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颜色

常见作业的职业危害种类与控制知识

  1.什么是职业病危害?

  职业病危害是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具体是指劳动者在不良的劳动环境下和劳动条件下工作时,由生产过程、劳动过程中产生的可能影响劳动者健康的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其他职业有害因素。例如石粉过筛时产生的粉尘;油漆工在刷漆或喷漆时散发出来的苯、甲苯、二甲苯或者其他有机溶剂;放射科医师在透视或摄片过程中接触到的X射线等,都称之为职业性有害因素,也叫生产性有害因素。

  2.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几类?

  职业病危害因按来源分为三大类:①生产过程中的有害因素,包括化学因素,如粉尘各种毒物;物理因素,如高温、低温、高气压、低气压、噪声、振动、高频、微波、红外线、紫外线、激光、放射线等;某些生物性致病因素。②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如劳动强度过大,劳动时间过长,精神或视力过度紧张等。③与一般卫生条件和卫生技术措施不良有关的有害因素,如厂房矮小狭窄,采光照明不足,通风不良,烈日下室外作业,有毒作业和无毒作业安排在一个车间内等。

  3.与生产过程有关的职业性化学因素包括哪两类?

  化学因素是引起职业病最为多见的职业性有害因素。主要包括生产性毒物和生产性粉尘两大类。

  4.生产性毒物包括哪些?

  生产性毒物是生产过程中形成或应用的各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生产性毒物可分为窒息性毒物、刺激性毒物、血液性毒物、神经性毒物等。

  5.生产性粉尘有哪几类?

  生产性粉尘是指能够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的固体微粒。它包括无机性粉尘、有机性粉尘和混合性粉尘三类。

  无机性粉尘包括矿物性粉尘如砂、石棉、煤等;金属性粉尘如铁、锡、铅、铜、锰等金属及其他化合物尘等;人工无机性粉尘如玻璃纤维、金刚砂、水泥等。

  有机性粉尘包括植物性粉尘如棉、麻、烟草、木材尘;动物性粉尘如毛发、骨质尘;人工有机粉尘如有机染料、塑料、人造纤维尘等。

  混和性粉尘指上述各种粉尘两种或两种以上混合存在而言,如金属研磨尘、合金加工尘、煤矿开采时产生的粉尘,这些都是混合性粉尘。

  6.生产过程中常见的物理性有害因素和生物因素主要有哪些?

  (1)物理性有害因素主要有:

  ①不良的气候条件如高温、高湿、热辐射、严寒等。

  ②异常气压如高气压、低气压等。

  ③生产性噪声、振动。

  ④非电离辐射如紫外线、红外线、微波、无线电波、激光、高频电磁场等。

  ⑤电离辐射如x射线,α射线、β射线、γ射线、宇宙线等。

  (2)生物因素。主要指病原微生物和致病寄生虫,如炭疽杆菌、布氏杆菌、森林脑炎病等等。

  7.与劳动过程有关的职业性有害因素主要有哪些?

  (1)劳动强度过大或劳动安排与劳动者生理状态不适应;

  (2)劳动组织不合理。劳动时间过长或休息制度不合理;

  (3)长时间处于某种不良体位,长时间重复某一单调动作;

  (4)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

  8.与作业场所环境有关的职业性有害因素主要有哪些?

  (1)作业场所设计不符合有关卫生标准和要求,如厂房狭小,厂房建筑及车间布置不合理等;

  (2)缺乏必要的卫生技术设施,如缺少通风换气设施、采暖设施、防尘防毒设施、防噪防振设施、防暑降温设施、防射线设施、照明亮度不足等;

  (3)安全防护设施不完善,使用个人防护用具方法不当或防护用具本身存在缺陷等。

  9.职业性有害因素对人体造成不良影响的取决因素是什么?

  职业性有害因素对人体造成不良影响,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它主要取决于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强度(数量)、人体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索的时间和程度及个体因素、环境因素等几个方面。

  10.测定职业性有害因素有何意义?

  生产环境中粉尘、毒物浓度愈高,噪声、高频强度愈大,对劳动者的健康损害也愈大。通过经常性、有代表性的测定,才能知道所接触的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是否符合国家卫生标准,从而客观地评价生产环境的卫生状况。通过测定,即可为改进防护设施提供依据,也可为鉴定防护设施效果提供数据。

  11.制订车间空气中有毒物质接触限值以什么作依据?

  以化学物的理化特性、动物实验与人体毒理学资料、现场劳动卫生调查与流行病学调查资料为依据。

  12.什么是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接触限值?

