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颜色

防火防爆安全技术习题二

  一、单项选择题

  1.非接触式火灾报警器是根据( )进行探测的。

  A.烟气浓度 B.烟气成分 C.光学效果 D.烟气流速

  2.氧气瓶直接受热发生爆炸属于( )。

  A.物理性爆炸 B.化学性爆炸 C.爆轰 D.殉爆

  3.爆炸极限范围越宽,则发生爆炸的危险性( )。

  A.越小 B.越大 C.无关 D.无规律

  4.化工厂火炬的燃烧是属于( )。

  A.动力燃烧 B.扩散燃烧 C.喷流式燃烧 D.紊流式燃烧

  5.可燃物质的爆炸下限越小,其爆炸危险性越大,是因为( )。

  A.爆炸极限越宽 B.爆炸上限越高 C.可燃物稍有泄漏就有爆炸危险

  D.少量空气进入容器就有爆炸危险

  6.可燃物质的爆炸上限越高,其爆炸危险性( )。

  A.越小 B.越大 C.无关 D.无规律

  7.燃气系统保持正压生产的作用是( )。

  A.防止可燃气体泄漏 B.防止空气进入燃气系统

  C.保持压力稳定 D.起保温作用

  8.化工厂的防爆车间采取通风良好的防爆措施,其目的是( )。

  A.消除氧化剂 B.控制可燃物 C.降低车间温度 D.冷却加热设备

  9.化工厂的燃气系统着火时,应立即关闭截门,其目的是( )。

  A.消除可燃物 B.消除氧化剂 C.消除着火源 D.降低系统压力

  10.灭火技术措施采取隔离法的作用是( )。

  A.消除氧化剂 B.消除可燃物 C.消除着火源 D.降低温度

  11.燃料容器、管道直径越大,发生爆炸的危险性( )。

  A.越小 B.越大 C.无关 D.无规律

  12.可燃粉尘的粒径越小,发生爆炸的危险性( )。

  A.越小 B.越大 C.无关 D.无规律

  13.降低可燃气体混合物的初始压力,其爆炸极限范围( )。

  A.变窄 B.变宽 C.无关 D.无规律

  14.提高着火源的能量,会使可燃气体混合物的爆炸极限( )。

  A.变宽 B.变窄 C.无关 D.无规律

  15.下列与空气接触能发生化学自燃的物质有( )。

  A.活泼金属   B.黄磷  C.金属碳化物   D.金属粉末

  16.可燃性混合物的爆炸上限越高,则燃爆危险性越大,是因为( )。

  A.爆炸极限范围越宽 B.爆炸下限越小 C.少量可燃物泄漏则有爆炸危险

  D.少量空气进入容器管道内则有爆炸危险

  17.可燃性混合物的惰性介质含量越高其爆炸危险性( )。

  A.越小   B.越大  C.无关 D.无规律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 )因素会增加可燃粉尘的燃爆危险性。

