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1日,《机动车儿童乘员用约束系统》将于今年7月1日正式实施,我国第一部有关儿童乘车安全的强制性国家标准即将为千万家庭“保驾护航”。据悉,这一“汽车童锁国标”参照欧盟ECER44标准制定,其基本参数和该标准完全一致,而ECER44是目前儿童安全座椅领域最为先进的行业标准。
严格的国标从酝酿到实施历时8年多,此次正式实施,能否唤起人们对儿童乘车安全的重视,能否真正保障儿童安全?
“妈妈的怀抱”有风险
一家三口驾车出行,年轻母亲怀抱婴儿,系好安全带坐在副驾驶座上。国内城市道路上,有如此乘车习惯的比比皆是,“妈妈的怀抱就是最好的安全座椅”,许多有车家庭都有这样的观念。
其实,“妈妈的怀抱”很有风险。
日前,记者从由市精神文明办、市教委、上海大众等主办的“宝贝安行”公益活动上获悉,我国7岁以下儿童约有9000万,每年有1.85万名儿童死于车祸,交通事故已经成为我国儿童的第二大意外死因。惨祸的背后,除了驾驶者和意外等因素外,儿童不安全的种种乘车方式,也是酿成悲剧的主因。比如汽车上怀抱婴儿的母亲,眼神中流淌着爱意,小心翼翼地照看孩子,潜在的危险却开始酝酿。
“怀抱小孩坐车,母亲以为可以当孩子的安全气囊,却不知危险发生时孩子会变成自己的安全气囊。”业内专家介绍,当车辆在时速50公里时发生碰撞,父母怀抱中的宝宝会以自身体重30倍的冲击力冲出,相当于一头成年大象的重量,此时父母不但无力保护怀中的孩子,反而会把身体全部重量作用在孩子身上,抱着比不抱更危险。
专业机构发布的各项研究表明,国内家长在带孩子驾车外出时,还有多个常见误区。比如让孩子独自坐副驾驶座位或后排座位:如果紧急刹车的状况出现时,气囊弹出时时速高达每小时300公里,其冲击力足可导致儿童发生骨折等严重伤害,甚者可能造成儿童窒息。又如为孩子系上成人安全带:儿童因为体型较小,在事故发生时极易从安全带和座椅间滑落,普通的成人安全带会造成孩子腰部、脖子和脸颊的勒伤,甚至会引起其窒息死亡等一系列悲剧。
事实上,避免儿童乘车伤害最好的办法就是配备儿童安全座椅。科学实验表明,一旦发生汽车碰撞事故,使用了儿童安全座椅可将0-3岁以内婴儿的死亡率降低71%,3-6岁幼儿的死亡率降低54%。专家提示,父母在选购、安装儿童乘车安全用品时,首先要了解安装该座椅几种固定方式,以便确定所选的儿童安全座椅是否能装上自己的汽车。目前常用的儿童安全座椅固定方式有欧洲标准的ISO FIX固定方式、美国标准的LATCH固定方式,以及安全带固定方式。其中ISO FIX固定方式能够在儿童座椅和汽车之间建立刚性连接,使其更加稳固,即将实行的《机动车儿童乘员用约束系统》以欧洲标准为基础,因此未来ISO FIX固定方式将逐步成为国内汽车行业的“标配”。
此外在选购座椅时,还有一些细节同样需要家长们引起重视。挑选儿童安全座椅要根据孩子的身材和体重,选择适合自己孩子身高、体重的儿童安全座椅以及相关儿童乘车安全装备。摇篮式儿童安全座椅适用于0-1岁的儿童,全包覆型儿童安全座椅适用于1-3岁的儿童,6到12岁的儿童则可以使用儿童增高坐垫;而12岁以上或者身高在1.45米以上儿童可正常使用成人安全带。
一波三折的“童锁国标”
近年来,随着我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家庭汽车拥有量持续增长,但国家的相关标准、企业的责任意识滞后于飞速发展的市场。由于缺乏标准和法规的约束,许多中低档的国产车为节省成本,忽视儿童安全等细节;4S店里的销售人员推销汽车时,将汽车的动力、外形等等环节吹得天花乱坠,却很少提到儿童安全。久而久之,儿童乘车安全成为汽车买卖双方共同的“盲点”。
