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河南频道11月4日专电 “盲人走路为什么比正常人摔跤少?因为他们每迈出一步都小心翼翼。安全生产就应该学习这种精神。”
白国周是中国平煤神马能源化工集团的一名矿工,他在煤矿生产最危险的开拓掘进岗位上,用自己从实践中总结出的“班组管理法”,把距离死神最近的区域变成了安全地带。
22年来,他累计带领过的230名矿工和培养出的13名优秀班组长带领的班组,均未发生过任何工伤或安全事故。
“煤矿生产中,细节决定生死”
煤矿行业的开拓掘进岗位,被业内认为是距离死神最近的地方。在机械化程度较低的时代,矿工中伤亡率最高的往往是开拓掘进班的班长,因为井下最危险的活儿,班长必须第一个冲上去。白国周就是中平能化工集团七星公司一名开拓班班长。
我国煤矿生产中各种安全措施、规章制度总量近千条,班组作为煤矿生产最基本的细胞,这些纸上文字能否落实到生产现场,班长是第一责任人。
白国周将这些安全措施结合井下生产现场特点,提炼出了简单易懂、便于操作的“班组工作法”。其中一部分被称为“安全生产三字经”,比如“三快、三勤、三不少”。
“三快”是指嘴快、手快、腿快。嘴快,就是要求矿工发现安全隐患后,必须马上说出来,提醒所有人注意,并立即排除隐患。井下生产噪音大、任务重,发现安全隐患不立即排除,忙起来可能就忘了,或许就成为事故源头。
白国周每天到达生产现场后,第一件事就是检查隐患,发现问题,如果一时处理不了,就用粉笔给在这个岗位上的工友留言。久而久之,“粉笔留言”使这个班组每一个矿工养成了到岗后先找留言,处理完隐患后再开工干活的习惯。
我国煤矿生产安全规程,许多都是用鲜血甚至生命换来的。但是,为什么违章生产引发的矿难不绝于耳呢?白国周说:“并不是每一次违章都会酿成事故,所以很多矿工在侥幸心理影响下,养成了习惯性违章,发生事故只是时间问题。”
实际上,绝大多数违章往往存在于毫厘之间,比如液压支柱只差1度没有垂直;或者不经意之时,比如擦汗的时候顺手摘下安全帽。
“煤矿生产中,细节决定生死。”白国周说。
2008年1月27日,白国周在日记中写道:一页页翻去,满篇都是带血的文字,隐隐透露出孤儿寡母嘤嘤的抽泣,那些黄泉路上的魂魄,在用怎样的哀怨诉说满心的不甘,给我们以警示,那是用违章生产作颜料涂画的人间悲剧。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白国周将枯燥的规章制度细化到生产现场的每一个环节,坚持不懈抓落实,终于创造了安全生产佳绩。22年来,白国周所在的班组掘进、维修井下巷道近万米,工程质量全部达到优良级。
“班长要成为工友们的‘心灵捕手’”
井下一线矿工中,农民工占了大部分。这些人绝大多数家庭贫困,抱着赶紧挣点钱,再找别的出路,或者挣够了盖房子、娶媳妇的钱就回家的想法。
挣钱重要还是命重要?每个矿工心里都很清楚。但是,要想时时刻刻紧绷安全这根红线,仅仅依靠生产现场管理还远远不够,必须从日常生活着手。
白国周的“班组管理法”中有“三必谈”:发现情绪不正常的人必谈;对工作中受到批评的人必谈;每月必须和全体工友聚在一起谈心。白国周说:“矿工们疲倦劳累、心情不好、过于兴奋,这些情绪会导致精力不集中,容易发生事故。班长要成为工友们的‘心灵捕手’。”
作为班长,白国周对班里每一位成员的住址、家庭成员等情况都了如指掌。逢年过节,他要组织班里职工一起聚会,谁家孩子生日,家人生病,带领大家都去看看。
白国周所在的班副班长刘应伟说:“班长经常把大家聚在一起吃顿饭,谈谈心喝杯酒,感情很快就融洽了。”
“我是一名班长,没有做过什么大事,也做不了什么大事,但是我们班里的人,我要关心到。谁两天没来上班,我就到家里看看。谁家房子漏雨了,我招呼工友们都去帮个忙。”白国周说。
矿工祁光辉到白国周班组工作不到两个月,就得了眼病,连续三天无法上班,身上的钱也快花光了。白国周和工友们凑了300多元钱,帮他看好了病。这件事虽然已经过去两年了,祁光辉每次提起,仍然感动得直掉泪。
今年4月,白国周的妻子过生日,白国周把工友们请到家里吃饭。“中午我做了八个菜,端起酒杯的时候,我说,来,咱先喝个四季平安。真是三句话不离本行啊。”
工友之间没有隔阂,也是安全生产的保证。井下生产战线长、任务重,一些安全隐患需要相互提醒才能及时发现,如果工友之间不团结,各自干各自的活,看到安全隐患也不说,就容易出事。
今年28岁的苏光会是典型的“80后”,来到白国周班组仅两个多月。苏光会说:“安全有保证,挣钱也不少,关系又融洽,大家都愿意跟着白班长干。很多人都想调到我们班。”
“提高个人素质,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
随着煤矿生产机械化程度的提高,白国周意识到仅靠力气,不懂技术,不仅不安全,而且工作效率低,钱挣的也少。矿工的出路必须向技术型、知识型转变。
“提高个人素质,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22年来,白国周从一个只有初中文化水平的农民工,先后取得了绞车、电车、耙斗机等5个工种的上岗操作证。2005年和2007年,他两次在中平能化集团技术比武中获得锚喷“技术状元”。2008年,他被中平能化集团聘为“锚喷首席技工”。
白国周带领的班组成员中,大多数都是农民工,来煤矿打工之初,“豁上老命,干两年就回家”的观念比较普遍。所以,虽然在井下干活时很卖力,但是对新型技术兴趣不大。
白国周不仅把自己的技术传授给工友,而且还确定了“师徒结对”、“工分捆绑”等制度,带领新矿工学习新技术、新知识,提高整体素质。班组技术水平的普遍提高,不仅工程质量评比总是全队第一名,而且工作效率比其他班组高三四倍,矿工的收入大幅提高。矿工学习技术的热情也高涨起来。
在白国周的带领下,全班组15个人,9个人拥有三个以上岗位的操作证。大家在一起说话、吃饭的时候,说笑话的少了,谈技术的多了。
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王焕敬,进入白国周班组后,通过两年时间不断学习,已经拥有了绞车和耙斗机两个工种的上岗操作证。从干杂活儿,到干技术活儿,王焕敬的收入每个月增长了600多元。
王焕敬说:“只有懂技术,才能吃透很多安全规程的意思。以前死记硬背,生搬硬套,遇到紧急情况全忘光。现在都理解了,自然而然就不会违章生产。我自己也越来越觉得,在煤矿上工作,没有技术,就没有前途。”
22年来,白国周在煤矿生产最危险的岗位上,创造了安全生产的奇迹。白国周班组已经成为中平能化集团开拓掘进班组长的“培养基地”。他先后带领过230名矿工,培养出13名优秀班组长,这些矿工和这些班组长带领的班组,至今未发生过任何工伤或安全事故。
分享按钮责任编辑 :蓝泽 (易 安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不 能 转 载 ! )
2013 ©易安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2818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2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