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建筑工地因防水防腐作业导致的急性苯系物中毒事故屡有发生。易安网职业健康栏目根据案例总结了一下引起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有:技术水平低,生产工艺落后;工作场所条件差,通风不良;缺乏职业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劳动者多为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缺乏相关职业病防治知识。2004年4月6日晚7时左右,位于镇海蛟川工业园区的宁波市镇海创业电镀有限公司废水池防腐工程工地发生一起苯系物急性中毒事故,现报告分析如下。
事故发生经过
2004年4月6日晚6时半左右,镇海创业电镀有限公司废水池防腐工程工地将要收工,工人方某在未佩戴任何防护用品的情况下到废水池内收取工具时昏倒。工程负责人周某和另外2名工人韩某、吴某发现后也未佩戴任何防护用品就一起下去救护,随后也在接触毒物数分钟内发生意识障碍,相继晕倒在池底。公司即打电话给消防队,约7时15分左右4人被消防人员救上池后,送往镇海炼化医院进行抢救治疗。
现场调查
2004年4月6日晚8时,在事发现场采用快速检气管对池内的苯系物浓度进行检测,结果如下:池上缘甲苯40mg/m3,离池底1m处苯40 mg/m3,甲苯680 mg/m3,二甲苯1200 mg/m3,分别超过国家标准4、6.8和12倍。经过了解,宁波市镇海创业电镀有限公司废水池防腐工程承包给无锡市庄周化学工程有限公司。废水池防腐工程使用的防腐涂料主要是由环氧树脂与二甲苯按1:0.55配比混合而成。无锡市庄周化学工程有限公司一味追求经济效益而对法律意识淡薄,未建立安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管理组织,未制定劳动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未建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未在作业场所采用通风排毒等职业病防护设施,未给劳动者提供隔离式防毒面具或输入空气式防毒口罩等职业病防护用品,未组织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未告知劳动者作业岗位职业危害,未对劳动者提供职业卫生培训。
事故原因分析
根据快速检气管检测结果和现场调查取证,调查人员综合分析认为这是一起由于违章操作造成的苯系物中毒事件。
由于5 m多深的废水池内壁刚刷好防腐涂料,且防腐涂料本身含有大量苯系物,池内空气不流通,又无机械排风设施,导致空气中苯系物浓度较高,工人下池时未佩戴隔离式防毒面具或输入空气式防毒口罩,违章操作造成中毒事故。另一方面,公司对职业卫生不够重视,未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管理组织,未制定和落实劳动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未对劳动者进行有毒作业岗位培训,缺乏对劳动者违反操作规程的批评和教育措施。
防范措施
大多数的苯系物中毒事故是可以避免的,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至少可以降低其发生率或减少危害。
1.加强对用人单位的监管力度
以《职业病防治法》为武器,克服地方保护主义,积极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依法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对违法单位要坚决予以查处。
2.做好接触人群的防护
用人单位应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的职业卫生操作规程、制度和管理组织。对作业接触苯系物的劳动者上岗操作时应佩戴隔离式防毒面具或输入空气式防毒口罩。另外,组织从事接触苯系物作业的劳动者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对患有血液病、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肝脏疾病等的劳动者,应不宜安排其从事接触苯系物危害的作业。用人单位还应当采用有利于防治职业病和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以低毒无毒的材料替代苯系物。
3.加强职业卫生宣教
用人单位应当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卫生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卫生培训,普及职业卫生知识,督促劳动者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和操作规程,指导劳动者正确使用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另外,用人单位还应当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总之,用人单位应积极认真学习贯彻《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加强对职业病防治的管理,提高职业病防治水平,采取措施保障劳动者获得职业卫生防护。
分享按钮责任编辑 :forest (易 安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不 能 转 载 ! )
2013 ©易安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2818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2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