  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接触限值,是为保护作业人员健康而规定的、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含量的限定值,其具体表示方法有多种。

  (1)最高容许浓度(MAC)。指任何有代表性的采样中均不得超过的浓度,在我国、苏联等国家应用。

  (2)阈限值(TLv)。指美国政府工业卫生学家会议推荐的接触限值,又分为以下几种:

  ①时间加权平均阈限值(TLV—TWA)。正常8小时工作日或40小时工作周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在此浓度下反复接触对几乎全部工人都不至产生损害效应。

  ②短时间接触限值(TLV—STEL)。在此浓度下工人能够短时间连续接触而不至引起:A.刺激作用;B.慢性的能恢复的组织改变;C.麻醉的程度达到足以增加意外伤害的危险、自救能力减退或工作效率明显降低。STEL是指每次接触时间不得超过15分钟的时问加权平均接触限值,每天接触不得超过4次,且前后两次接触至少要间隔60分钟。

  ③上限值(TLV—C)。瞬时也不得超过的最高浓度。

  (3)容许接触水平(PEL)。这是美国劳工部职业安全卫生管理局(OSHA)颁发的职业安全与卫生标准中应用的接触限值,按有害物质的作用特点分别规定了上限值或8小时间加权平均限值。

  (4)保证健康的职业接触限值(HBOEI。)。这是世界卫生组织(WHO)一个专题研究组近年提出的一种接触限值类型。工作室空气中有害物质处于这种“限值”浓度时,在工人一生中对其健康的损害效应不会达到“有意义的危险程度。制订这种接触限值时,不考虑工程技术措施或经济条件等因素。不同国家可根据各自的国情加以修正,作为本国的实施性限值。

  (5)最高容许生物浓度(MA:BC)。亦称生物学接触限值。血、尿、呼气、毛发或其他生物材料中工业毒物或其代谢物的浓度,统称为生物组织中毒物浓度。研究此浓度与毒物接触水平问的数量关系,按照制订MAC的原理,规定出生物组织中毒物(或其代谢物)的最高耐受界限,称为最高容许生物浓度。

  13.什么是工业通风?主要类型有哪些?

  工业通风是控制车间粉尘、有害气体或蒸气和改善车间内微小气候的重要卫生技术措施之一。其主要作用在于把车间内作业地带污染的或潮湿、过热或过冷的空气排出,把外界清洁空气送人车间以改善车间空气环境。

  工业通风的主要类型有:

  (1)工业通风按其动力来源分为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自然通风依靠室内外空气温度差所形成的热压和室外风力所形成的风压而使空气流动;机械通风则依靠通风机所形成的通风系统内外压力差而使空气沿一定方向流动。

  (2)从通风作用范围来说,工业通风可分为局部通风和全面通风。局部通风作用于工人操作的局部地区,其目的是保护工人健康,而不是改善整个车间环境。全面通风则作用于整个车间,适用于工人操作岗位不固定的场所。

  (3)从通风方式来说,工业通风又可分为排风和送风两类。排风是指用通风的方法将有害物质或湿、热空气排出车间,远离操作工人;而送风则是将车间外清洁空气送入车间,直接作用于操作工人或改善整个车间空气环境。

  为控制车间内的粉尘、有害气体或蒸气,主要采用局部排风的方式。为改善车间内微小气候可采用局部或全面送风,也可以采用排风的方式;具体选择须根据热源的大小和分布情况、生产特征和室外气象等因素而定。

  14.怎样选择局部排风、送风和全面送风?

  (1)如果防止粉尘或有害气体在车间内散布,主要采用局部排风。

  (2)如果车间很大而操作工人少,采用全面通风降温或送热风是不经挤的,这时常采用局部送风的方式改善工人操作地带的微小气候。局部送风最简单的形式是电扇。

  (3)对整个车间进行通风换气,称为全面通风。全面通风一般用于改善车间的微小气侯和作为防止有害气体的局部通风的辅助措施。最简单的形式是车间设置气楼,墙上设置进风窗,利用自然通风进行通风换气。设计机械通风时,一般常采取:①机械送风,门窗自然排风;或②机械排风,门窗自然进风的形式。对车间内工艺上要求空气洁净度高的车间,则可采用空气调节循环过滤通风的方式,适当补给一部分新鲜空气。

  15.个人防护用品主要有哪些?

