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下乡下矿20天,每天往返15公里,14年骑行6万多公里,井下行走8000多公里……
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朱杖子乡安监站站长张振峰,坚守基层14年,用责任和担当,守护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张振峰今年46岁,个子不高,黑瘦。在矿产老板和工作人员眼里,他是固执的“磨叽精”。
青龙满族自治县发达矿业公司是张振峰的负责点。2012年的一天,突降暴雨,公司车间主任孟宪华接到张振峰打来的电话,叮嘱他们注意安全。“没想到,过了一会,张振峰骑车来到矿上,说不放心,要住在矿上,怎么劝都不行,非等到第二天雨停了,矿上没事了才走。”孟宪华说。
“公司刚开时,张振峰总来,督促企业整改隐患,只要有问题,说一遍不管用他说两遍,啥时候整改到位了啥时候停止。”公司总经理邵海林说,“我当时特别烦他,也不给他好脸色看,就觉得这人真是磨叽。”
可张振峰却不在乎,“只要能让大家把隐患整改了,说我磨叽又怕啥”。
渐渐地,企业负责人被张振峰的固执和磨叽感化。“这么多年过来,我知道他都是为了我们好。”邵海林说,“他把矿上的事当自己家的事关心,尽职尽责。”
“咱们干着这个工作,就得把责任担起来。”这是张振峰常说的一句话。
2002年,朱杖子乡成立安监站,张振峰当起了安监员。之前他曾担任多年司法助理,对安全生产方面工作仅有一年的经验。于是他从书本上学,在实践中学,每次到企业检查,有什么问题都虚心向工人请教。
有一次,他在企业看到一本书《选矿工人培训教材三百问》,感觉非常有用,就复印下来装订成册,带在身边随时学习。这本书现在已经快被翻破了,而他也早已对矿业的全流程烂熟于心。
充足的知识储备让张振峰工作起来游刃有余,到企业检查时,他能够对常见的安全隐患说出个子丑寅卯来。乡政府的多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都由张振峰执笔起草。每年的应急演练,他都是从头到尾负责组织实施。
每年到了汛期,乡里的几座尾矿库,他每天巡查一两遍。为了便于出现险情时及时处理,他时常住在矿上的小房子里,5天、10天、甚至半个月、一个月不回家,换下的衣服顾不上洗就让人捎回家。
责任大、压力大,还得勤跑腿,能吃苦,安监工作并不好干。2002年,青龙全县建立乡镇安监机构时,第一批共有25名安监员。到现在,只有包括张振峰在内的三四人还在坚守。
安全生产工作虽然责任重大,但日常的工作却非常琐碎。把上级的文件送到企业手中,在一些人看来单调枯燥可做可不做,但在张振峰眼里,这却是一件必须要做好的大事。“安监站既是基层末梢,又是监管前哨,政府的政策、部署,必须保证传达到企业,保证最后一公里的畅通。”张振峰说。
他给自己立了规矩,送达文件要做到“五必须”。一是文件必须送到规模较大的矿山、尾矿库、采石场、加油站和烟花爆竹仓库等企业;二是有关重大节日和“两会”等重要时间节点的文件,除送给企业外,还必须送到辖区9个村;三是有关汛期的文件必须送达;四是有关专项整治、“打非治违”、综合整治的文件必须送达;五是文件送达后,必须要企业、村负责人签字。
在张振峰办公室的一个五节大铁皮柜里,塞满了档案盒。从干安监工作第一天起,他就开始建安全生产档案。有了这些档案,心里就多了一本明白账。想要了解啥时候的工作,伸手就能查。
14年来,张振峰已经骑坏了3辆自行车。有人给他算了一笔账,他每月下乡、下矿约20天,每天往返至少15公里,14年共骑行6万多公里。
虽然没有干出轰轰烈烈的大事,但张振峰默默坚守安监岗位14年,换来朱杖子乡十几年无生产安全事故。张振峰说,看到自己监管的企业都能平平安安,是一种幸福。
分享按钮责任编辑 :Munro (易 安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不 能 转 载 ! )
2013 ©易安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2818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2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