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颜色

解读旱涝急转

2011年6月26日18时,中央气象台继续鸣响暴雨蓝色预警,预计26日20时至27日20时,我国多地有大雨或暴雨。

 

长江中下游地区旱涝急转,引人关注:6月份之前,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生了近60年来最严重的冬春持续气象干旱;进入6月份后,这一地区遭受严重暴雨洪涝灾害,接连4轮强降水过程的降水量为近60年历史同期最多。

 

旱涝转换如此快速、剧烈,这是上世纪50年代以来第一次

 

记者:长江中下游地区近期所经历的旱涝急转在历史上是否出现过?

 

丁一汇(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气象学上有一个术语叫“6月突变”,是指每年6月份,东亚大气环流会有一个突然的调整,随着南海夏季风暴发、暖湿气流北进,雨带会从华南北推到长江流域。

 

今年6月份前,长江中下游地区极端偏旱,进入6月,持续少雨的态势迅速转变,先后遭受4轮暴雨强降水天气过程袭击。旱涝转换如此快速、剧烈,自上世纪50年代有完整气象记录以来是第一次。

 

记者:旱涝转换如此快速、剧烈,主要原因是什么?

 

丁一汇:从大气环流和水汽条件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进入6月,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和强度转换快;南海季风由弱转强,青藏高原对流活动异常活跃并东移;长江中下游水汽输送和水汽收支状况发生根本性转变。

 

 

长江中下游干旱和洪涝是大范围大气环流和海洋温度异常的结果

 

 

记者:有人怀疑,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干旱和洪涝,和三峡水库有很大关系。气候专家如何看这个问题?

 

丁一汇:根据现有的资料和研究,可以很明确地说,三峡水库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干旱、洪涝没有大的关系。

 

从我国内陆来看,三峡水库是比较大的一个水体,但是相对于全球来讲,它却是一个很有限的水体。三峡水库的库容在全球大型水库中也只排在20多位。

 

研究表明,一个地区发生暴雨,需要从比它大十几倍以上面积的地区收集或获得水汽。从这个意义上说,三峡水库不能左右比它面积大很多倍的地区的旱涝过程。

 

我国是典型的东亚季风气候,天气气候受到周边海温变化和青藏高原积雪变化影响很大,两者的温差会影响季风的强度,导致暖湿气流往北推进程度的变化,从而决定雨带的南北移动。比如说,青藏高原积雪的状况对亚洲甚至北半球都有影响,三峡水库的影响和它比起来,可以说不是一个量级的。

 

三峡水库是2003年6月开始蓄水的,但长江流域从1999年开始就从多雨期转变为少雨期,近十几年来,长江流域年均降水量减少了10%—12%,由原来的年均1250毫米减少到1100多毫米,主要的降雨带向北移动到黄淮地区。

 

这个事实说明长江中下游干旱和洪涝是大范围大气环流和海洋温度异常的结果,而不是三峡水库的问题。

 

三峡水库对局地气候的影响是存在的,但影响有限,大致不超过10公里

 

宋连春(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主任,研究员):近60年资料分析研究表明,三峡库区的气候变化和整个西南地区是一致的。对比分析三峡库区蓄水前后的气候,水库对局地气候的影响是存在的,但影响的范围很有限,大致不超过10公里。比如,因为水热容量大了、水面宽了,使得年平均气温有所上升,但是夏季降温效应也明显。

 

针对三峡水库蓄水对周边气候的可能影响,目前国内外都有一些最新的研究成果。数值模式的研究结果都表明:三峡水库的建设不会对周边区域气候带来明显的负面影响。

 

国际上一般认为,水库的建成蓄水对大范围气候的影响并不明显。

 

例如,位于巴西和巴拉圭两国交界的伊泰普大坝,库区属温润亚热带气候,与三峡库区的气候和环境类似。对伊泰普水文站在水库1984年建成前后的监测数据分析表明,水库周围的年均温度和空气相对湿度都变化很少。对水库周围的6个农业气象站的多年数据分析也表明,兴建水库并未引起库区周边地区的气候发生任何趋势性的变化。

 

水循环发生变化,大气环流出现异常,导致极端气候事件不断发生

 

记者:如果长江中下游地区干旱和洪涝的成因,是更大范围的大气环流,那么这样的大气环流,是否也给其他地区带来异常天气?

 

宋连春:从全球的范围来看,其他国家和地区也出现了一些气候异常现象,它们是相关联的。

 

6月之前长江中下游地区干旱少雨,同期,欧洲和美国中部一些地区也出现了严重的、持久的气象干旱,德国、法国和英国等国家经历了历史上少见的持续性干旱。

 

随后,长江流域提前进入梅雨期。受同样的大气环流影响,6月21日西日本太平洋沿岸地区普降暴雨,九州部分地区10日起的累计雨量超过1000毫米。

 

记者:为什么近来不少地区要么出现干旱,要么遭遇洪涝?要么不下雨,一下就是大暴雨?

 

丁一汇:根据世界气象组织发布的公报,2010年全球平均气温是有气象观测记录以来最暖的一年。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出现了趋强增多之势。造成天气气候异常的原因很复杂,但最直接的原因还是水循环发生了变化、大气环流出现了异常。

 

记者:具体来说,全球气候变暖对水循环、大气环流带来了什么影响?

 

丁一汇:全球气候变暖对于全球水循环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增加了水循环的强度,增加了大气的持水能力。

 

其一,气候变暖后,陆地和海洋表面的气温都会增加,蒸发蒸腾量增加,大气中水汽含量也会增加,从而增加了水循环的强度。

 

其二,全球气候变暖会增加大气的持水能力,也就是说,大气中可容纳的水分更多了。

 

一般而言,当温度每升高1摄氏度,大气含水量可提高约7%。这意味着需要更多的水汽,大气才能饱和,达到降水条件。如果达不到饱和状态,大气就会不断地吞噬水分,并封存在大气中,水汽不会以降水形式落下,这就使得陆地更加干燥,形成干旱。而一旦大气的含水量达到饱和状态,达到降水条件,就会发生降水。由于此前“吞噬”、“封存”的水汽更多,降水强度会因此加强,从而可能导致洪涝灾害。

 

此外,气候变暖还导致大气环流出现异常。气候变暖改变了地球的热量平衡,减弱了大气环流的纬向(东西方向)流动,但增强了大气环流经向(南北方向)流动。

 

纬向型大气环流减少,经向型大气环流增多,南北热量、水汽交换加强。这种情况下,天气往往异常。

 

水循环发生变化,大气环流出现异常,造成了异常天气气候事件不断发生的复杂局面:干旱和暴雨共存,干旱现象越来越多、面积越来越大,同时降雨越来越强,小到中雨频率普遍减少,而大雨与暴雨强度和频率增加。

 

基础设施建设、灾害防御标准等,应根据气候新特点进行调整

 

记者:面对这样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我们在防灾减灾方面应采取哪些措施?

 

丁一汇:我们从这次长江中下游的旱涝迅速转换可以看到,气候变化的速度更快了,量级更大了。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灾害防御标准,应该根据气候的新特点进行调整,以更好地适应新的气候条件。

 

宋连春:广大农村,特别是边远山区,是防御强降水、山洪和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能力薄弱的地域。在未来的新农村建设中要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建设,明确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完善这些地区防御气象灾害的基础设施,建立完善的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不断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责任编辑 :蓝泽 (易 安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不 能 转 载 ! )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