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作孽,犹可恕,人作孽,不可活。人祸的始作俑者,必须付出代价。这个道理,BP(英国石油公司)、东京电力公司、德国铁路公司一定明白。
反观康菲公司在中国的表现,让人不禁起疑:这家公司难道从未听说过,BP一年前在美国的惨痛经历?否则,怎么会在中国举国上下的声讨中表现得如此迟缓而漠然?
墨西哥湾漏油事件的天价赔偿
BP公司在中国变得家喻户晓,是因为墨西哥湾漏油事件。
当地时间2010年4月20日晚10点左右,美国南部路易斯安那州沿海一个石油钻井平台起火爆炸。
4月22日,爆炸导致钻井隔水导管和钻探管开始漏油。租用了这个钻井平台的BP公司,出动飞机和船只清理海面浮油。BP公司声称,截至2010年6月1日,BP公司为应对漏油事故,耗费了9.3亿美元。
这完全没有平息美国举国上下的谴责,就连美国总统奥巴马,也受到了牵连。
5月29日,原本被认为能控制漏油局面的“灭顶法”宣告失败。奥巴马也遭遇了信任危机,就连执政能力都大受抨击。尽管政府已经陆续派出了1000名联邦工作人员前往救灾。
6月15日,奥巴马在白宫发表讲话,承诺:政府会尽一切努力与这次灾难斗争,无论它将持续多久。政府会促使BP赔偿所有损失,全力帮助墨西哥湾和受到损害的人们从悲剧中恢复。
6月16日,奥巴马在白宫宣布BP公司将创建一笔200亿美元的基金,专门用于赔偿漏油事件的受害者。基金将由美国资深律师负责运作,由三位法官组成的小组负责监督,并处理对申诉的裁决。而且,该基金还不是BP应支付的环境破坏赔偿费用,200亿美元也不是赔付的上限。
此时的200亿美元,在BP的整体损失中,已经不算大头了。
6月4日,标准普尔公司将英国石油公司的长期信用评级由AA下调至AA-,并将其置入负面信用观察之列。此前,惠誉国际信用评级公司已经将BP的长期发行人违约评级和高级无担保评级从AA+下调至AA,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将BP的长期债务评级由Aa1下调至Aa2。
此时,BP的股价自漏油事件发生以来,累计下跌了34%,市值损失近700亿美元。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全球投资者都知道,BP无法逃避的,将是天文数字的清洁费用、诉讼费用和赔偿。
“多达”16辆车的工作组
相比之下,康菲公司在中国渤海的表现“淡定”、“从容”,甚至是堂而皇之欺骗,一时间,举世谔谔。
2011年6月4日,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接到康菲石油公司报告,称蓬莱19—3油田B平台东北方向发现不明来源少量油膜。
2011年6月8日,康菲公司再次报告,B平台东北方向附近海底发现溢油点。随后,国家海洋局根据提取油样的油指纹鉴定分析,确认蓬莱19—3油田发生原油泄漏。
17日,国家海洋局发现,蓬莱19—3油田C平台也出现大量溢油。
7月5日,在长达一个月的信息“真空”之后,渤海湾漏油事件终于在国家海洋局的通报后大白天下:一个月以来,漏油污染事故已经造成了劣四类海水面积840平方公里。
渤海湾漏油事故,由此被海外媒体称作“中国有报道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海上钻井漏油事件。”
蓬莱19—3油田是迄今为止中国建成的最大的海上油气田,面积覆盖约3200平方公里。由中海油和美国康菲石油公司合作开发,康菲石油担任作业者,拥有其余49%的权益。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说,上世纪90年代初签的协议,这些协议对中海油有很多限制,比如说中海油不能够随便上康菲的平台,也不能够过问它到底是怎么开采的。
如果按照康菲公司7月1日的说法,这次只是个小事故。当时康菲公司称,事故的渗漏点早已得到有效控制,油膜回收工作也已基本完成。
国家海洋局的通报,兼具了“辟谣”的功能。但当时,估计很少有人想到,这还仅仅是个开始。
7月6日,康菲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总裁司徒瑞宣称,蓬莱19—3油田没有任何溢油情况,清洁工作已接近尾声。
