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颜色

浙江石灰窑工人职业病调查:出料工从未戴过口罩

  我国每年报告尘肺病病例数占报告职业病总数的90%。目前我国法定职业病中有13种尘肺病,矽肺病是其中最严重的一种。

  在自然界中游离二氧化硅分布广泛,95%的矿石中含有数量不等的游离二氧化硅,如石英石、花岗岩和硅石,石英中的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达99%。

  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超过10%的粉尘被称为矽尘,低浓度进入肺泡的一般粉尘粘附在肺泡腔表面,被肺泡巨嗜细胞吞噬,形成尘细胞,通过纤毛运动而清除,形成自我保护机制。而长时间的高浓度粉尘使肺泡巨嗜细胞自我保护机制无法招架,而且矽尘可以直接损害巨嗜细胞膜;同时肺泡上皮细胞受损且无法修复,激活成纤维细胞增生,肺纤维化日益加重,呼吸功能因而受损,最终导致不可治愈的矽肺病。

  石灰粉尘具有刺激性和腐蚀作用,容易对劳动者眼睛、口腔和鼻腔黏膜造成损伤;同时长期吸入石灰粉尘也可引起尘肺。

  一般来说,劳动者在工作场所接触的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越高、接触粉尘浓度越高和接触粉尘时间越长,越容易患尘肺病。

  2013年12月5日至7日,中国安全生产报记者董臣记者跟随以国家安监总局职业健康司司长高世民为组长的暗查组一路奔波,以选矿企业、石灰窑工作场所职业卫生为重点,暗查了浙江省温州市、临安市、富阳市的多家企业。

  人在尘中  忧从中来

  ●漫天的粉尘扑面而来,出料工一个个灰头土脸。

  ●出料工说,从来没戴过口罩,企业也没有发过口罩。

  此次检查,着实让记者领教了粉尘的厉害。

  在温州市苍南县矾山镇温州矾矿炼矾厂的焙烧炉旁,漫天的粉尘扑面而来,让人嗓子发干。正在铲运出料的熟石出料工,一个个灰头土脸,他们都没有佩戴口罩。一名出料工黑色的上衣肩头后背都变成了土黄色,旁边的另一名工人,眼圈嘴边挂着一层“白霜”,全是粉尘。

  暗查组现场询问了两名出料工,一个说从来没戴过口罩,一个说企业也没有发过口罩。暗查人员严肃指出:“个体防护是职业健康的最后一道防线。企业应当配发合格的口罩,职工不戴,企业要督促职工戴,这也是企业的责任。”

  在焙烧炉操作平台,一堆冒着浓烟的煤块,让人咳嗽发呕、睁不开眼。暗查人员说:“这些浓烟中不仅有粉尘,还含有一氧化碳、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这不仅是职业健康问题,还可能造成生产安全事故。针对这种工作场所,《职业病防治法》要求必须采用有效的通风除尘设施。”

  在临安市玲珑街道桥岭村甘坞岭石灰窑,暗查组正好赶上工人装车,现场尘土飞扬,四五个工人像在云雾里时隐时现。地面上有不少白色脚印,像是深深地印在了雪地里。工人们身上都像穿了一层银甲,而周围的草木也披上了一层白衣。

  暗查组发现其中一名工人戴的是纱布口罩,并不能起到任何防尘作用,可那名工人却说:“戴其他口罩,喘不上气来。”

  高世民指出:“粉尘对人危害很大,是导致尘肺病的主要根源。尘肺病一旦得上,根本就治不好,所以必须重视源头治理。”

  只管生产  危害丛生

  ●粉尘检测显示,一个岗位粉尘浓度超标83倍。

  ●在三家企业,职业病危害公告栏、禁止标识、警告标识、指令标识和提示标识一个都没有。

  在浙江省富阳市、临安市交界处,一些小石灰窑有的是由当地村民集资兴建的,有的是个体承包的,但采取的工艺都是土法烧制。

  落后的工艺造成了大量的粉尘,周边的大片树木、农作物也都受到了污染。

  临安市玲珑街道桥岭村甘坞岭石灰窑的工人告诉暗查组,厂里根本雇不起专业技术人才。

  温州矾矿是一家国有企业,始建于1956年,目前炼矾厂年设计产量21万吨,共建有10个焙烧炉,部分焙烧炉建成于上世纪60年代,焙烧炉作业人员在简陋的木质阁楼里进行操作。虽然该企业多次对焙烧炉大修重建,却一直没有安装通风除尘设备,没有实现密闭化、自动化生产,致使作业现场大量粉尘逸散,工人半露天作业,直接接触粉尘。

  据该企业负责人介绍,该企业建厂以来已诊断出600多例尘肺病病人。目前国家安全监管总局正向国家卫生计生委了解该企业准确的尘肺病病人数。

  暗查组表示,设备陈旧、工艺落后、工程防护不到位,这些都是造成粉尘浓度超标的重要原因。

  暗查组对三家暗查企业粉尘危害进行了现场采样,检测发现温州矾矿炼矾厂焙烧炉熟石出料岗位粉尘浓度超标83倍(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达32%,属矽尘),临安市玲珑街道桥岭村甘坞岭石灰窑装车岗位和富阳市万市镇彭家村洪家石灰窑出料岗位粉尘浓度分别超标41倍和7倍。