  (1)防护服。主要是防止热辐射以及化学污染物损伤皮肤或经皮进入体内。包括:

  ①防热服。有非调节防热服和空气调节防热服。

  ②防护化学污染物的服装。

  (2)防护眼镜。主要防护眼睛和面部免受电磁波(紫外线、红外线和微波等)辐射,粉尘、烟尘、金属和砂石碎屑以及化学溶液溅射等的损伤。包括:

  ①反射性防护镜片。在一般情况下,可反射的辐射线(包括微波、红外线、紫外线等)范围较宽,反射率可达95%。

  ②吸收性防护镜片。多半带有色泽,系根据选择吸收原理制成,如绿色的玻璃可吸收红光和蓝光,仅使绿光通过。

  (3)防护面罩。包括:①防护固体屑末和化学溶液溅射人眼及损伤面部的面景;②防热面罩;③金属网面罩,能防护微波辐射;④电焊工用面罩。

  (4)呼吸防护器。包括过滤式和隔离(供气)式呼吸防护器。

  (5)防噪声的耳塞、耳罩和帽盔。

  (6)皮肤防护用品。包括手套、防护膏膜。

  16.使用防护用品应注意哪些事项?

  (1)防护用品的选择

  应针对防护要求,正确选择性能符合要求的用品,绝不能选错或将就使用,特别是不能以过滤式呼吸防护器随意代替隔离式呼吸防护器,以防址发生事故。

  (2)使用人员的教育和训练

  对使用个人防护用品者应加强教育,使能充分了解使用的目的和意义,认真使用。对于结构和使用方法较为复杂的用品,如呼吸防护器,宜进行反复训练,使能迅速正确地戴上、卸下和使用,并逐渐习惯于呼吸防护器的阻力。又如用于紧急救灾时的呼吸防护器,要定期严格检查,并妥善地存放在可能发生事故的邻近地点,便于及时取用。防护用具如呼吸防护器等,必须在整个接触时间内认真充分佩戴,其防护效果以有效防护指数(epf)来衡量,即在接触时间内需佩戴99%以上时间,也即有效防护程度达到100%(epf=100);如有工作时间10%不佩戴,其有效防护指数仅为10(epf=10),这一点应予注意。

  (3)维护保养

  妥善维护保养不但可延长防护用品的使用期限,更重要的是能保证用品的防护效果。耳塞、口罩、面具等用后应以肥皂水洗净,并以药液消毒、晾干。净化式呼吸防护器的滤料要定期更换,药罐在不用时应将通路封塞,以防失效。防止皮肤污染的工作服,用后应即集中洗涤。

  (4)防护用品的发放

  车间应建立发放站或设专人负责管理,其职责为发放清洁有效的防护用品,收集用过的防护用品加以维护保养,这是保证个人防护用品能充分发挥其效用的有力措施。

  17.油漆作业的职业危害有哪些?

  油漆作业的主要职业危害是吸人有机溶剂蒸气。各种漆都是由成膜物质(各种树脂)、溶剂、颜料、干燥剂、添加剂组成。普通油漆通常用气油作溶剂,环氧铁红底漆含少量二甲苯,浸漆主要含甲苯,也有少量苯。喷漆(硝基漆)及其稀释剂(香蕉水)中含多量苯或甲苯、二甲苯,在无防护情况下喷漆,作业场所空气中苯浓度相当高,对喷漆工人的造血器官危害极大。

  18.电镀作业的职业危害有哪些?

  电镀作业的主要职业危害是接触多种有害气体和溶液。用有机溶剂去油时,有汽油、三氯乙烯等有机溶剂蒸气逸出。使用强酸的工序均有酸雾逸出,浸蚀时酸雾逸出量最大,对粘膜刺激腐蚀作用,并可引起酸蚀病,强酸溶液溅到皮肤上立即引起灼伤。铬电镀时镀糟周围空气中铬酸浓度较高,长期接触可发生鼻中隔穿孔、皮肤溃汤、皮炎、湿疹,有些人可发生支气管哮喘。镀镍时接触硫酸镍也可引起皮炎和湿疹。采用碱性格盐电镀时,可有氰化氢逸出,若镀液中的氰化物遇酸,可产生高浓度氰化氢,能引起急性中毒甚至威胁生命。

  19.水泥生产的职业危害有哪些?

