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颜色

砂光粉尘危害及防护

在人造板生产过程中,砂光机砂削工作时产生出大量的木质砂光粉尘,亦称木粉。它粒径细小,风吹扬散,极易造成大气污染;唯置存放,需占大量空间;掩埋处理,侵占耕地并破坏生态环境;车间内粉尘浓度超标,易引发职业病,严重影响职工身体健康;同时还会加速设备的摩损,影响产品质量;特别是它特有的易燃易爆性质,成为企业的安全隐患,我国人造板企业曾发生多起伤亡事故。因此,认识砂光粉尘的特点,研究相应的治理对策,掌握防护措施,对作好企业安全环保工作有着普遍和积极的意义。

1 粉尘成份及性质

1.1 粉尘的概念

砂光粉尘属于工业生产性粉尘,其粒径细小(以μm为计量单位)。按分类办法:粒径大于或等于100μm的砂屑称为砂砾,小于100μm的砂屑称为粉尘,粉尘能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从胶体化学观点来看,粉尘是一种气溶胶,其分散介质是空气,分散相是固体微粒。

1.2 成份组成
1.3 元素组成
注:(1)取样样品:刨花板砂光木粉;(2)取样地点:万力公司刨花板车间;(3)分析单位: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分析试验室

1.3 分散度

分散度亦称粒径分布或粉尘粒度,以各种粒径的尘粒所占的百分数来表示。小粒径粉尘占的比例越大,分散度就越大。粒径的大小影响尘粒的沉降速度。尘粒越小,在空气中浮游时间越长,吸入体内的机会就越多,粒径小于100μm的粉尘极易爆炸。

1.4 比表面积

系单位量粒尘所具有的表面积大小。比表面积与粉尘分散度有关:分散度愈大则单位体积粉尘的总表面积就愈大,理化活性也愈高,容易参与理化反应。氧化、吸附、蒸发、催化等效应随尘粒比表面积增大而被加速,其结果则增大了粉尘燃爆的危害性。

2 危险特性与认识

砂光粉尘按其理化特性分类,为Ⅱ类有爆炸危险的粉尘。了解和掌握粉尘的危险特性,对加强防护工作至关重要。

2.1 木粉尘危险性参数
2.2 易燃易爆特性

2.2.1 热值较高 砂光粉尘可燃性很好,其发热量与Ⅱ类烟煤等同,可作燃料利用。

2.2.2 引燃温度 粉尘周围环境的温升,可使它在外部没有火源作用下,因受热并蓄热达到300~500℃时由空气作用后发生自燃。

2.2.3 点火能量 由物理学可知,各种形式的能量只有转变成热量才具有引火作用。热量的一个单位是卡(cal),1 cal是使1g纯水升高1℃的热量,是个很小的量。黄豆粒大小的焊渣从500℃冷却到30℃放出的热量为160mJ,约为0.038 cal;而砂光粉尘最小点火能为20mJ,约为0.0048 cal;粉尘遇到这么微小的火星就有燃烧、爆炸的危险。

2.2.4 粉尘浓度 在1m3的容积、具有50g质量的悬浮粉尘,就能形成易于引燃并传播火焰的颗粒分布,达到爆炸浓度下限。粉尘爆炸也具有上、下限可爆范围。低于下限,尘粒间距过大,火焰难以传播;大于上限,氧气含量不够,难以迅速燃烧爆炸。因此,考虑粉尘爆炸时主要依据其下限。

2.3 悬浮状态的粉尘最易爆炸

粉尘悬浮在空气中,沉降速度极为缓慢,并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形成“尘云”状态。在粉尘云中,每个尘粒表面都吸附大量的空气(主要是氧气),微粒周围又被空气紧密包围,空气的含量很大。曾测定:在1L炭质粉尘中,空气的容量为粉粒体的19倍。粉尘吸附空气后,形成独特的燃料加氧系统,燃烧时使粉尘吸附的氧分子热量大增,并在极短时间,使整个空间可燃物氧化反应剧烈,产生出大量的热量和燃烧产物。而在爆炸时,又提供了爆炸瞬间的大量空气,从而使空间气体压力迅速增大,最后形成了爆炸。

