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来车往的甬台温高速公路,一辆满载25t危险化学品的车辆突然起火。为寻求救助,驾驶员急忙开着“火车”逃出高速公路避险,上千群众被紧急疏散。
“毒液”惊魂
2005年12月5日上午,连接浙江省宁波-台州-温州的甬台温高速公路与往常一样车来车往,十分繁忙。上午9时24分,台州出入口的收费班长叶茂和几名收费员正在工作,猛然看见一辆冒着浓烟、窜着火苗的大货车向收费道口直冲过来,车上司机探出车窗呼喊:“着火了!着火了!车上全是剧毒、易爆的化学品……”
不愧是上岗多年的收费班长,叶茂倒吸了一口凉气,立即指挥司机把车停到略显空旷的收费站出口路边。车停稳后,司机已经惊慌失措,拿着手机一阵乱按,却怎么也找不着“119”这3个数字键,一旁的叶茂赶紧替他报了警。
幸好避险路段就在台州高速公路交警支队和路政大队附近,看到险情后,交警、路政同时出动人员救险,分头架设警戒线,封锁高速公路,指挥车辆绕道通行。数分钟后,大火蔓延到车辆顶部,盖在车上的篷布已被大火吞没。最先抵达现场的第1批次5辆消防车同时架起高压灭火器,对准车辆猛喷。稍后,椒江、临海等地的消防车相继赶到增援,现场共有11辆消防车参与灭火。与此同时,台州市黄岩区党政领导也迅速率化工专家赶到现场,组织指挥灭火工作。
这边在紧急灭火,那边的调查、疏散也在紧张进行中。据调查,这辆限载6t的货车共载了25t(加上罐体重量为26t)CS2(二硫化碳),足足超了20t。更为要命的是,该车既没有危险化学品准运证,也没有危险品警告标志、标识。肇事车驾驶员交代,这辆车号为晋M26351的槽罐车是从山西泉城开往温州的,车箱内放置了3个装着CS2的槽罐,由于没有相关准运证件,为躲避检查,他就在车厢外部盖了一层篷布,看上去就像一辆普通的大货车。结果,在行经高速公路台州段时,因为槽罐松动产生摩擦,导致其中2个槽罐泄漏,CS2流到已经发烫的车轴而着火。无计可施中,驾驶员发现台州出入口就在附近,急忙驾车冲向出口,寻求救援。
现场专家介绍,CS2是一种损害神经和血管的有毒气体麻醉剂,属易燃、易爆化学品。中毒初期可引起谵妄,以后进入麻醉,严重时意识丧失,甚至死于呼吸衰竭,主要损害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后者以全身性血管粥样硬化为主。按规定,此类化学品必须申请车辆准运证和高速公路通行证,由经过专门培训的驾驶员和押运员持上岗证,才能按指定路线行驶。
在消防官兵的扑救下,大火被迅速控制,但泄漏点并未堵住,隐患依然存在。为防不测,现场指挥部决定,高压水枪继续对槽罐实施冷却降温、毒气稀释,紧急疏散周边500m范围内的单位员工和村民,调运槽罐车进行过驳转移。
根据指挥部命令,紧急召集的上百名公安民警、机关干部、联防队员、民兵兵分数路,迅速动员附近单位员工和村民撤离危险区域。在疏导人员的解释下,附近华东汽摩城内的经销商和客户停下了正在进行的业务,关门撤离,更多的村民也被就近转移到亲朋好友家。经过1个多小时的持续工作,共有上千名群众被紧急疏散。但同时,疏散工作也出现了一些波折,少数村民从未经历过类似情况,根本不相信停在不远处的槽罐车会出现危险,并会危及到自己的健康甚至生命,找出各种理由不肯走人,有的人打着哈哈与疏散人员开起玩笑,有的村民甚至表示愿意与政府立下生死责任自负的“生死状”。面对这种情况,指挥部急了,万一出现无法控制的毒气泄漏和蔓延,人命关天呀!“绝不能拿人的生命开玩笑,必须继续做好劝导工作,危险区域内决不能留下1个无关人员。”与此同时,印有CS2毒性、危害、后果的《告知书》被迅速打印出来,逐一散发到还未撤离的村民手中。当村民们看到眼前的白纸黑字时,方才感到危险正在逼近,迅速地撤离了家园。
“毒液”被分散转移
在此前后,因“毒液”泄漏而受到影响的车辆,也在交警的有序组织下,全部改走其它道路。
险情的危害被减低到最小状态,但是,泄漏的槽罐还在散发着毒气。
除了消防水枪稀释、冷却外,过驳转移应该是最安全有效的办法。1h后,分别由当地2家化工企业提供的空槽罐先后运抵现场。根据现场专家意见,指挥部决定抬高泄漏槽罐,实行重力倒灌。现场指挥员之一、黄岩安监局局长郑设平说,CS2易燃易爆,如果采用动力抽取,容易引起爆炸。虽然重力倒灌时间长点儿,但过程比较安全。
傍晚时分,装有5t CS2的破槽罐倒灌完毕。到当晚9时,第2个破槽罐过驳成功。
可是,转移又出现了问题。当初,由于情况紧急,所能调集到的空槽罐不仅大小不一,且都是旧罐,不能保证转移过程中的运输安全,必须用新槽罐二次灌装。
此外,在肇事的货车上,还有1个装着15t CS2的铝质槽罐完好无损。经紧急协调,附近1家化工企业同意接收该罐内的CS2。
接下来就是2个旧槽罐的二次灌装问题。第2天午后,经过多方联系的2个新槽罐抵达现场,浙江联化集团专门派出技术人员,在新罐底部焊接运输用的支撑角架。到下午5时许,2个旧罐内的10t CS2全部灌进新槽罐,并分别吊装到2辆专用卡车上。晚上7时,最后10t CS2被送达温州。