  A.提高温度 B.提高空气中的含氧量 C.提高湿度

  D.增加灰分 E.提高可燃气体含量

  2.下列属于遇水燃烧物质的是( )。

  A.碳化钙 B.碳酸钙 C.锌 D.硝化棉 E.钠

  3.化工设备动火检修时,用于置换可燃气体的介质有( )。

  A.氮气 B.二氧化碳 C.空气 D.水蒸气 E.水

  4.下列属于防爆泄压装置的有( )。

  A.安全阀 B.抑爆装置 C.爆破片 D.递止阀 E.压力表

  5.爆炸的直接破坏作用是因为产生( )。

  A.冲击波 B.声音巨响 C.火光冲天 D.碎片冲击 E.震荡作用

  6.下列属于火炸药爆炸要素的为( )。

  A.产生热量 B.产生气体 C.高化学反应速度 D.临界体积 E.周围介质的数量

  7.民用爆破器材的起爆材料有( )。

  A.导爆管 B.火雷管 C.电雷管 D.继爆管 E.硝化甘油炸药

  8.民用爆器材的传爆材料有( )。

  A.导爆管 B.导爆管雷管 C.导爆索 D.导火索 E.磁电雷管

  9.烟火药制造过程中,为保证领药时的安全应按照( )的原则限量领药。

  A.少量 B.定员 C.多次 D.勤运走 E.定时

  10.火药燃烧特性和能量释放的能力主要取决于( )。

  A.火药燃烧速率 B.火药的相应强度 C.火药的燃烧面积

  D.能否稳定燃烧 E.火药的物化性质相对稳定

  11.粉碎和筛选烟花爆竹原料时,应坚持做到“三固定”,是指( )。

  A.固定设备 B.固定厂房 C.固定在工房内存放粉碎好的药物

  D.固定最大粉碎药量 E.固定混用工房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非接触式火灾报警是利用光学效果进行探测的,如感光火灾报警器,利用火灾初起期物质燃烧时,火焰辐射的红外线和紫外线,制成红外线检测器和紫外线检测器,前者利用硫化铝(后者利用紫外光敏二极管)作为敏感元件,遇到红外辐射时即可产生电信号来进行探测和报警。 参见教材P205。

  2.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氧气瓶直接受热会导致瓶内气体温度升高,体积膨胀,压力增大,当气体压力超过钢瓶的极限强度时,氧气瓶即发生爆炸。温度、体积和压力都是物理因素,则氧气瓶直接受热发生的爆炸是由于物理因素的变化,即物理变化引起的,所以属于物理性爆炸。 参见教材P180。

  3.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爆炸极限越宽,可燃物(可燃气体、蒸气或粉尘)发生爆炸的概率就越高,爆炸的危险性越大,如乙炔与空气混合的爆炸极限为2.2%~81%,氨和空气混合的爆炸极限为15%~28%,显然乙炔的爆炸危险性比氨的爆炸危险性大。 参见教材 P184。

  4.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化工厂的火炬燃烧过程是含可燃气体的尾气(废气)在火炬端头先形成燃料堆,然后逐渐扩散到燃烧区,而火炬周围的空气也逐渐扩散进入燃烧区。可燃气体与空气在燃烧区逐渐混合和燃烧,形成一种稳定式燃烧,即扩散燃烧。 参见教材P176。

  5.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可燃物质(可燃气体、蒸气或粉尘)的爆炸下限越小(如乙炔为2.2%,车用汽油为0.89%等)。只要有少量可燃物从容器或管道里泄漏(跑、冒、滴、漏)出来,就很容易与车间或库房的空气混合,浓度达到爆炸极限,使建筑物处于发生爆炸(一触即发)的危险之中。参见教材 P184。

  6.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 可燃物质的爆炸上限越高,只要少量空气进入容器或管道里,就容易在容器管道内形成浓度达到爆炸极限的爆炸性混合物。如乙炔的爆炸上限为81%,而氨为28%,只要有19%的空气进入乙炔罐或管道内,就有爆炸危险,而氨的容器管道需进入72%空气才有爆炸危险,这也是移动式乙炔发生器在许多地方被禁止使用的一个主要原因,因它在加料时,空气容易进入罐内,所以说,可燃物质的爆炸上限越高,其爆炸危险性越大。参见教材 P185。

  7.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燃气系统在生产中保持正压,其作用是防止空气进入系统,与可燃气体均匀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如果没有压力或出现负压就会吸人空气,这是燃气系统着火爆炸事故的一种危险因素。所以,燃气系统保持正压生产是预防形成爆炸性混合的重要技术措施。参见教材P214。

  8.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燃烧和化学性爆炸两者的实质是相同的,都是可燃物质的氧化反应。因此,防火和防爆采取通风良好的技术措施都是为了控制可燃物,只不过对防爆技术来说,通风良好的作用是将可燃物(可燃气体、蒸气或粉尘)的浓度控制在大大小于(1/5~1/4)爆炸下限,从而不会在车间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参见教材P214。

  9.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燃气系统着火时,燃烧剧烈尤其是高压燃气系统一旦着火,火势迅猛,消防器材往往无济于事。此时,立即关闭截门是属于灭火措施的隔离法,其作用是阻止系统内的可燃气体继续进入火场,从而有利于灭火。参见教材P214。

  10.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灭火措施隔离法是使可燃物与着火源区域尽快隔离,例如在建筑物内的火场上打出一道水墙,将未燃烧的可燃物与着火区域隔开,并尽快将可燃物撤离到安全地带,从而有利于尽快将火灾扑灭。参见教材P201。

  11.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随着管径的减少,可燃物的爆炸极限变窄,直到不炸,不炸的管径称为临界直径。限制管径是防爆技术措施之一。以上说明容器、管道直径越大,发生爆炸的危险性越大。 参见教材P187。

