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颜色

尘肺病防治条例知识问答

1. 为什么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

  为保护职工健康,消除粉尘危害,防止发生尘肺病,促进生产发展,特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适用于所有有粉尘作业的企业、事业单位。

  3. 什么是尘肺病?

  尘肺病系指在生产活动中吸入粉尘而发生的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疾病。

  4. 对新建、改建、扩建、续建有粉尘作业的工程项目,生产单位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凡有粉尘作业的企业、事业单位应采取综合防尘措施和无尘或低尘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使作业场所的粉尘浓度不超过国家卫生标准。

  防尘经费应当纳入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经费计划,专款专用,不得挪用。

  新建、改建、扩建、续建有粉尘作业的工程项目,防尘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设计任务书,必须经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劳动部门和工会组织审查同意后,方可施工。竣工验收,应由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劳动部门和工会组织参加,凡不符合要求的,不得投产。

  5. 企业、事业单位对接触粉尘的工人应进行哪些指导?

  职工使用的防止粉尘危害的防护用品,必须符合国家的有关标准。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并教育职工按规定和要求使用。

  对初次从事粉尘作业的职工,由其所在单位进行防尘知识教育和考核,考试合格后方可从事粉尘作业。

  不满十八周岁的朱成年人,禁止从事粉尘作业。

  作业场所的粉尘浓度超过国家卫生标准,又未积极治理,严重影响职工安全健康时,职工有权拒绝操作。

  6. 各部门怎样对尘肺病防治工作进行监督和监测?

  卫生行政部门、劳动部门和工会组织分工协作,互相配合,对企业、事业单位的尘肺病防治工作进行监督。

  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卫生标准的监测;劳动部门负责劳动卫生工程技术标准的监测。

  工会组织负责组织职工群众对本单位的尘肺病防治工作进行监督,并教育职工遵守操作规程与防尘制度。

  凡有粉尘作业的企业、事业单位,必须定期测定作业场所的粉尘浓度。测尘结果必须向主管部门和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劳动部门和工会组织报告,并定期向职工公布。

  从事粉尘作业的单位必须建立测尘资料档案。

  卫生行政部门和劳动部门,要对从事粉尘作业的企业、事业单位的测尘机构加强业务指导,并对测尘人员加强业务指导和技术培训。

  7. 各企业、事业单位如何对尘肺病进行健康管理?

  各企业、事业单位对新从事粉尘作业的职工,必须进行健康检查。对在职和离职的从事粉尘作业的职工,必须定期进行健康检查。检查的内容、期限和尘肺病诊断标准,按卫生行政部门有关职业病管理的规定执行。

  各企业、事业单位必须贯彻执行职业病报告制度,按期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劳动部门、工会组织和本单位的主管部门报告职工尘肺病发生和死亡情况。

  各企业、事业单位对已确诊为尘肺病的职工,必须调离粉尘作业岗位,并给予治疗或疗养。尘肺病患者的社会保险待遇,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8. 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的行为有哪些?

  凡《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卫生行政部门和劳动部门,可视其情节轻重,给予警告、限期治理、罚款和停业整顿的处罚。但停业整顿的处罚,需经当地人民政府同意。

  (一)作业场所粉尘浓度超过国家卫生标准,逾期不采取措施的;

  (二)任意拆除防尘设施,致使粉尘危害严重的;

  (三)挪用防尘措施经费的;

  (四)工程设计和竣工验收未经卫生行政部门、劳动部门和工会组织审查同意,擅自施工、投产的;

  (五)将粉尘作业转嫁、外包或以联营的形式给没有防尘设施的乡镇、街道企业或个体工商户的;

  (六)不执行健康检查制度和测尘制度的;

  (七)强令尘肺病患者继续从事粉尘作业的;

  (八)假报测尘结果或尘肺病诊断结果的;

  (九)安排未成年人从事粉尘作业的。

  9. 对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的行为如何进行处罚?

  凡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规定的,卫生行政部门和劳动部门,可视其情节轻重,给予警告、限期治理、罚款和停业整顿的处罚。但停业整顿的处罚,需经当地人民政府同意。

  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和监督、监测人员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损失,情节轻微的,由其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造成重大损失,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直接责任人员的刑事责任。

        更多内容请点击:职业健康知识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责任编辑 :摆渡船夫 (易 安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不 能 转 载 ! )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