据黄岩安监局郑设平局长介绍,黄岩是全国有名的“精细化工之乡”,对化学品需求较大,运输频繁。基于此,黄岩对化学品险情处置有一套涵盖方方面面的工作预案,定期安排演练,实行组织、人员、物资、装备、资金“五到位”。此外,政府还建立了由各院校教授、化工行业工程师组成的专家库,熟知各类化学品的特性与危害,实行专家随警指导,随警决策,随警作战,确保险情处置合乎科学、合理、规范,防止处置不当造成二次危害。在接到此次过境大货车“毒液”泄漏而避险黄岩的险情报告后,交警、消防、公安、环保、交通、水利、卫生及相关基层组织当即启动处置预案,会同专家库专家在第1时间赶到现场,并根据预案要求采取相应的警戒、堵漏、疏散工作。郑设平局长说:“预案考虑周全,临阵才能不乱,这正是黄岩处置此次CS2泄漏的成功所在。”
“毒液”为何“过五关斩六将”
经过30h的灭火、疏散、堵毒、灌装和转移,“毒液”惊魂有惊无险,没有造成人员中毒和伤亡,也没有出现环境污染。应该说,黄岩在处置“12·5”“毒液”失火、泄漏是十分成功的。因为在这之前,我们已经听到了太多类似事故的噩耗。
2004年3月20日,京沪高速公路下行段238km处发生1起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并引起大火。大火持续到次日凌晨1时30分被全部扑灭,幸未造成人员伤亡,但京沪高速公路却为此中断了近14h。
2004年9月2日23时,1辆装载6t CS2的山西运罐车,在经过安徽合肥合徐高速公路时,突然发生泄漏并自燃。2名驾驶员在处置泄漏时被烧伤。罐内CS2持续外泄并发生自燃22天,严重威胁周边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直到9月24日下午,中国科技大学的爆破力学专家应用射流弹技术,成功将该罐穿透,将CS2泄漏液引导到地下掩埋,方才解除了危险。
2004年8月17日下午,1辆装有22t CS2的槽罐车在浙江永嘉化工厂内发生泄漏,并爆炸起火。消防部门经过18h奋战,终将大火扑灭,没有人员伤亡。
2005年3月29日晚6时50分,京沪高速公路淮安段上行线103km+300m处,1辆载有液氯的山东槽罐车与1辆山东货车相撞,导致液氯大面积泄漏。两车相撞后,肇事的槽罐车驾驶员逃逸,货车驾驶员死亡。液氯泄漏造成了公路旁3个乡镇的村民28人死亡,中毒住院350人,其中危重病人17名,病危3人。
……
反观2005年发生在京沪高速公路淮安段的“3·29”液氯中毒事件,正是因为驾驶员临阵脱逃,错失报警、抢险良机,才酿成了死伤数百人的严重后果。也正是“3·29”暴露出的“毒液”危机,使国家有关部门下决心整顿危险化学品运输行业,颁布了《剧毒化学品购买和公路运输许可证件管理办法》,要求运载危险化学品的运输单位必须使用专门车辆,必须经过安全检验,符合机动车安全技术运行条件要求,驾驶人必须取得相应安全资质,持上岗证驾驶车辆,必须按照《剧毒化学品公路运输通行证》注明的运输车辆、驾驶人、押运人员、装载数量和运输路线、时间行驶……可谓环环相扣,极其严格。但是,再好的规定,落实起来却总会变味,有的企业甚至干脆不予落实。从山西籍普通大货车违规运载危险化学品,进而造成失火、泄漏的教训中,我们可以发现,尽管国家三令五申整顿危险化学品运输,但让我们忧心的问题还有很多。
一是普通的大货车何以能够载着“毒液”驶出始发企业。我们知道,CS2是由硫的蒸气与红热炭作用而制成,必须有企业的参与才能生产,也就是说,大货车肯定是在载运出厂时经过安全人员的相关“门检”的。我们不禁要问,生产CS2的企业“门检”关口哪里去了?主管企业安全生产、安全运输的职能部门哪里去了?何以允许普通大货车运载CS2,并严重超载出厂?
二是载着CS2的大货车何以“长途跋涉”如入无人之境?这里面尽管有驾驶员的巧妙伪装,使我们的路面管理人员轻易不能发现,但我们还是要问,山西与浙江相隔数千公里,车辆中途需要加油、加水,驾驶人员需要餐饮住宿,进入高速公路必须买卡付费……应该说,能够识破伪装的地方确实不少,但偏偏谁也没有发现,或者说有人发现了却不愿意多管闲事。如果不是大货车“毒液”泄漏,不难推断,1辆没有任何防护设施的普通大货车真的能把“毒液”从山西运到浙江温州。如果不是黄岩有关部门的并肩战斗,力战“毒液”,谁能保证 “3·29”灾难不会在黄岩重演?
三是限载6t的货车何以载了25t的重物而畅通无阻?当前正是全国“反车辆两超”的关键时刻,各省均在省际公路交界处设立了“反车辆超载、超限”检查点,实行24h不间断检查。按理说,这辆足足超了20t的“货车”,应该在检查打击之列。可让人纳闷的是,这样的超载车却横跨数省而无一处被查。
好在灾难没有重演。但是,我们没有理由乐观,如果上述的运输“毒液”漏洞不在全国范围内尽早堵住,灾难还将重演。对涉毒、运毒车辆、运输单位和驾驶人、从业人员的管理,必须原原本本按照《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和《剧毒化学品购买和公路运输许可证件管理办法》去管理和执行,绝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折扣,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的安全。
编辑 海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