  “企业技改,设计单位必须把防尘防毒的防护设施考虑进去,不能仅仅是一个生产工艺的改造,这是国家明确要求的。企业只考虑生产,不顾劳动者健康是不行的!”暗查人员对闻讯赶来的企业负责人提出严肃批评。

  尘肺病不可治愈,但是完全可以预防,然而,企业管理上的诸多漏洞,让粉尘危害加剧。在洪家石灰窑,记者在作业现场看到,满是粉尘的石灰窑旁,竟然还有抱着孩子的女工。

  在温州矾矿炼矾厂,暗查组指出,该企业作业现场劳动防护不到位,距离法律要求存在很大差距。

  暗查人员拿着《职业病防治法》对该企业的负责人说:“第25条明确要求在厂区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告知劳动者作业场所有哪些危害,应该按照哪些规程防护到位。而你们这里的现场呢?公告栏、禁止标识、警告标识、指令标识和提示标识一个都没有!”同时,暗查组要求企业提供发放口罩记录,企业负责人磨蹭半天也没能拿出来。

  高世民指出:“企业必须履行职业病危害防护的主体责任,主要负责人对职业病防治工作要全面负责。企业要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体系,落实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要按照国家安监总局《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结合企业实际,建立健全各项职业卫生管理制度。你们需要立即进行全面整改。”

  既是检查  又是培训

  ●一位60多岁的女工对粉尘危害一无所知。

  ●工人每装1袋石灰能挣8分钱,而他们要自己掏钱购买防尘口罩。

  在温州矾矿会议室,一屋子的企业管理者,面对“国家安监总局出台了哪些职业健康方面的部门规章”这个问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脸上写满了茫然。

  洪家石灰窑一位60多岁的女工,头发上沾着白灰。当记者问起粉尘危害时,老人家摇摇头说,不知道这东西对自己有什么害处。

  在甘坞岭石灰窑,五六个工人刚装完一卡车2000多袋的石灰。其中有位来自四川的工人对暗查人员说:“你们来是为我们好,这东西吸多了是对身体不好。”记者了解到,这里的工人每装1袋石灰能挣8分钱,而他们要自己掏钱购买防尘口罩。

  培训是职业卫生工作重要的一环。针对暗查中发现的问题,暗查组表示:“对职工进行培训,要让职工知道有哪些职业病危害,该如何预防到位,让职工真正重视起来,特别是对危害岗位上的操作人员、管理人员、企业负责人都要培训,并做好相关记录。”

  高世民表示,每一次暗访检查也是针对企业的一次职业卫生培训,要发现问题、指出问题,还要教会企业如何去整改。暗查人员在指出问题的时候,同时也指出违反了哪部法规中的哪一条,详细指出企业该如何去做,如何去改。

  这次暗查中,暗查组还利用与企业负责人及管理人员会面的机会,向企业发放了《职业病防治法》单行本和宣传挂图。

  如何体检  企业不知

  ●无论是固定工、合同工,还是临时工、劳务派遣工,甚至是劳务外包工,企业都要负责其职业健康。

  ●如果职业卫生档案管理没跟上,流动的工人一旦得了职业病,就无法证明是哪个企业的责任,而档案就是最好的佐证。

  在检查中,暗查组发现一些小石灰窑的工人根本就没体检过,而在国有企业,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方面也存在着不少问题。

  一是企业重视合同工体检,却忽视临时工体检。企业能够提供合同工的健康检查档案,但是临时工相关档案却没有。“你看看这第36条,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未经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暗查人员拿出随身携带的《职业病防治法》,让企业负责人现场学习。

  “生产企业要对每一道工序的作业人员,对所有存在职业病危害的岗位上的劳动者,负起职业健康责任,都要管理起来。”高世民强调,“无论是固定工、合同工,还是临时工、劳务派遣工,甚至是劳务外包工,企业都要负责其职业健康,落实有关防护措施。”

  二是职业健康检查是专门针对接触职业病危害劳动者的体检,必须由取得资质的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开展检查。按照我国职业健康检查标准规定,职业健康检查包括岗前检查、在岗期间检查和离岗检查。按照职业健康检查标准,接触粉尘作业人员必检项目包括X射线高千伏胸片和肺功能等。此外,体检周期要按照接触粉尘性质和浓度的不同来安排,其中矽尘超标的岗位工人要安排一年一检。

  三是企业职业卫生档案很不健全。按照《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企业应该建立档案,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结果资料应在其中。

  暗查人员举例:“比如一次体检了500个职工,其中400人是健康的,100人存在疑问,需要复检。复检之后有没有结论,是排除了职业病,还是需要进行专门的职业病诊断?这些都需要体检机构做出一个结论,企业对这些也要存档。”

  暗查组指出,目前企业工人流动性大,如果职业卫生档案管理没跟上,流动的工人一旦得了职业病,就无法证明是哪个企业的责任。而档案就是最好的佐证,同时也是法律的要求,企业一定要管理好。

  记者了解到,浙江省尚未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中央编办《关于职业卫生监管部门职责分工的通知》精神进行职业卫生监管职责划转,职业卫生监管体制没有理顺。职业卫生监管工作存在缺位现象,也是导致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工作相对滞后的原因之一。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责任编辑 :荷君 (易 安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不 能 转 载 ! )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