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12日,是汶川特大地震4周年纪念日。这一天,也是成都至都江堰铁路——灾后重建首个重点工程建成运营两周年纪念日。
曾经受地震重创成为一堆废铁的成汶铁路,如今是全国首条市域铁路。最高时速200公里,日均发送旅客2万人,这条从地震废墟里走出的 “重生之路”带来了人气,更带来了朝气:以成都铁路枢纽为中心的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如火如荼。
四川铁路再不是旧模样——从 “内陆盆地”到 “进出口岸” “西部门户”,她与东部铁路同步腾飞!
大运输:从 “内陆盆地”走向 “西部门户”
4年前的今天,汶川特大地震给成都铁路局带来重创:29公里线路设施报废,2500多公里线路设施不同程度受损,58个车站信息设备报废。其中,宝成线、成汶支线以及绵阳、德阳、江油、广元等站受损严重。迫在眉睫的问题是:全路待发四川的装车日均高达2万多辆,入川物资特别是灾后重建物资遭遇运输 “瓶颈”。
“从表面上看,这是成都局面临的一时问题。从深层次看,这是铁路适应四川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必须尽快解决的问题。”业内人士一语道破这一问题的实质:四川铁路运输“瓶颈”不解决,整个四川相对于全国都会成为“灾区”。
2009年4月25日,铁道部在西安召开西南地区铁路运输挖潜扩能现场办公会,研究快速提高西南铁路运能战略,以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四川抗震救灾的需要。2009年,成都局年货物到达量达到1.79亿吨,同比增长11.49%,而且这一增长势头还将继续。
毫无疑问,最关键的问题是卸车组织。 “力保卸车,为全路装车作贡献,为灾后重建作贡献。”成都局把优化卸车组织工作视为适应铁路又好又快发展、保增长保民生的新课题,制订日卸9000车、9500车、1万车方案,努力促进卸车组织水平再上新台阶。
成都局补强卸车机械化设备和夜间照明设备,建设战略卸车点,强化专用线卸车组织,日卸车数量由8000多辆提高到1.1万多辆,并保持常态日卸车1万辆以上,力保灾后重建物资一路绿灯奔灾区。震后一年时间里,成都局快卸入川物资约1.02亿吨,为灾区企业快速恢复生产作出了重要贡献。
同时,成都局着眼长效,坚持外延扩能与内涵挖潜并重,最大化释放四川铁路的运输能力。通过对成昆、内六、川黔线 “三纵”干线实施提吨,对达成东段、成昆线实施提速改造,保证了出入川通道运输畅通;通过强力推进铁路局间分界口交接上量、支线运输组织改革及货运集中受理、优化装车、区域循环运输、大客户货物运输等重点工作,成功形成四川铁路大运输格局。
2009年9月,和谐型大功率机车投入宝成线运营,实现了成都局开行跨局直通牵引5000吨货运大列的目标,书写了西部铁路重载运输的新篇章。宝成线成为加速推进四川灾后重建的 “黄金干线”。
依托和谐型大功率机车和新建的成都集装箱中心站的优势,2011年9月,成都局开行成都至阿拉山口至欧洲货运班列,“四川造”货物出川北上,4天横跨“亚欧新经济大陆桥”出境到俄罗斯等国家,标志着四川从“内陆盆地”向“进出口岸”的角色转变。
与之并行不悖的是成都局开行成都直达上海、广州等城市的货运班列,全面提升了四川铁路货物运输品质,“内陆盆地”离实现“通江达海”、成为“西部门户”的愿望更近了一步。
大运输格局的打造促进四川铁路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大发展。灾后重建4年里,在货物发送量与往年持平的情况下,四川铁路消化到达货物从2008年的9558万吨增加为2011年的11961万吨,增长了2403万吨。
大提速:四川铁路与东部铁路同步腾飞
2010年5月12日,成都至都江堰动车组列车开行,最高时速200公里,打破了成都城区、郫县、都江堰三地之间的固有概念,率先在成都西面实现“全域成都概念”,助力成都创建世界现代田园城市。
黄燕是沱水湾农家乐度假村的老板,她说:“遭受汶川特大地震和金融危机的双重打击,开张两年的度假村一度陷入绝境。这条铁路是我的 ‘救命稻草’。”
沱水湾农家乐度假村距离成都至都江堰市铁路犀浦站约1500米。据黄燕介绍,自成都至都江堰铁路建成通车以来,度假村的接待量持续攀升,2011年每月同比增长约3000人次,特别是双休日、小长假期间天天宾客满棚。现在,她正考虑扩建度假村。
