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颜色

安全风险分析技术的应用

  安全风险分析技术是通过对各个危险点安全风险大小的分析、评价,采取不同的安全控制措施和防范措施,以达到实现人身和设备安全的目的。

  安全风险分析技术的关键是做好危险点辨识、风险评价,并制定好安全控制措施。

  在落实安全风险分析制度的过程中,应做到危险点辨识要“全”,风险评价要“准”,制定安全控制措施要“切实可行、完备”。

  在进行安全分析时,应做到“四要、四不要”。即要由表及里,由点及面,不要浅尝辄止,要紧密结合实际,不要空谈阔论,要实行“群言堂”,不要主观臆断。要“人、物”兼顾,不要“人、物”分离。按照以上原则,邹县发电厂在应用安全风险技术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 安全风险分析技术的3种应用形式

  安全风险分析技术在邹县发电厂的应用形式主要有3种。

  (1) 安全风险分析卡制度

  安全风险分析卡是把人、机、环境等关键要素进行细化,并通过工作任务分析法或经验分析法对细化的9项内容中存在的危险点进行分析,再根据定性评价法判断风险大小,制定控制和防范措施。

  安全风险分析卡的使用应与工作票的使用及工作许可并行,即未经安全风险分析的工作不能开工。目的是保证所有工作人员在工作前都能了解工作的有关风险,做到有意识地控制和防范,保障工作中的人身和设备安全。“安全风险分析卡”综合了设备、管理、人员3个方面可能引发事故的因素,对事故进行超前预防和控制,从根本上实现安全生产“可控、在控”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 实施标准安全措施卡制度

  标准安全措施卡制度是在实行安全风险分析卡的基础上实行的。二者的区别在于安全风险分析卡必须在开工前进行风险分析、制定措施,然后在工作中落实措施。而标准安全措施卡是在事先对检修、运行工作进行危险点辨识与风险评价的基础上制定的标准安全措施,内容更加细化、针对性更强。自实行该制度以来,邹县发电厂已经制定检修、运行标准安全措施卡近千份,并在实际工作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 安全控制点制度

  机组大修的项目多,参与人员多,作业交叉多,工期紧、任务重、工作点多面广,工作人员安全素质参差不齐,给大修安全管理工作带来一定困难。为确保大修工作安全顺利进行,应在大修前对大修项目进行一次较全面的危险点辨识与风险评价,分析研究可能造成事故的危险点和风险大小,然后制定相应的安全控制措施计划,在大修中实施。从2001年至今,在4次300 MW机组大修中,共设置了82个安全控制点,制定了82份安全控制措施。通过安全控制点制度的落实,基本上实现了大修安全工作的可控、在控,较好地保证了机组大修工作的安全顺利进行。

  由于工作内容的多样性,不可能对所有检修、运行工作都编制出详细的标准安全措施卡,因而在实际工作中,要求对未编制标准安全措施卡的工作使用安全风险分析卡,对风险较大的大修项目或场所设置安全控制点,实行安全控制点制度,对其它的大修项目则使用安全风险分析卡或标准措施卡。

  2 安全风险分析技术的实施效果

  安全风险分析技术基本上覆盖了所有检修、运行工作。安全风险分析卡和标准安全措施卡在检修、运行工作中与工作票、操作票共同使用,形成了“一票一卡制度”,使各项工作的人身和设备安全得到了有力保障。由于提高了干部职工的安全意识、安全技能,使安全工作进一步程序化、规范化、科学化,把安全管理从管结果转移到过程控制,邹县发电厂的人身伤害等意外事件逐年降低。1997年全厂发生人身意外事件6次,其中轻伤2次;1998,1999年分别发生人身意外事件4次,其中轻伤各1次;2000年发生人身意外事件3次,其中轻伤2次;2001,2002年分别发生人身意外事件各1次,未造成轻伤及以上人身事故;2003年至今未发生上述不安全事件。

  3 安全风险分析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安全风险分析技术的应用还存在一些不足,表现在:

  (1) 限于对危险点辨识技术理解程度和人员业务素质的差异,在实际辨识工作中还未完全达到辨识要“全”的要求;

  (2) 风险评价中过多使用定性评价法,较少使用定量评价法,因而风险评价不是很准确;

  (3) 个别人对“安全风险分析”的目的和意义认识不深刻,对安全风险分析不深入、不透彻。

  因此需要强化职工安全意识,不断提高职工对“安全风险分析”意义的认识,加强职工辨识技术和评价技术的培训,掌握辨识与评价方法,以进一步做好安全风险分析工作,确保生产、检修工作的安全。

更多资料请点击:安全评价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责任编辑 :gaorui (易 安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不 能 转 载 ! )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