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颜色

建设工程安全风险管理

  建设工程安全风险管理的目的是控制和减少施工现场的施工安全风险, 实现安全目标, 实现事故预防。

  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死亡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施工现场的危险源是导致事故的根源,因此,危险源是建设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的核心问题。 建设工程安全风险管理的基本思路是识别与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相关的所有危险源等,评价出重大危险源,并以此为基础,制定针对性的控制措施和管理方案。

  对危险源安全风险的管理是一个随施工进度而动态发展、不断更新的过程。它由安全风险识别、风险评价、风险对策决策、实施决策、检查等五个基本环节构成。

  危险源风险管理的基本步骤主要包括:

  危险源识别、评价、控制措施计划、实施控制措施计划、检查。

  施工现场业务(作业与管理)活动的分类方法:

  1、按施工现场场界内外的不同场所分类

  2、按施工阶段、工序、活动分类

  3、计划的和非计划的,被动工作

  4、确定的任务

  5、不经常发生的任务。

  危险源的分类:

  1、按危险源在事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分类,可分为第一类危险源和第二类危险源。

  把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能量或有害物质称作第一类危险源。

  第一类危险源产生的根源是能量与有害物质。因此,第一类危险源是客观存在的。为了防止第一类危险源导致事故,必须采取 措施约束、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控制危险源,避免或减少事故损失。方法有:隔离、个体防护、设置薄弱环节、使能量或有害物质按人们的意图释放、避难与援救措施等。

  第二类危险源主要包括物的保障、人的失误(人的失误包括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失误两个方面)和环境因素。其中,管理失误表现在对物的管理失误、对人的管理失误、对管理工作的失误。环境因素包括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为减少第二类危险源事故发生,控制方法有:减少故障、进行故障安全设计。一起事故发生往往是两类危险源共同作用的结果,两类危险源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第一类危险源的存在是事故发生的前提;第二类危险源是第一类危险源造成事故的必要条件,决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因此,危险源识别的首要任务是识别第一类危险源,在此基础上再识别第二类危险源。

  2、按引起的事故类型分类,可分为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触电事故、机械伤害、坍塌事故、火灾和爆炸等。

  3、按导致事故和职业危害的直接原因进行分类,可分为

  (1)物理性危害

  (2)化学性危害

  (3)生物性危害因素

  (4)心理、生理性危害

  (5)行为性危害因素

  (6)其他危害因素。

  4、职业病分类,

  职业病种类:

  (1)尘肺

  (2)职业性放射性疾病

  (3)职业中毒

  (4) 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

  (5)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

  (6)职业性皮肤病

  (7)职业性眼病

  (8)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

  (9)职业性肿瘤

  (10)其他职业病。

  施工现场职业病的种类:

  (1)粉尘

  (2)生产性毒物

  (3)噪 声

  (4)振动

  (5)环境对施工人员的影响

  危险源识别的方法:

  现场调查方法、专家调查方法、工作任务分析法、安全检查表法、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事件树分析(事件树分析步骤:

  确定初始事件-判定安全功能-发展事件树-简化事件树-分析事件树) 、故障树分析(故障树分析步骤:熟悉系统-调查事故-确定顶上事件-确定目标值-调查原因事件-画出故障树-定性分析-事故发生概率-比较和分析)。其中,现场调查法是主要采用的方法。

  现场调查方法的调查形式主要包括

  : (1)询问、交谈(2)现场观察

  (3)查阅有关记录

  (4)获取外部信息

  (5)检查表。

  危险源识别应注意事项:

  (1)应充分了解危险源的分布

  (2)弄清危险源伤害的方式或途径

  (3)确认 危险源伤害的范围

  (4)要特别关注重大危险源,防止遗漏

  (5)对危险源保持高度警觉,持续进行动态识 别

  (6)充分发挥全体员工对危险源识别的作用,广泛听取每一个员工的意见和建议,必要时还可征求设计单位、工程监理单位、专家和政府主管部门等的意见。

  安全风险评价是评估危险源所带来的风险大小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全过程。

  危险源安全风险评价的目的是对建设工程施工全过程的全部安全风险进行评价分级,根据评价分级结果有针对性地进行风险控制,实现预期的建设工程安全目标。

  评价的前提是现有的和计划准备采取的技术及管理措施得到实施,在这种情况下的安全风险的大小。

  危险源安全风险评价的方法:

  专家评估法、 定量风险评价方法 (R=∑p×q, 即安全风险大小=各种风险发生的概率×发生后的潜在损失)、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 法,D=L×E ×C,即危险性分值=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人体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安全检查表法。

  重大危险源的判定依据:

  1、严重不符合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其他要求

  2、相关方 有合理抱怨和要求

  3、曾发生过事故、且没有采取有效防范控制措施

  4、直接观察到可能导致危险的错误, 且无适当控制措施

  5、通过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方法,总分>160 分是高度危险的。

  选择安全风险控制措施时应考虑的因素:

  1、如果可能,完全消除危险源或风险

  2、如果不可能消除, 应努力降低风险

  3、利用科技进步,改善控制措施

  4、保护工作人员的措施

  5、将技术管理与程序控制结合 起来

  6、引入安全防护措施

  7、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8、考虑应急方案

  9、引入预防性监测控制措施等。

  按危险源的风险量(即风险大小)确定控制措施。

  可忽略的:不采取措施且不必保留文件记录;

  可容许的:不需要另外的控制措施,应考虑投资效果更佳的解决方案或不增加额外成本的改进措施,需要监视来确保控制措施得以维持;

  中度的:应努力降低风险,但应仔细测定并限定预防成本,并在规定的时间期 限内实现降低风险的措施。在中度风险与严重伤害后果相关的场合,必须进一步地评价,以更准确地确定伤害的可能性,以确定是否需要改进控制措施;重大的:直至风险降低后才能开始工作,为降低风险有时必须配合大量的资源,当风险涉及正在进行中的工作时,就应采取应急措施:不容许的:只有当风险已近降低时,才能开始或继续工作,如果无限的资源投入也不能降低风险就必须禁止工作。

  按危险源的评价分级确定控制措施。

  1、对未列为重大危险源的安全风险,一般可按现有的运行控制措施,加强管理。

  2、对重大危险源,应具体制定相应的技术和管理控制措施、改善计划及相应的资金计划。

  可考虑的控制措施有:

  (1)制定目标和专项技术及管理方案

  (2)制定管理程序、规章制度与安全操作规程

  (3)组织针对性的培训与教育

  (4)改进现有控制措施

  (5)制定应急预案

  (6)加强现场监督检查与监测。

更多资料请点击:安全教育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责任编辑 :Munro (易 安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不 能 转 载 ! )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