这仅仅是个缩影。如今,这条铁路沿线林立的高楼、雨后春笋般冒出的农家乐、节假日期间接踵而至的游客,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让人很难想象这里曾是地震重灾区。以都江堰市为例,两年来,都江堰景区的游客量较动车组列车开行前增长了40%至50%,以旅游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在都江堰市的GDP中已占近半。
动车组列车从成都飞驰至成都周边城市,使工作在成都,家住郫县、都江堰,用“白+黑”生活模式替换“5+2”生活模式的城市“钟摆”族正在悄然形成,成都市民的“城市田园梦想”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近在咫尺。
成都市交通运输委员会轨道交通处处长杜进有曾给出这样的评价:成都至都江堰动车组列车是一种最符合国情和成都特色的交通工具,正点、便捷、舒适、低碳、配套完整,完善了成都的综合交通体系。
此外,成渝动车组列车的开行将成渝间时空距离从12个小时压缩至2个小时左右,成达动车组列车的开行将成都与达州间的时空距离从5个小时压缩至2.5个小时,架构起成渝达客运“金三角”,三地旅客利用周末、小长假“串门子”、短途游成为稀松平常的事情,动车组列车添力三地假日经济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成都局客运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动车组列车已然成为四川旅客出行的首选,特别是在小长假期间,即便重联并加密开行依然难以满足旅客需求。据相关数据统计显示,动车组列车从2009年的10对增加为目前的39对,四川铁路发送旅客人数2011年较2008年增长了1554万人,增长量的80%以上为短途旅客。
数字的增长代表人气的增长,其背后蕴藏的不仅仅是四川铁路的速度形象,还有服务形象的重塑。
天上有空姐,地上有“动姐”!成都至都江堰动车组列车的无干扰自助式服务,成渝、成达、成南动车组列车的无干扰式服务,在“动姐”们的端庄大方的妆容、浅浅的微笑、优美的站姿、温婉的言语中一点一滴地被演绎,彻底颠覆了“开开车门、扫扫地”的列车员形象,为西南动车组列车“铁品牌”形象添上一抹令人过目难忘的亮色。
而被列为国家灾后重建重点项目的绵阳、江油、广元、德阳4座新站相继建成投用也全面提升了宝成线形象。如今,这4座现代化新站被誉为宝成线上的4颗明珠,成为四川灾后铁路重建的标志性建筑,同时也成为旅客心目中宝成线新形象的“代言人”。
“中国铁路这几年发生了巨大变化,不仅有令国人骄傲的世界一流的高铁,也有一流的客运服务……”2010年9月,中国入世谈判首席专家、博鳌亚洲论坛原秘书长龙永图第一次给成都局的列车员写下表扬信,赞叹动车组列车正以安全、快捷、服务优质引领四川铁路与东部铁路同步腾飞。
大建设:高速铁路从无到有达到210公里
难忘震后16天,一份“火线协议”顺利签署,铁道部和成都市决定共同出资,于支离破碎的成汶支线上建设全国首条市域铁路——成都至都江堰铁路。这一工程成为灾后重建首个重点工程,四川铁路的规模和布局也由此不再是旧模样,四川铁路阔步迈入大建设历史新时期。
4年来,四川铁路建成投产项目12个。其中,除了成都至都江堰铁路外,西南最大、最先进的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成都东站建成投产,现代化西部综合交通枢纽正在形成;成都集装箱中心站建成投产,四川铁路货运直通欧亚大陆成为可能。
这里有一组数据显示着这一朝气蓬勃的景象:从成都至都江堰铁路破土动工起,四川铁路累计完成建设投资699.6亿元,2009年、2010年、2011年分别为239.6亿元、207.9亿元、184.6亿元,分别是2008年67.5亿元的3.5倍、3.1倍、2.7倍。这3年投资总数比改革开放30年四川铁路建设投资的总和还多100多亿元。
成都局计统处相关负责人介绍,4年来,四川铁路建设开工项目、在建里程、投资规模均创历史之最。四川铁路营业里程从2008年的3006公里增加到3516.5公里。其中,时速200公里及以上的高速铁路从无到有达到210公里。
分享按钮责任编辑 :暮秋 (易 安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不 能 转 载 ! )
2013 ©易安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2818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2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