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内容展示:
在前面的学习中大家已经了解到,我国安全生产管理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根据这一方针要求,企业的不仅要将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方在“第一”的位置上,更重要的还要将事故的预防作为主要工作来抓。因此,“怎样预防事故”便成为企业内安全管理者在工作中每时每刻必须去考虑的问题。
我们常说,要想解决问题,就要必须充分了解问题的本质,掌握问题发的客观规律。那么要想预防事故,知道事故会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情况下发生,我们首先要了解事故的特性。
通常来讲,事故具有“因果性、随机性和潜伏性”三种特性。这表明,事故的发生都是有一定原因的,并且只要这种发生事故的原因存在,在不确定的时间里就必然会引发事故。然而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事故发生的原因却又往往被诸多的因素所掩盖,很难被人们所感知。
由此看来,如果不能在生产经营中准确的对直接原因——危险源予以充分辨识、评估和控制,要想做好生产安全管理,简直就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
1 什么是“危险源”:
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织的根源或状态。
在深入学习“危险源”这个概念之前,我们需要对“危险源”可能引发从而导致伤害的事故分类有一个认识。根据GB6441—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事故可分为以下20个类型:
01、物体打击
02、车辆伤害
03、机械伤害
04、起重伤害
05、触电
06、淹溺
07、灼烫
08、火灾
09、高处坠落
10、坍塌
11、冒顶片帮
12、透水
13、放炮
14、火药爆炸
15、瓦斯爆炸
16、锅炉爆炸
17、容器爆炸
18、其它爆炸
19、中毒和窒息
20、其它伤害
其中“中毒和窒息”主要是指致害物引起的急性中毒,慢性中毒则是属于职业健康的控制管理范畴。
在学习“事故致因理论”中,我们已经了解到事故发生与生产经营活动之间所存在的有机联系,接下来我们开始了解工厂“危险源”辨识、评估及控制方法。
安全科学理论将危险源划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我们生产过程中所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
第二类:造成能量或危险物质约束条件被破坏或失效的各种因素。
浏览全文请点击:3.0工厂“危险源”的辨识、评估及控制
更多资料请点击:安全教育
分享按钮责任编辑 :红心 (易 安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不 能 转 载 ! )
2013 ©易安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28188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2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