但7月30日,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的卫星遥感监测显示:蓬莱19—3油田B平台溢油点附近发现零星油花溢出,C平台附近也有油花持续溢出,并在附近发现长约9公里、面积约0.95平方公里的油带。
7月28日,国家海洋局责令康菲石油8月31日前彻底排查并切断溢油源。
8月24日,司徒瑞称渗油源应该说已经得到永久性的封堵,而油基泥浆的清理工作也已经完成95%,计划在8月31日之前完成所有的清理工作。
但第二天,在国家海洋局的监督下,康菲公司承认蓬莱19—3油田C平台附近海床又发现新的油污渗漏点,这些渗漏点与前几日发现的渗漏点为同一来源。
一次次的忽悠,迎来了举国上下的汹汹声讨。可康菲似乎并没意识到,泱泱大国的国家海洋局,并不只是个摆设。
8月31日国家海洋局“彻底排查溢油风险,彻底封堵溢油源”的要求到期。康菲公司向国家海洋局提交了总结报告,称已完成要求。
9月2日,忽悠再次落空。央视记者看到距离C平台四五百米的海面上,有明显的银灰色油带,有些甚至呈亮黑色。
记者通过公共船用无线对讲频道对康菲中国石油公司员工采访,问及既然油污没有回收完,康菲公司为什么在8月31日宣布完成国家海洋局“两个彻底”的要求。
对讲机那头传来的是:“我们就是骗你的,骗你的。”
这一次,康菲公司的反应终于及时了一回。不过,他们的回应是:在附近海域的各种船只上的上千人中的任何人,都可以随时使用这个海上公共船用无线对讲频道发表言论或打断各种对话。中央电视台的录音显示,发表该言论的声音与该公司接受采访的员工的声音并不相同。
说话的究竟是谁,已经无从追问。打破砂锅问到底,或许只能得到个类似于“临时工”的结论。
康菲公司或许没有意识到,承认“骗人”的员工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在没有完成要求之前,就在此发布了“骗人”的报告。
当然,康菲公司在灾后处理上,并不是完全被动的。
例如,8月1日,康菲石油就在其网站上主动发布了公告,称事故发生到当时,康菲石油已经派遣工作人员沿渤海海岸巡查约300公里,并沿海岸巡查约1965公里,采集样品,清理垃圾。
涉及到的工作人员人数“多达102人”,涉及到的机动车辆“多达16辆”。
何时“考虑”赔偿
最起码,直到8月24日,康菲公司还没有考虑过赔偿这回事。
8月24日上午,康菲公司终于就渤海湾漏油事件召开媒体沟通会。
康菲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总裁司徒瑞在发布会上致歉,但既拒绝谈论后续的赔偿工作,也没有为污染评估说明一个期限。
会上,康菲方面被提问是否会成立类似BP的赔偿基金,康菲的答复是:“不能和BP做对比,目前康菲公司尚未收到任何有关赔偿的要求,如果收到要求,将给予考虑补偿。”
真的没人要求赔偿?
就在司徒瑞说没收到索赔要求的同时,由中华环保联合会和一家律师事务所召开的“渤海溢油污染专题研讨会”也在进行,参会的环境法专家、海洋生物专家及NGO组织代表研讨的主题就是向康菲索赔。
8月9日,北京华城律师事务所律师贾方义以个人名义向海南省高院、天津和青岛海事法院同时提出对康菲石油和中海油的溢油公益诉讼,要求其设立100亿人民币赔偿基金。
8月16日,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发布公告说,将代表国家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向溢油事故责任方提起海洋生态损害索赔诉讼,并向全社会公开选聘以一家法律服务机构为主、多家法律服务机构为辅的法律服务团队代理此案。同日,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发布公告启动法律机构的选聘工作。
分享按钮责任编辑 :蓝泽 (易 安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不 能 转 载 ! )
2013 ©易安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2818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2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