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何时才能见到你?
截至8月16日上午,经过60多个小时不间断的搜救、打捞,坠井男童小强(化名)的遗体仍然卡在井下。尽管尝试了各种办法,但由于空调井井深口窄,搜救人员始终无法将遗体打捞上来。更让人揪心的是,孩子的遗体已经下滑到井下80余米,并可能沉入淤泥中。今天上午,小强的亲属对本报记者表示,虽然打捞难度极大,但他们仍不放弃。
新方案遇到难题
昨天下午1时许,搜救现场的挖掘机回填了部分路面。10分钟后,挖掘机停止作业,一台打井机开始接近井口。
下午4时许,记者在现场外看到,井口附近竖起了一个高约5米的三角支架,支架顶端安装着滑轮,绳索绕过滑轮垂进井口,一台专业打井机开始作业。据搜救人员介绍,在井中有一根长度90米左右的铁管,直径大约8厘米,这根管子连接着井底的水泵,搜救人员想先将这根管子从井内取出,以增大井下搜救空间,但一个小时后,打井机又停止了运转,据称,因为这根铁管变形断裂,断开的铁管落回井内,使得井下空间变得更加狭小。
烈日下,搜救人员忙着制定新的打捞方案,数名消防员及999急救人员在现场来回走动,忙个不停。救援现场,机械的轰鸣时而响起,时而停止。晚7时,天色暗了下来,照明车辆缓缓移动到井口西侧并竖起了大灯。晚8时许,刺耳的电锯声响了起来,现场也飘起一层层尘埃,搜救人员正在割开一节节铁管。
在北小河北岸,围观的居民仍不见少,大家的表情都很凝重,但是因为现场有围挡,看不清具体的救援情况。
遗体已经沉入井底
晚8时,本报记者电话采访了小强的亲属。据这位亲属说,小强的遗体原本卡在井下40余米处,但昨天下滑到了井下80多米的位置,可能已沉入井底的淤泥中。救援人员告诉他们,打捞工作难度很大,家属要做最坏的打算。
3天来,小强的亲人们基本没离开过现场,搜救人员为他们提供了食物和水,现在小强父母的情绪还算稳定,家人最大的愿望就是早日把儿子打捞上来。
追问: “城市黑洞”何时休
今年以来,全国各地发生了数起坠井事故:今年3月18日早7时许,大连一名28岁的女子在上班途中,掉入北岗桥附近一口热力井内,当场被烫死亡。据当地媒体报道,因热力井井盖没有锁牢,所以导致了其坠落。
今年4月1日,市民杨女士经过西城区车公庄大街物华大厦东侧便道时,路面突然塌陷,坠入充满热水的坑中,终因伤势过重,不治身亡。
今年7月8日晚8时,河南郑州黄河大堤至富景生态园处路牌北侧一小树林里,一名两岁女童不慎坠井。女童父亲救女心切,自找绳子下井救人时,绳子断裂他也一同掉入井下。近4小时后,女童父亲获救。女童被拉出井外时,已经没有了生命体征。
今年8月10日下午,唐山市民聂先生驾车行至长宁道与学院路交叉口东北侧,在便道倒车时,后轮掉入无盖井。几名送货工见状出手相助,帮聂先生把车抬了出来。
……
一时间,作为公共设施的井盖屡屡变成“城市黑洞”,人们不禁要问,我们的井盖怎么了?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在追问反思的同时,很多人也迫切想知道,现在城市的井盖管理到底处于一个什么样的状况?如何避免地下井频频伤人的事件发生?
今天上午,记者采访了中国城市发展研究院研究部研究员张文宁。她表示,随着城市发展,各式地下管线越埋越多,包括雨水、污水、电话、电力、路灯、通讯、天然气等,这些管线分别由不同的单位建设和管理。根据北京市有关规定,井盖管理实行的是“产权单位负责制”,即:井盖的产权单位要对所辖的井盖设施负有巡视、检查、维护、确保其完好的责任。发生因井盖丢失损坏而造成的事故,由权属单位负责处理。
对于本次事故,除了产权要到位外,施工方和个人的安全意识也要到位。从媒体的披露来看,施工人员挪开井盖后,并没有在周边设立警示标识。不久,3岁的孩子就在母亲的带领下过来玩耍,最终酿成惨剧。这一点说明双方的安全意识都不到位。
张文宁还表示,在井盖的前期设计工作上,也需要市政设计部门要有前瞻性。随着人口的膨胀,要预见到未来这一地区的人口发展密度,设计井盖时避开人口稠密的地区。在国外,市政设计就是从源头做起,设计跨度可能到达未来50年,这一点需要我们的市政设计人员借鉴。各部门缺乏沟通协调,井盖设置缺乏统一规划,也是我们现在出现的问题。比如在日本,实行的是“共同沟”制度,建立隧道空间,设置专门的检修口,这样有需要的部门就会集于一体,统一规划,避免了“马路拉链”的出现,也减少了井盖数量,保障了市民的通行安全。
北京社科院城市研究院所长于燕燕表示,这次悲剧发生除了商家的安全意识不到位、缺乏严格遵守施工安全程序外,政府在监督管理上也存在一定失职。而且,她认为对于违反安全施工流程的工程队,政府要加大处罚力度,做到处罚到位。(记者 刘琳)
分享按钮责任编辑 :yuanchx (易 安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不 能 转 载 ! )
2013 ©易安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2818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2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