3 爆炸条件与特点

3.1 产生爆炸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粉尘是可燃的并形成粉尘云;

(2)具有能够传播火焰的颗粒分布;

(3)浓度在爆炸极限范围内;

(4)粉尘云与足够能量的点火源接触;

(5)粉尘悬浮环境中有维持燃烧的氧气。

3.2 爆炸特点

爆炸往往产生二次。初爆通常是破坏范围不大的小爆炸,初爆效应必然引起周围环境的扰动,使那些原来沉在地面上的粉尘弥散而形成粉尘云。该粉尘云被初爆时的燃烧物所引燃,由此产生的二次爆炸常是灾难性的。如果在厂房内且大片面积上职聚不到1mm厚的粉尘,就可能形成很严重的二次爆炸。这种连续性爆炸在时间上没有明显的间歇,几乎同时发生。由于爆炸的反应速度和压力增大,因而出现了离爆炸点愈远,破坏反而愈加严重的情况。

4 防护对策与措施

砂光粉尘已成为人造板生产企业中不可忽视的安全隐患,应引起高度重视,采取综合治理手段,减轻并消除其危害。

4.1 防护治理途径

系统本质安全化——依靠科技进步,通过设计和技术改造工作,使生产设施和环境具有可靠的安全性。

粉尘排放减量化——采用新工艺和新型设备,应用清洁技术,推行生产过程全程控制,开展清洁生产。

工作环境无害化——加强环保工作,努力使粉尘排放和生产车间空气中粉尘允许浓度达标,减少污染。

废物利用资源化——粉尘热值较高,将其转化成固体燃料或直接燃烧用于供热,为粉尘处理找到出路。

4.2 基本防护原则

控制粉尘浓度。尽可能减少粉尘的产生,防止悬浮粉尘达到爆炸浓度极限,这是积极的和最基本的预防手段。

控制各种点火源。在粉尘区域内常出现的火焰、热表面、焊接或切割、电火花等各种形式的点火源应严格控制。

4.3 管理措施

(1)将产生粉尘的车间或作业区,列为安全管理、检测监控的重点。健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责任制,定期进行检查和监测,落实责任,保障安全。

(2)开展宣传教育工作。强化安全环保意识,提高操作工人技能水平和自我保护能力,提高群体保护能力。

(3)加强生产设备和净化除尘设备的日常维护、维修,保证其完好运行。加大尘害治理力度,创建良好的作业环境。

(4)对操作者定期体检,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加强劳动卫生保护,工作中配戴防尘护品,保护劳动者的身体健康。

4.4 安全技术措施

(1)产生粉尘的生产设备应有良好的密封性,不得泄漏采用良好的集尘系统,控制和处理粉尘。经常检测粉尘产生来源和浓度变化,采取相应办法减轻并消除危害。

(2)加强除尘工作。消除工作区内凸台、管线、天窗、地面等积聚的粉尘。用喷雾、洒水提高空气相对湿度,减少扬尘和吸收粉尘氧化产生的热量,降低粉尘浓度和存量。

(3)严禁在设备开机时用压缩空气吹扫粉尘。设备开机时,极易产生电火花或机械火花,用压缩空气吹扫时,使粉尘飞扬悬浮,增加粉尘浓度,这种清扫方式亦很危险。

(4)粉尘区内严禁烟火。在其附近焊接、砂轮切割,明火作业等应办理动火手续,并有可靠的监护。厂内车辆通过时应配佩戴阻火器,人员禁穿带钉子的鞋进入粉尘区。

(5)防止金属小物件、砂石等混入物料中与机器撞击产生火花,搬运金属物件时,应避免在地面上滚动、拖动、抛掷。操作者使用的工具和护品应符合防爆要求。

(6)保持机器转动部位润滑良好,经常清除附着的粉尘和可燃油污。定期清除沉积在电机、传动带、灯具、热力管线,取暖设备上的粉尘,防止长时间受热而阴燃起火。

(7)将容易积聚电荷的生产设备及设施安装可靠的接地装置,以导除静电。采用相应的防爆型电日设备和元件。工人禁穿容易产生静电火花的化纤服装上岗作业。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责任编辑 :wangyu (易 安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不 能 转 载 ! )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