喷出;固体物质的粉碎、研磨过程及悬浮粉尘高速运动时都易产生静电。
静电危害性
人们利用静电的例子很多,如静电喷漆、静电除尘、静电植绒、静电复印等。但静电也有许多不容忽视的危害。在生产过程中,静电会妨碍操作或降低产品质量。例如在纺织行业,静电会使纤维缠结、吸附灰尘;在印刷行业,静电会使纸张不齐、难以分开而影响印刷速度和质量;在电子、航空、航海等领域,静电可对电子原件、仪器仪表产生干扰,造成设备失控而发生事故;在化工、煤矿等行业,会因静电火花引燃易燃易爆气体和物质,从而导致严重的火灾和爆炸事故……《一起必然发生的闪燃事故》所述的“闪燃事故”就是一起典型的因静电而导致的事故,此类事故不胜枚举,可以说,人类为此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静电对人体也有一定程度的危害性。静电电压虽高,但由于摩擦生电的时间极短,所以电流很小,不会对人造成生命危险,但人可能会因遭受静电电击而引起惊吓导致摔伤或从高处坠落。静电吸附的尘埃中含有多种细菌和病毒等有害物质,对身体健康有害。严重的静电现象可使人的皮肤起斑、发炎,还会使人心情烦躁、头痛失眠、头晕胸闷、鼻咽不适,甚至会引发气管炎、哮喘病和心律失常等症,从而影响人的正常工作,并引发各类事故。
预防措施
预防静电危害的措施一般有泄漏法、中和法、工艺控制法3大类。泄漏法就是采取接地、增湿、添加剂等措施消除静电;中和法是采用静电中和器等方法,使之产生与原静电极性相反的电荷,将静电中和;工艺控制法则是从材料、设备、工艺等方面采取措施,控制静电的产生。
目前,最常用的方法是接地法和增湿法。接地法主要是用来消除导电体上的静电,如用导线将设备和金属管道接地、在油罐车尾部拴一条接地铁链、在飞机翼尖与尾部安装放电刷等等。增湿法就是提高空气的湿度,促使静电荷从绝缘体上自行消散,其主要目的是降低带静电绝缘体的绝缘性,或者说是增强绝缘体的导电性,限制静电电荷的积累。湿度对静电的影响很大。当空气相对湿度低于35%时,易产生静电,而空气相对湿度高于45%时,静电就难以产生。所以,干燥的冬春季节,车间厂房的地面上洒些水或在产生易燃易爆物质的场所喷喷雾,就能起到消除静电、防火防爆的作用。
在生产、使用、贮存、运输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和场所,工作人员严禁穿戴化纤织品的工作服和护具,而应穿用特制的抗静电工作服等。高处作业应尽量采用金属工具,以利于静电的泻放,防止静电电击。
日常生产、生活中,还可采用一些简易措施来防止和消除静电,如手拿小金属器件、湿抹布等,先碰触水龙头、门把手、金属外壳的家电等,以避免静电电击。穿戴使用的内衣、床单、被里、沙发座垫等尽量不用化纤品。若穿戴使用化纤织品,应用抗静电洗涤剂洗涤。另外,长时间操作电脑或看电视后,最好洗手、洗脸,以去除静电浮尘带电微粒对人体皮肤产生的不良影响。进入存在易燃易爆气体与粉尘的场所应穿静电防护鞋,还可在拖鞋的底部装一根地线,线的两头像钉书钉那样弯曲后接触地面,这样能随时消除身上所带的静电。如有条件,人们不妨赤足行走,赤足有利于身体表面积聚电荷的泻放。
只要我们掌握了产生静电的基本规律,并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因静电而引发事故的有效措施,那些“必然发生的闪燃事故”及其他事故的避免就一定会成为“必然”。
编辑 宁 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