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颜色

积极进行安全文化建设

业内人士指出,我国的企业安全管理大致可分三个层次:人盯人管理、制度管理和文化管理。所谓人盯人管理,就是以人的经验为基础,靠的是“婆婆嘴”和监督;所谓制度管理,则是经过科学地总结,形成统一明确的要求,靠的是以制度为蓝本的规范行为。这两种管理都属于“要我安全”的类型。文化管理的最大特点,在于把安全的内涵融入文化的层面,让掌握了文化的人自觉对安全提出要求,真正成为“我要安全”“我能安全”。从这个意义上讲,建设安全文化可以说是新时期企业安全工作的新阶段和新要求。

 “安全文化”概念的明确提出,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发生后,国际原子能机构最先提出“安全文化”一词。90年代初期,国际核安全咨询组发表了《安全文化专论》,系统、全面地论述了安全文化的特征以及对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的不同要求,提出了一系列定性指标。

 90年代中期开始,安全文化在我国引起重视。最早,局限于少数专家、学者研究,宣传和探索的范围也只是在核工业领域。此后的十多年间,我国的安全文化建设空前活跃,出现了企业安全文化、社区安全文化、校园安全文化、乡村安全文化等多种形式的安全文化,形成了安全文化百花齐放的新局面。安全文化建设促进了安全理念深入人心,促进了安全价值观、道德规范和安全行为准则的掌握群众,促进了我们社会的祥和安宁发展。

 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安全文化建设。胡锦涛总书记最近在中央政治局学习会议上强调:“要把安全文化建设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统一部署”。这一重要思想,对推动我国安全文化建设明确了方向,提供了强大动力。

 目前,我国的安全文化建设在铁路、民航、兵器、船舶、石化、核工业、有色金属、冶金、电力、煤炭、航天、建筑、水利等行业,得到了很快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他们创造积累了许多值得学习和推广的做法和经验。

 安全文化建设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安全文化本身具有很强的使用价值,需要因时、因地、根据自己特点循序进行。因此,权威人士指出,安全文化建设当前应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不要机械地用文化研究来套安全,不要使之成为纯文化研究。现在的安全工作,尤其是企业安全需要文化的支撑,因此我们先研究什么、后研究什么,要从企业安全工作的需要出发,要树立为企业服务的观念。

 其次,要明确生产的目的是为了人。生产上去了,经济发展了,最终还是为了改善和提高人民的生活。胡锦涛总书记强调,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更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人命关天,国运所系,安全责任重于泰山,这要成为安全文化的主旋律。

 第三,要讲清只有安全生产,发展才是可持续的。安全是生产的保证,也可以促进生产的发展。一些人错误地认为,现在企业成本中,什么都砍不得了,只有安全可以砍。安全投入甚至不是可有可无,而是成了累赘、成了负担。要使所有经营者、生产者都明白,安全对大家来讲都不仅是必需的,更是合算的。

 第四,安全文化是全员覆盖的文化,包括决策者、管理者、生产者在内的企业所有人员都应在安全文化的覆盖范围之内。道理很简单,企业中的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个环节,都可以对企业的安全投否决票。

 安全文化坚持“生命至上”和“安全第一”公理,承载着造福人类、造福社会的历史使命。各界群众和所有企业,都应该积极投身发展安全文化的伟大事业,认真探索,多做工作,为安全文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责任编辑 :雨月风清 (易 安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不 能 转 载 ! )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