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基苯胺,CH3C6H4NH2,分子量107.15,有邻位、间位、对位三种异构体。对位为叶片状固体,熔点45℃,不溶于水,易溶于酒精及乙醚等;邻位为无色液体,冷却时成结晶状,微溶于水,溶于乙醇和乙醚。遇明火、高热或氧化剂能引起燃烧。工业上用于合成染料、其他中间体及制造离子交换树脂。均能经皮肤及呼吸道吸收,为强烈的高铁血红蛋白形成剂,表现为明显紫绀及血尿。有膀胱刺激症状,严重者可致肝脏损害,甚或多脏器功能损害而致死。
实例1 1987年7月31日晚上10时,上海市金山区某乡办工厂试剂车间操作工杭某(女,34岁)、潘某(女,34岁)两人在工作4~6小时后均先后出现头晕、恶心、乏力、面色苍白、口唇青紫等症状,即送医院抢救,诊断为急性对甲苯胺中毒。试剂车间通风条件差,真空泵的排气仍在车间内,由于事发当日气温高等原因,导致杭某、潘某吸入高浓度对甲苯胺气体而致中毒。
实例2 该起事故发生在上海桃浦地区某染料化工厂的枣红GBC染料产品的生产车间,其工艺流程为投料(邻甲苯胺等)、烘干、磨粉、成品包装。
1983年5月2日,枣红车间操作工陈某(男,33岁),在清理掀翻并大量散落在地面的邻甲苯胺时未采取有效的个人防护,仅戴一般的纱布口罩而致中毒。表现为紫钳、肉眼血尿等,急诊入院救治,住院1个月才逐渐痊愈。
邻甲苯胺属苯氨基化合物类物质,由于其脂溶性及高挥发性,可通过呼吸道和皮肤二个途径侵入人体,形成高铁血红蛋白血症。该厂对事故性大面积沾染的洗消,缺乏职业安全与卫生操作规程,洗消人员又不注意自身呼吸道和皮肤的有效防护,由此中毒不可避免。
实例3 上海市奉贤县某乡办合成染料厂邻甲基苯胺车间还原炉因操作工违章操作,致生产线上一台搅拌机失灵无法正常升降,造成还原炉炉底铁粉结块,影响了产品质量,不能进行正常生产,因此厂方决定停炉清洗、检修和开凿。检修前还原炉在冷却22小时后再用清水冲洗,然后再用水浸,经反复多次并待还原炉冷却后准备进行开凿。1989年4月5日上午9时,当班工肖某、季某、顾某3人佩带活性碳口罩,先后开始轮流下炉进行操作(凿铁粉块),每次下炉操作时间约20分钟,工作至上午11时结束,无明显不适,仅感恶心、头痛和热感。中午车间主任发现3人脸面、口唇和手指均有青紫现象,经县医院诊治,诊断为急性轻度邻甲苯胺中毒。
经现场测试,4月5日下午5时的邻甲苯胺空气中浓度为12.65~18.86mg/m3。(卫生标准:5mg/m3)。
事故原因分析:厂方对排除设备故障没有安全防范措施,平时对职工缺乏安全卫生知识的培训教育,操作工人对邻甲基苯胺的毒性缺乏认识,使用防护用品不当,不熟悉防毒口罩的正确选择与使用。
分享按钮责任编辑 :wangyu (易 安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不 能 转 载 ! )
2013 ©易安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2818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2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