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HSE管理体系的推行和实施,危险危害辨识 “风险评价”一词越来越多地被提起。许多人认为,风险评价是安全技术人员的事,与我们班组员工无关。其实不论是从风险评价的角度,还是从安全教育的角度,班组风险评价都有其特殊的作用。那么,基层班组如何开展危险危害辨识即风险评价呢?
1. 危险及危险识别
危害: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
危险:是指特定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后果的结合。
有害因素:是指能影响人的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害的因素。
危险因素:是指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害的因素。有时两者不加以区分,统称为危险、危害因素。
存在能量、有害物质和能量、有害物质失去控制,是危险因素产生的根本原因。
这种“根源或状态”来自作业环境中 :
物的不安全状态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4类)
人的不安全行为(《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13类)
有害的作业环境
安全管理缺陷。
危险、危害识别:认知危险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需要注意危害是造成事件的根源或状态,不是事件本身。
1.1 危险的表现形式
在进行危险识别时,应充分考虑:
火灾和爆炸;一切可能造成事件或事故的活动或行为;
冲击与撞击;物体打击,高处坠落,机械伤害;
中毒、窒息、触电及辐射(电磁辐射、同位素辐射);
暴露于化学性危害因素和物理性危害因素的工作环境;
人机工程因素(比如工作环境条件或位置的舒适度、重复性工作、照明不足等);
设备的腐蚀、焊接缺陷等;
有毒有害物料、气体的泄露;
可能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活动、过程、产品和服务:
包括水、气、声、渣、废物等污染物排放或处置以及能源、资源和原材料的消耗。
1.2 危险识别的范围
1)规划、设计和建设、投产、运行等阶段(建设项目);
2)常规和非常规活动(三种状态:正常、异常及紧急状态);
3)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及将来);
4)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的活动(承包商、后勤服务等);
5)原材料、产品的运输和使用过程;
6)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
7)丢弃、废弃、拆除与处置;
8)企业周围环境;
9)气候、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等(洪水、台风等)。
宗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
常规活动:如出料、切换、清罐(塔、器)、加料、提(降)负荷及重要参数的调整、巡检和作业现场清理等日常操作。
非常规活动:如检维修、开停车、较重要的隐患治理项目、重要的工艺变更和设备变更、停电、水、气(汽)的处理等危险性较大的活动。
作业场所的设备设施:通常在一个工厂中80%的风险往往是由20%的设备引起的,所以在定量风险评估中无需考虑所有设备,只要充分考虑对整个装置安全影响比较大、危险性比较高的设备设施。
1.3 危险类别
不安全行为:违反安全规则或安全常识,使事故有可能发生的行为。
GB6441-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为13大类:
1. 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2. 造成安全装置失效
3. 使用不安全设备
4. 用手代替工具操作
5. 物体(成品、材料、工具等)存放不当
6. 冒险进入危险场所
7. 攀、坐不安全位置
8. 在起吊物下作业、停留
9. 机器运转时加油、修理、检查、调整、焊接、清扫等工作
10. 有分散注意力行为
11. 在必须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的作业或场合中,忽视其使用
12. 不安全装束
13. 对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处理错误
浏览全文请点击:班组危险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价
更多资料请点击:安全评价
分享按钮责任编辑 :gaorui (易 安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不 能 转 载 ! )
2013 ©易安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2818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2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