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安全生产形势相当严峻,各类伤亡事故和特大恶性事故频繁发生,给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财产造成巨大损失,在一定程度上对国民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健康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破坏了社会稳定,阻碍了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影响了中国企业在国际上的形象。为此,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法规,加大安全科技方面的投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把安全工作纳入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各个环节,实施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安全管理,减少或避免伤亡事故,保证安全生产已成为各个企业的首要任务。
一、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法规体系
安全生产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一件大事。随着改革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安全生产在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有制结构调整、国企改革、优化经济结构和政府机构改革等方面正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安全生产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许多这样的或那样的问题,如各类重特大恶性事故时有发生;职业病患者累积数量、死亡数量和新发病人数都居首位;中小企业技术落后,作业环境较差,工伤事故与职业危害风险居高不下等问题都引起了政府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特别是最近几个月在全国范围内出现安全生产水平大滑坡,工伤事故与职业危害超出了社会容许程度的形势,给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带来严重的潜在的和消极的影响,出现这种情况,有迹象表明可能是一个时期内国家宏观政策失调的结果。因此,加强宏观调控,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法规体系,保证所有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已成为社会发展的最基本目标之一。
在中国,党和政府历来都十分关心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重视安全生产工作。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各级政府的关心和重视下,中国初步形成了一个以宪法为基本依据,以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颁规章和技术标准为依托的安全生产法律体系。这些法规对安全生产与职业安全健康的具体政策、制度、责任及重要的职业安全健康标准和管理要求作出了具体规定,在全国范围内具有普通的约束力。据不完全统计,自1950年以来,由劳动部或劳动部会同有关部门发布的通用性规章有100多项,各行业管理部门发布的部门性规章有200多项。中国虽然制定了一系列的安全生产与职业安全健康法规,但现有法规之间还存在配套性、系统性差,与国际标准相比较还存在一定的偏差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应进一步加快安全生产与职业安全健康的立法工作,在配套性和系统性方面进一步加以完善,尽早与国际惯例、国际标准接轨,消除因各国法规和标准的差异而造成的国际经济活动中的非关税贸易壁垒,尽早解决中国加入WTO之后面临的安全生产问题。使中国产品符合国际国内安全技术标准,为中国产品参与国际竞争开辟绿色通道,为确保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建立符合国际标准的安全生产法规体系。
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分析过去一段时间事故频繁发生的重要原因,与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尤其是政府机关安全生产责任制不健全,领导安全责任落实、事故处理时责任追究不到位等安全生产责任制方面的问题有很大关系。为此,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国务院302号令),对各级政府领导干部在安全生产方面的职责提出了更高更具体的要求,体现了责权一致的原则,符合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愿望。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根据安全生产法规建立的各级政府、各职能部门、工程技术人员、岗位操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对安全生产层层负责的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岗位责任制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最基本的一项安全制度,也是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核心。实践证明,凡是建立、健全了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单位和部门,各级领导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切实贯彻执行党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国家的安全生产法规,在认真负责地组织生产的同时,积极采取措施,改善劳动条件,工伤事故和职业病就会减少。反之,就会职责不清,互相推诿,而使安全生产工作无人负责,无法进行,工伤事故和职业病就会不断发生。因此,在建立、健全管理制度的同时,将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地建立起来并认真负责地贯彻执行是减少安全事故的有力保证。
建立、建全企业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要求明确以下不同层次、不同部门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1)明确厂长(第一责任者)的安全生产职责;(2)明确分管生产的副厂长的安全生产职责;(3)明确分管设备的副厂长的安全生产职责;(4)明确分管财务(经营、基建)的副厂长的安全生产职责;(5)明确总工程师(副总工程师的安全生产职责;(6)明确工段长的安全生产职责;(7) 明确班组长的安全生产职责;(8)明确岗位工人的安全生产职责;(9)明确安全技术部门的安全生产职责;(10)明确劳动工资部门的安全生产职责;(11)明确保卫部门的安全生产职责;(12)明确设备动力部门的安全生产职责;(13)明确生产计划部门的安全生产职责;(14)明确环境保护部门的安全生产职责;(15)明确行政、财务、物资、供销部门的安全生产职责;(16)明确技术设计和质量检验部门的安全生产职责;(17)明确基建部门的安全生产职责;(18)明确医疗卫生部门的安全生产职责;(19)明确人事、教育部门的安全生产职责。通过明确企业内部各组成部门及每个职工应承担的安全生产责任,切实管好自己的人身安全和身边的财产安全,认真履行各自的安全生产职责,把安全工作纳入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实施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安全管理,才能切实减少事故的发生,实现安全生产。
三、加大安全科技投入
近几令月来,中国安全生产形势严峻.恶性伤亡事习不断发生,特别是矿山经常发生的顶板冒落、瓦斯煤尘爆炸、煤与瓦斯突出、冲击地压、透水、火灾、中毒、窒息等多种事故死亡人数惊人,给国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在国内外已造成不良反应,对改革、发展和稳定都产生很大影响,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除了法制不够健全、国家监察强度不力、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不到位以外,安全管理科学技术落后是另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随着中国加人WTO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现行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已远远不能适应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突出表现是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粗放型管理模式和在信息化、智能化、决策科学化等现代管理技术手段应用的显著落后都制约着安全生产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对安全科技重视不够,投入不足是影响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具体表现在:①安全管理有很多单位是凭管理人员的主观意志和经验进行,科技含量低;②安全技术基础理论研究薄弱;③对事故、灾害的预防、治理技术研究不够;④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安全技术新课题研究不足。
长期以来,我们将安全问题更多地归结为是管理问题,忽视和削弱了安全科技的重要作用,在安全科技的研发和投入方面严重不足,极大地制约了中国安全生产水平的提高。而工业发达国家十分重视安全科技的发展,一方面投人很多的经费开展研究开发,另一方面则综合采用各种先进的技术来提高安全水平。保证安全生产是建立在技术支持的基础上。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加入WTO后,需要在同等的条件下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要想缩小与发达国家在这方面的差距,只能依靠知识创新、科技创新和科技进步。坚持从安全科技攻关抓起,牢固树立“安全科技也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把安全生产工作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是全面提高安全生产水平的技术保障。因此,“十五”或更长一个时期.大力开展安全科学技术研究,加大安全科技的投人力度,攻关制约安全状况好转和改善的技术难题,推广应用先进适用的科技成果,建立科技创新体系,使安全管理水平逐渐向科学化、现代化方向迈进是改变国内安全生产水平落后局面的必由之路。
由于企业的安全生产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因此,除上述三个方面外,还应该在全员中普及安全基础知识及事故预防知识的学习,积极推行厂长、经理职业安全健康管理资格认证,认真搞好企业的日常安全管理(包括作业人员安全管理、作业设备安全管理、作业环境安全管理)和安全文化建设,使安全检查制度、事故报告制度和安全教育制度真正制度化,并充分发挥其作用,最终通过各级管理部门和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必须做到:无论改革如何发展,企业安全管理职能不能削弱;无论机构如何改革,企业安全组织机构不能削弱;无论经济结构和体制如何变化,多元经济如何发展,安全监督不能削弱;无论资金如何紧张安全投入不能削弱;无论形势如何变化.安全要求不能松懈。通过积极开展和加强安全生产这一主题下的各项实际工作,保护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保障国家安全,维护社会安定以及可持续发展。总之,安全生产是一项具有现实和战略意义的工作,是一项利于国家、利于社会、利于人民的工程,是一项符合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永恒的事业,值得我们为之积极地献计献策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