  水泥生产中主要职业危害是粉尘,粉碎、研磨、过筛、配料、出窑、包装等工序都有大量粉尘产生。通常,生料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约10%,熟料含1.7呻.0%,成品水泥含1.2—2.6%。长期吸人生料粉尘可引起矽肺,吸人烧成后的熟料或水泥粉尘可引起水泥尘肺。水泥遇水或汗液,能生成氢氧化钙等碱性物质,刺激皮肤引起皮炎,进入眼内引起结膜炎、角膜炎。原料烘干、立窑煅烧(145℃)等作业地带,有高温、热福射。此外,各种设备运转时,可产生不同程度的噪声,可损伤听力。

  20.印染工业的职业危害有哪些?

  印染工业主要职业危害是高温、高温及染料中的毒物。烧毛气温高。煮炼、漂白、干燥、染印等过程相对湿度可达80%以上,夏季室湿可达40~C。用次氯酸钠漂白及最后酸洗都有氯气产生。染色中使用强酸、强酸可引起酸碱灼伤和酸雾刺激,在调配和使用苯胺染料时,可接触苯胺液体或蒸气。在不溶性偶氮染料重氮化过程中,有氮氧化物逸出。此外苯胺类染料和荧火增白剂可能有致癌作用。

  21.砖瓦生产的职业危害有哪些?

  砖瓦的原料主要是粘土,粘土中二氧化硅含量达55.5~71.6%其次含有三氧化铝、三氧化二铁和少量氧化钙、氧化镁。砖瓦生产基本过程包括破碎、过筛、搅拌、成型(制坯)、干燥、焙烧(小型砖瓦厂多用圆窑)、出窑。在破碎、过筛、搅拌直到焙烧出窑的过程中都有较高浓度的含二氧化硅的粉尘产生。焙烧、干燥工序有一氧化碳产生,并有高温和热辐射存在。用机械作砖瓦坯成型和切砖。可产生较强噪声。

  22.耐火砖生产的职业危害有哪些?

  耐火砖生产中的主要职业危害是粉尘,破碎、筛分、配料运输、出窑等均有粉尘产生,粉尘中二氧化硅的含量越高危害越大,矽肺发病率亦高。窑工接触高温和强热辐射。制沥青砖作沥青加热时,有沥青蒸气散发。供隧道窑燃烧的煤气发生炉,可有一氧化碳逸出。各种机器设备均可产生噪声。

  23.铸造作业的职业危害有哪些?

  粉尘是铸造作业的主要职业危害,在砖型铸造中的碾碎、筛砂、混砂、造型、开箱、清砂、喷砂及蜡型铸造中的涂砂、消除砂壳等工序,都有粉尘产生。长期吸人铸造粉尘可引起铸工尘肺。熔炉、熔化的金属和热铸件都是热源,熔炼工和浇铸工均会受高温、强热辐射影响。熔炼和浇铸过程有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产生。用酚醛树脂或脲醛树脂作型芯粘结剂时,可产生甲醛和氨。蜡型铸造也能产生大量的氨。铸黄铜时有氧化锌烟尘产生,吸入后引起的铸造热。造型机、捣固机、喷砂机、落砂机、风动工具和砂轮,可产生噪声,振动。

  24.锻造作业的职业危害有哪些?

  锻造作业主要职业危害是高温、热辐射。旧式锻炉是敞开式的,温度可达800~900℃,危害较大。现在广泛使用的加热炉,周围是密闭的,条件较好,但打开炉门投入或取出锻件时热辐射强度亦大,浓度一般不高。使用各种锻锤时,都可产生强烈的噪声和振动。锻造作业易发生设备事故和烫伤,以锤打时铁渣飞溅引起的外伤多见。

  25.热处理作业的职业危害有哪些?

  热处理的职业危害是高温,各种加热炉和盐浴槽都是热源。用高频加热时,有调频电磁场产生。使用氰浴槽时可逸出氰化物蒸气。使用有机溶剂进行气体渗碳时,可逸出苯、甲苯、甲醇等有机溶剂蒸气。

  26.焊接作业的职业危害有哪些?

  电弧焊接时,焊条的焊芯、药皮和金属母材在电弧高温下熔化、蒸发、氧化、凝集,产生大量金属氧化物及其他物质的烟尘,长期吸人可引起焊工尘肺,吸人烟尘中的金属氧化物还可引起金属烟尘热。氧化锰是电焊烟尘中的重要毒物,长期高浓度吸入可引起慢性锰中毒。焊接时弧区周围还会形成多种有害气体,可产生臭氧、一氧化碳、氮氧化物,臭氧是氩弧焊和等离子弧焊的主要危害因素之一,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接产生的一氧化碳浓度最高。焊接电弧是一种很强的光源,能产生中、短波紫外线,可引起电光性眼炎。在引弧的瞬间(2—3秒)有高频电磁场存在。等离子喷焊可产生90-123分贝的强噪声。非熔化极氩弧焊和等离子弧焊使用钍钨棒电极,能放出α、β、γ、三种射线。

  27.蓄电池产生的职业危害有哪些?