中国汽车研究中心调查发现,在乘车时,有45%的家长采用自己看护或怀抱等不正确的保护措施,84.5%的家长没有为孩子专门配备乘车安全装备;24.8%的家长对儿童乘车安全知识毫不了解。而儿童安全座椅国内儿童安全座椅实际使用率仅0.04%,使用率全球最低。即使在对儿童乘车安全关注度较高的上海,安全座椅使用率为5%,其中正确使用的人仅为2%。
一部儿童乘车安全的标准出台,用以教育家长、约束厂商,已经势在必行。
早在2003年,国内汽车刚刚进入腾飞期,国家就意识到儿童乘车安全的重要性。当年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就开始进行我国儿童约束系统标准,开展儿童乘车标准及试验方法的研究工作,并于2004年正式向国家标准委提出立项申请。直到2006年,国家标准委正式批准立项并完成标准起草。
然而就和迟迟不能出台的汽车“三包”政策一样,“童锁国标”的出台和实施也是一波三折。标准启动起草四年之后,2010年《机动车儿童乘员用约束系统》才上报审批,当时相关部门称该标准有望于同年6月正式出台。当年5月,该标准的颁布实行日期宣布延期2011年1月,一年后,标准再度“跳票”。直到最近,《机动车儿童乘员用约束系统》千呼万唤始出来,确定将于今年7月1日实施。
“童锁国标”为何难以出台?汽车分析人士认为,一方面我国相关标准空白,制定标准必须参照国外成熟标准,但引入的欧盟标准与国内相关企业的生产能力、市场情况有差距,两者如何融合一直是难题,另一方面“童锁国标”与“汽车三包”类似,与行业利益密切相关,标准制定和实施长期在阻力中进行。
一个标准是否够用
“童锁国标”施行在即,车企已经开始提前行动。“高级车和新款车型一般比较重视儿童安全,许多中低级车和老车型往往省去这些,但我们即便在老款桑塔纳车上,也重视儿童安全设计。”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张海亮介绍,上海大众旗下VW品牌(桑塔纳除外)、SKODA品牌车型均配备了参考欧盟标准的ISOFIX固定装置,且不同款型可以满足不同家庭的需求。桑塔纳车型也配备了安全带固定的方式,利用后排座位上三点式的安全带固定儿童安全座椅。全新桑塔纳上市后,也将配备ISOFIX固定装置。
然而依靠一个标准和部分车企的跟进,能否改变忽视儿童乘车安全的现状?专家指出,中国的儿童安全乘车产业基本属于起步阶段,第一部《约束标准》开了个好头,该《约束标准》只对儿童安全座椅产品产生强制作用,车辆何时强制使用则尚未确定,这需要国家相关部门立法决定。我国也尚未出台儿童安全乘车出行的相关法律,标准执行起来难度不小。
据了解,欧美等多国已对驾驶员提出了强制性的要求,像在美国,未满4岁或体重未达18公斤的儿童,如果未使用儿童安全座椅,将被罚款100美元;在德国,未满12岁且身高未满150厘米的儿童,如果未使用儿童安全座椅,将被罚款80欧元;在亚洲的日、韩两国,相关规定显示,未满6岁的儿童必须使用儿童安全座椅。
咨询机构近期进行的调查显示,在中国,如果有孩子,100辆车里只有4辆车有儿童安全座椅;但是在有儿童乘车安全立法的欧洲国家,100辆车就有95辆车有儿童安全座椅。法律人士认为,如果仅有产品认证的国家标准,而没有强制使用的相关交通法律法规的出台,对儿童安全座椅使用的普及并没有太大的改观,也不能改变民众对于儿童乘车安全意识的淡薄。目前相关行业协会、企业和法律界人士已经在联合呼吁,希望推动儿童乘车安全的相关立法尽快进行。
分享按钮责任编辑 :暮秋 (易 安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不 能 转 载 ! )
2013 ©易安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2818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2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