  12.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可燃粉尘堆积起来或在地面积成厚厚一层,是不会发生爆炸的,只会着火。如果飞扬悬浮于空中,与空气均匀混合,浓度达到爆炸极限,遇火源才会发生爆炸。粉尘的粒径越小,越容易飞扬起来,并且在空中停留的时间也较长。因此,发生爆炸的危险性亦越大。 参见教材P184。

  13.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通过实践表明,降低可燃性混合的初始压力,爆炸极限范围变窄,直至不炸,不炸的压力称为外界压力。因此,减压生产是防爆技术措施之一。参见教材P185。

  14.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实验表明,着火源的能量强度越高,可燃气体混合物的爆炸极限范围越宽。参见教材P187。

  15.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了解常识性的知识。

  16.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可燃性混合物的爆炸上限越高,当有少量空气进入容器管道内时,就容易达到爆炸极限范围,而有发生爆炸的危险。参见教材P185。

  17.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可燃性混合物随着惰性介质含量的提高,则爆炸极限范围变窄,其爆炸危险性越小。参见教材P186。

  二、多项选择题

  1.参考答案:ABE

  【答案解析】可燃粉尘飞扬悬浮于空中与空气混合浓度达到爆炸极限,遇火源才会发生爆炸。但可燃粉尘的爆炸实际上是尘粒受热析出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的爆炸。因此,与影响可燃气体燃爆危险性的因素相同,即提高温度,提高空气中的含氧量和提高可燃气体含量,会增加可燃粉尘的燃爆危险性。参见教材P197。

  2.参考答案:ACE

  【答案解析】遇水燃烧物质是指具有与水或酸接触会产生可燃气体,同时放出高热,该热量即能引起可燃气体着火爆炸这类性质的物质,碳化钙、锌和钠遇水或酸会产生乙炔或氢气,并放出热量,它们都具有上述性质,所以属于遇水燃烧危险品。

  3.参考答案:ABDE

  【答案解析】用于置换化工设备管道里的可燃气体应是惰性介质,常用的介质有氮气、二氧化碳、水蒸气或水。氮气和二氧化碳并不是惰性气体,但它们在常温时能阻止物质的燃烧,属于阻燃性气体,常用以灭火或置换可燃气体的介质。参见教材P212。

  4.参考答案:AC

  【答案解析】爆破片作为防爆安全装置,其作用是在刚发生爆炸时立即破裂,把气体和热量泄人大气。使爆炸压力不会急骤升高,削弱了爆炸威力的升级,可保护容器或建筑物不被炸坏,亦称泄压膜或防爆膜;安全阀的作用是当容器的压力超过规定的允许压力时,及时自动地把容器里的部分介质泄出,使压力降低至安全压力时,自动关闭。它们都是属于泄压安全装置。参见教材P218。

  5.参考答案:ADE

  【答案解析】爆炸事故发生时,往往会出现声音巨响,火光冲天,设备炸毁,建筑物倒塌,人员伤亡等情景。然而爆炸的基本特征是压力的急剧升高,因此,爆炸对人和物的直接伤害是爆炸时产生的冲击波,碎片冲击和震荡作用。参见教材P181。

  6.参考答案:ABC

  【答案解析】火炸药爆炸时之所以产生巨大威力,是因为它会产生大量气体,同时放出大量热量,把气体加热至高温,使容积大大膨胀,而瞬间完成的反应高速度使气体容积来不及扩散,因而使压力骤增,可高达几十到数百大气压。参见教材P237。

  7.参考答案:BCD

  【答案解析】题中A属于传爆,E属于工业炸药。参见教材P236。

  8.参考答案:ACD

  【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236。

  9.参考答案:ACD

  【答案解析】为避免超量领药造成零散堆积等事故隐患,应按照“少量、多次和勤运走”的原则限量领药。参见教材P226。

  10.参考答案:ACD

  【答案解析】火药的相应强度属于力学特征,满足在高温下保持不变形,低温下不变脆;火药的物化性质相对稳定属于火药的安定性。参见教材P236。

  11.参考答案:ABD

  【答案解析】题中C、E属于“四不准”,则不准在工房内存放粉碎好的药物和不准混用工房。 参见教材P226。

更多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技术习题请点击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责任编辑 :Munro (易 安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不 能 转 载 ! )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