  主要职业危害是铅烟、铅尘。熔铅、浇铅球和栅板有大量铅烟逸散,球磨制粉(特别在出料、装卸和混料时)可有大量铅尘飞扬,涂板、修板和焊接也可产生大量铅尘、铅烟。极板化成是将干燥后的铅板放人比重1.05—1.15的硫酸化成槽中充电,有硫酸雾产生。熔铅、浇铸、极板干燥有高温和热辐射。

  28.聚氯乙烯塑料加工中的职业危害有哪些?

  聚氯乙烯塑料加工成型原料为聚氯乙烯粒子,要加各种添加剂,如增塑剂、稳定剂等。增塑剂中毒性较大的有磷酸三邻甲苯酯及苯二甲酸酯类。硬脂酸盐类(如硬脂酸钡、锌、钙、镉)和无机铅盐(如三盐基硫酸铅、二盐基础磷酸铅)是常用的稳定剂,在配料、捏和过程中有上述有毒粉尘飞扬。吹塑和注塑成形时,当加热到一定温度,有热解的烟气产生,对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也有致敏作用,有些人接触后可引起支气管哮喘。聚氯乙烯粒子中有时可残留少量氯乙烯单体,加工时逸出。

  29.印刷工业的职业危害有哪些?

  印刷方法可分为凸印、平印和凹印。其基本生产过程包括熔铅、铸字、排版、打纸型、浇版、修版、镀铜或镀铬、装机印刷、装订等。熔铜、浇版、铸字都有铅烟产生,可引起铅中毒。

  印刷油墨多用苯、甲苯、二甲苯、汽油作稀释剂,或用来洗刷版面、胶锟,其蒸气可污染车间空气。轮印机有噪声产生。

  平印和凹印在晒版、腐蚀过程中,使用苯酚、甲醛、间甲酚、冰醋酸、氧氯化磷、氨水、苯甲醛、醋酸乙酯、氯化亚矾等多种化学物,有一定刺激腐蚀作业。

  30.制革工业的职业危害有哪些?

  制革包括准备、鞣制和整理三大过程。准备阶段常用醋酸苯汞、五氯酚、对硝基酚等。鞣革广泛采用铬化合物(重铬酸盐、铬矾、碱式硫酸铬)鞣制,可有铬粉尘飞扬。在处理皮革过程中,如浸灰要接触生石灰、硫化钠、氢氧化钠,脱灰、浸酸接触硫酸、盐酸,均可引起化学灼伤。准备和鞣制工作环境潮湿,劳动强度也大,易发生风湿性关节痛。多个工序与水和碱溶液接触,易引起皮肤干燥、皲裂。原料皮如消毒不严,可带有炭疽杆菌、布氏杆菌。

  31.棉纺工业的职业危害有哪些?

  用棉花纺纱、织布的基本生产过程包括开棉、混棉、清棉、梳棉、并条、粗纱、细纱、整经、上浆、穿综筘、织布。开棉、混棉、梳棉有棉尘产生,吸入棉尘可引起棉尘病。多个工序有噪声产生,织布车间噪声最大,可损害听力,纺织车间在夏季如不采取防暑降温措施,强烈的太阳辐射作用于屋顶和墙壁,也可能成高温、高湿环境,可出现中暑。纺织厂中视力紧张的工作很多,如果采光照明不合要求,可引起视力疲劳和近视。此外,纺织工人来回走动和站立作业多,不但劳动强度大,而且易生扁平足、下肢静脉曲张等疾病。毛纺织工业生产过程基本同棉纺织工业,但原毛中可能含有炭疽杆菌、布氏杆菌,必须注意消毒。

  32.服装加工的职业危害有哪些?

  服装加工主要有裁剪、缝纫和熨烫三个工序,成批生产多采用流水作业。缝纫机转动产生噪声,机器愈密、噪声愈强。缝纫工长期保持坐位前倾姿势操作,可发生腰腿痛。熨烫工长时间手拿熨斗,可发生右肢酸痛,工龄长的工人甚至发生腕部腱鞘炎、肩周炎、颈椎病等。如照明不足,可影响视力。

更多资料请点击:职业健康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责任编辑 :荷君 (易 安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不 能 转 载 ! )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