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是化工生产经营大市,有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4264家,包括生产企业352家,经营企业3889家,专门储存企业23家。企业面广量大,安全监督管理难度较大。特别是一些中小化工企业,存在安全生产基础薄弱,企业安全管理机构和制度不健全,工艺技术落后、设备陈旧简陋、自动化控制水平低,从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业务素质低、操作技能差、预防和应对突发事件能力不足,生产装置安全隐患较多等问题。针对不同企业和人员各方面的差异,南通市通过“一年打基础,两年搞试点,三年抓推进”,深入开展了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工作。2007年,南通市有16家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单位率先通过了省级安全标准化考评。
“三抓”推安标
2005年以来,南通市安监局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和江苏省安全监管局关于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的有关要求,以落实安全生产“双基”工作为契机,坚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以点带面、稳步推进”的原则,通过强化“三抓”,扎实开展危化企业安全标准化工作。
1.抓宣传,打牢思想基础
南通市安监局通过报纸、广播、会议,以及发放宣传材料等各种途径和手段,大力宣传实施安全标准化的重要意义,充分调动企业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将《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规范》(以下简称《规范》)的内容纳入到对企业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内容之中,进行培训。南通市安监局还将《规范》制定成册发放到每个生产企业,让每个企业每名职工都熟悉《规范》,从而为安全标准化工作顺利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抓学习,打牢试点基础
为确保安全标准化工作扎实进行,南通市安监局在对企业进行分类评估的基础上,分别选出不同类别的企业进行试点。为了让试点企业对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有个直观认识,市局分批组织了县(市)、区的安监局长和试点单位的负责人到安全标准化工作开展得比较好的兄弟地区参观学习,同时还专门邀请省级安全标准化工作专家来南通进行理论授课,并到试点企业现场指导安全标准化工作的开展。
3.抓督促,打牢推进基础
南通市安监局针对试点企业安全标准化工作的开展情况,一方面及时总结经验。对试点企业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进行总结,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并明确每个县(市)、区都要有1~2家企业达到安全标准化一级或二级,将目标与单位年终考核挂钩;另一方面不定时进行督查指导。市局每年对各县(市)、区开展安全标准化的情况进行不定时的检查,并组织专家对单位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进行服务指导,帮助企业对照《规范》逐条查找存在的不足之处,以此推动安全标准化工作深入开展。
突出问题
开展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工作是加强安全生产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可以促进企业建立自我约束、持续改进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南通市通过3年的实践,使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特别是生产和储存单位的安全生产基础工作和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取得了很大提高,但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影响到安全标准化工作的推进进度和质量。
一是部分已通过ISO质量体系或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等认证的企业,对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ISO质量体系或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中都有安全管理制度等内容,这些企业认为,安全标准化与这些体系中安全管理方面的内容大同小异,无须再开展安全标准化。少数三资企业已建立了较完备的安全管理标准(体系),对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不是十分认同。
二是部分企业对《规范》的内涵理解不够全面。一些企业主要负责人或安全管理人员认为,安全标准化工作就是单位安全管理部门的事,与其他部门没有关系,造成单位在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时出现安全管理部门“单打独斗”的现象。有的企业主要负责人或安全管理人员对《规范》中的10个A级要素和51个B级要素的内涵理解不全面、不透彻,如对风险管理这一要素,不知道如何进行风险评价。
三是一些规模小、实力差的中小化工生产企业短期行为严重,不愿意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部分企业由于规模小、实力差,主要负责人认为安全标准化是一项庞大的工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才可以开展,不愿意投入。部分企业由于规模小、人员少,没有设置专职的安全管理人员,安全标准化工作无法开展。
四是部分企业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标准不高,在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时,只针对《规范》的内容,注重于软件台账资料的制订,不重视作业现场的安全规范化管理。还有部分企业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是说起来重要,忙起来次要,开展工作时紧时松。
推进5项工作
为调动危化品企业开展安全标准化的积极性,应重点推进以下5方面工作。
1.加大对安全标准化工作重要性的宣传
《规范》是针对我国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管理现状而制定的,各级安监部门应加大宣传力度,让企业明白安全标准化是我国规范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管理的一个管理体系,与ISO质量管理体系、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以及“三资”企业现有的管理标准(体系)既相互关联,又有着各自不同的内涵。企业在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时,要把贯彻《规范》作为重点,把企业已有的安全管理标准(体系)与《规范》的内容进行有益的结合,让《规范》中10个A级要素和51个B级要素的具体内容在企业的安全管理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和运用。
到企业开展安全检查
2.加大对《规范》内容的培训力度
首先,对企业领导职工进行有区别的培训。对企业领导和安全管理人员可由各级安监部门进行培训。通过培训,让企业领导和安全管理人员熟悉、理解、重视《规范》,明白安全标准化管理是一个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安全管理和监督,自觉地将安全标准化纳入企业重要议事日程,避免企业在开展安全标准化时出现安全管理部门“单打独斗”的现象。其他人员由企业进行培训。企业应该根据自身情况,对照安全标准化管理要求,制订详细的培训计划,对不同岗位的职工开展有重点、定期的培训活动,使职工掌握标准、执行标准、依标作业,使每名职工都清楚自己的职责范围、运行方式,将文件上的“教条主义”转化为具体的“行为规范”。通过长期的培训教育,将安全标准化工作转变成每一个职工的自觉行为,落实到每一次的具体操作中。
其次,企业应采取灵活的安全培训形式。可以通过聘请专家理论授课、现场辅导,外出实地考察等形式开展培训,让企业领导和职工对《规范》中10个A级要素和51个B级要素中抽象的内容有直观的理解,确保企业在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时不出现“盲区”或“死角”。
组织企业学习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3.增强企业领导安全生产责任意识
政府安监部门要督促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落实,督促企业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加大安全投入,设置专职的安全管理机构(人员),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企业主要负责人要树立正确的安全观,切实增强抓好安全工作的自觉性,把安全标准化当作关系企业生存发展和从业人员根本利益的“生命工程”来抓,采取有力措施,深入持久开展。
4.制定标准,确保质量
安全标准化活动覆盖管理、生产、培训、操作等各个环节,缺一不可。企业要制定一套覆盖到生产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切实可行的执行标准,将各岗位人员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考核标准以文件形式固定下来,确保只有规定动作,没有自选动作。同时要把安全标准化的内涵延伸到作业现场,加大对作业现场的安全标准化管理和监督。
5.严格考评制度,强化政策推动
考核评级组织要本着为企业安全负责,为企业发展负责的精神,按照考核评级标准,严格、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地进行考核评级。安监部门要强化政策推动,及时制订相应的政策措施,鼓励企业开展安全标准化活动,提升企业安全管理基础工作。
编辑 王 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