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颜色

职业卫生与职业病的预防控制

职业卫生信息收集与管理
职业危害因素监测
职业健康监护
工作场所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职业卫生科学研究
农药生产使用过程中职业危害的预防
急性职业病和中毒预防控制
职业卫生评价
用语解释
法规文件
 
9.1 职业卫生信息收集与管理
9.1.1 职业卫生基本资料的收集
(1) 目的
  掌握本辖区职业卫生的基本情况及其动态变化,为制定职业危害控制和相关疾病防治策略、评价职业卫生工作提供基础资料。
(2) 内容
a. 本辖区企业总数、企业职工总数;
  b.有害作业单位数、从事有害作业人员数;
c.本地区有害作业行业、工种分布和有毒有害原材料的生产使用情况;
d. 从事有害作业的种类、有害因素名称及接触人数;
e. 各类有害作业场所有害因素监测定点及浓(强)度;
f. 各类有害作业场所有害因素检测覆盖率、合格率按有害因素分类;
  g. 作业场所中检测不合格的有害因素的名称、存在浓(强)度超标率、及超标的幅度、超标点(场所)分布情况;
  h. 接触职业危害人群职业健康检查的受检率、年检覆盖率、职业病或疑似职业病的检出率、诊断数、患病率等;
  i. 职业病患者的个案调查资料等;
j.急性职业中毒、职业病事故发生情况统计分析;
k. 工伤及意外伤害事故的调查资料等;
l.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档案;
  m. 其他有关的职业卫生资料。
(3) 方法
  a. 通过有关部门调查了解;
b. 收集汇总资料逐年积累;
c. 资料档案化:建立目录、统一分类、统一编码、专册登记,便于实现计算机管理。
(4) 结果与评价
  a. 基础资料齐全、准确、完整;
  b. 基础资料的利用情况。(返回页首)
9.1.2 职业卫生档案管理
(1) 目的
  掌握有职业危害的用人单位的职业危害情况、防治工作基本情况和动态变化,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2) 内容和方法
  a. 指导用人单位建立本单位的职业卫生档案;
  b. 建立目录、统一分类、统一编码、专册登记,及时更新并实现计算机管理;
  c. 档案的主要内容
· 单位名称、主要产品、工艺流程简介,有害因素种类、名称、产生环节、接触人数等;
·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监测结果登记;
  · 职业健康体检结果登记;
  ·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卫生学评价。
d. 档案格式由国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统一制定;
e. 每年检查核对档案的内容,记录变动的情况。
(3) 职责分工
  a. 国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制定职业卫生档案技术规范,并负责培训和指导;
  b. 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下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施职业卫生档案技术规范进行培训和指导,并对负责辖区内职业卫生档案的收集、汇总、统计;
  c. 省级以下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本辖区内用人单位职业卫生档案的建立进行技术指导并负责所辖区内职业卫生档案的收集、汇总、统计、上报。
(4) 结果与评价
建档率、档案合格率和指导情况。
9.2 职业危害因素监测
9.2.1 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监测
(1) 目的
对有职业卫生、职业病诊断标准的有害因素和其他可能有严重职业危害的因素进行监测,为职业危害评价和治理提供依据。
(2) 内容与方法
a. 依据法律法规和卫生行政部门授权或企业的委托,在卫生行政部门资质认定的范围内,开展监(检)测工作。
b. 监测类别
· 系统监测
——对象: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竣工验收前的测定;现有企业生产设备更新、改造、大修及卫生防护技术措施效果评价的测定;新工艺、新技术和新产品卫生学鉴定的测定。
——测定方法:
对上述对象按不同的有害因素、作业工序、作业时间长短进行测定,对每道工序应有同一点不同时间连续测定至少三次。
· 抽样监测:
对工作场所有害因素作业点进行一次性测定。应在同一点不同时间内测定(采样间隔时间不得少于1小时),采取样品不得少于三个(次)。
· 定期定点监测:
对作业点有害因素浓度(强度)进行日常的定期定点测定。每个点至少采取一个样品(次);对有害因素作业点进行一次性测定,应在同一点不同时间内测定(采样间隔时间不得少于1小时),采取样品不得少于三个(次)。
· 个体接触水平监测:
佩戴个体采样器的监测:
应以工种为单位,选择有代表性的职工,佩戴个体采样器,每个作业班连续采样不少于4小时。同一工种,仅对一名职工作个体测定,须测定三次;如对三名或三名以上职工作个体测定,则取其个体平均接触水平。
——不佩戴个体采样器的监测:
应以工种为单位,对每道工序作业点测定一次,记录每名职工每道工序的作业时间,以下列公式计算时间加权平均浓度(TWA),至少重复三次,取其平均值。
TWA=C1t1+c2t2+……+cntn=ΣCT
ΣT
t1+t2+……+tn


式中:c1……cn为某工序或某点测定时的有害物质浓度。
t1……tn为相应的接触时间(h)。
ΣCT为各工序或各点有害物质浓度与相应接触时间(h)的乘积之总和。(返回页首)
ΣT为接触时间之总和。
c. 监测定点原则
·监测点是指作业人员在生产过程中经常操作或定时观察易接触有害因素的作业点。
· 同一车间,同一有害因素,不同工种、不同设备、不同工序,须分别设测定点。
· 同一车间,同一有害因素,同一工种、同类设备或相同操作,至少设一个测定点。
· 同一车间,不同有害因素,须分别设测定点。
· 物理因素监测点应根据各自的测试规范要求定点。
·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监测点的确定、变更或取消,由所在地县级疾控机构认可。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责任编辑 :暮秋 (易 安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不 能 转 载 ! )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