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深度关注 今日话题 安全法规
易安评论 工伤保险 下载中心

安全技术 安全评价 安全教育
安全管理 事故案例 安 全 月

职业健康 原创大赛 易安商城
生活安全 安全文艺 展会信息

首页 新闻 专题 标准 论坛 博客 问吧 《劳动保护》 《现代职业安全》 搜索
 
创建企业职业病预防自律模式
作者:林静   文章来源:《劳动保护》杂志社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10-13 11:23:51
 

    这是一张大型企业职业病防治自律模式图,在它的背后,凝聚了一个研究团队为我国企业职业病防治工作6年来所付出的艰辛。

    2010年6月29日,北京人民大会堂,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科技成果奖颁奖大会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所张敏研究员,凭借“大型企业职业病防治理论体系和防治模式”项目,上台领取了科技成果一等奖证书,并代表全体获奖人员发表了获奖感言。

    “我们的成果惠及社会、惠及企业、惠及劳动者,是每个职业安全卫生科技工作者的使命,也是我们最大的幸福。”张敏的发言表出了所有安全科研工作者的心声。

    引导企业做好职业病防治

    “我们为什么要做这个项目?近年来职业病事件多发,如白沟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也激发了我们职业安全研究人员的责任感。我们一直有个心愿,要为企业做一套防治职业病的可行模式。这些年《职业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出台这么多,包含的内容那么复杂,企业怎么落实,确实需要一个指导。我们在调查研究中发现,企业真正能将法律法规要求落实的不足30%,小企业更差,如果有一套具体操作指南,告诉企业职业病防治法在企业是能够实施的,并且找出示范,就能把企业的职业卫生工作提高一个层次。作为国务院组织的专项整治行动专家组成员,在职业病调研的时候也发现了一些企业有比较成功的经验值得借鉴和推广,因此,我在2002年就提出了大型企业职业病防治课题设想,2003年被卫生部、国家安监总局、全总采纳,历时6年多,发展成为被企业接受的一种职业病防治模式。”张敏认为,“大型企业职业病防治理论体系和防治模式”项目的研究,正是顺应了我国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社会的需求、执法的需求和企业的需求,才能很快被越来越多的企业应用,并获得了国家职业安全健康科技成果的奖项。

    职业病预防重点在企业自律

    “现在社会上对于职业病防治工作的认识存在误区,就是强调国家监督职能。我认为,职业病防治应该是企业自己的事情。”作为职业卫生标准和职业病控制专家,张敏对目前我国职业病防治工作毫不掩饰自己的看法。

    职业病防治工作的认识存在误区导致 “一是没有发挥企业的自主作用,过多强调监督,二是企业认为职业病防治仅仅是体检和监测。”在张敏看来,“企业职业病防治不仅仅是体检,它的首要目的是预防和控制。做好预防和控制需要建立一个针对职业病预防控制的完整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主要依靠企业自主履行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的职责义务和劳动者的积极参与,解决职业病问题需要劳资双方共同合作。因此,在模式中,涉及到国家、企业、机构三方,定义各自应该做什么,怎么做,很明确。最终达到的目标,是保护劳动者健康。”

    张敏进一步从法律的角度深化了自己的观点。她说,在《职业病防治法》中有明确的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创建符合标准的工作条件和环境,对企业的职业病防治工作负有行政责任、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企业有责任和义务维护劳动者的健康及其相关权利。

    但是,在目前我国职业病防治工作中存在一个问题,就是《职业病防治法》规定,企业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工作应该委托有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承担,这就必然导致企业的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水平受制于外部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水平。事实上,我国日益增加的职业卫生需求与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能力严重不足已形成了尖锐的矛盾,已经成为制约企业职业病防治综合能力的瓶颈问题。

    张敏认为,大型企业职业病防治理论体系和防治模式所倡导的大型企业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模式以自主服务为主、委托服务为辅,这就能够在《职业病防治法》修订修改完成前,发挥企业职业病防治的自律作用,履行好企业职业病防治的主体责任。

    企业如何运用模式

    “大型企业职业病防治理论体系和防治模式最核心的内容就体现在自律模式图上。”张敏将模式的内容作了最精辟的概括。

    大型企业职业病防治自律模式图上面划分了5大块内容,即方针政策目标、人力资源、制度机制、组织计划实施、工艺技术材料场所岗位。在模式的每一块都提供了适用于企业和操作性很强的内容细致的要求。

    “企业在运用模式图时,要把国家标准进行二次改造,量体裁衣,通过企业的自我完善,有效预防控制职业危害和职业病的发生。”张敏特别强调,不同类型的企业,对于国家标准的实行上,应该细化出符合自己行业和特点的要求。

    具体来说,大型企业职业病防治理论体系和防治模式所揭示的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理论体系包括四个层次:第一层为核心目标,即保护劳动者健康,实现工作场所卫生安全,开展职业病防治工作;第二层为实现核心目标的五大核心领域,包括方针政策目标、人力资源、制度机制、组织计划实施、工艺技术材料场所岗位。每个领域分三个层次,分别为要求、内容、实现的手段和条件;第三层为运行模式,包括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定期评估与持续改进、社会对话与三方协调、职业卫生管理档案文件化四个方面;第四层为外部支持,包括职业病防治工作所需要的各种技术服务和实用工具。

    由于这一模式采用了系统论、控制论、关键点控制技术和职业安全卫生文化理论,借鉴了国际劳工组织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2001)和国际上广泛推行的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OHSAS 18000)先进和核心理念,又结合我国职业病防治法规标准的具体要求和我国大型企业职业病防治工作特点,提出相关技术要求和关键控制点,以企业自主服务为主,委托为辅,坚持持续评估与改进,并遵循职业病防治工作社会对话和三方机制,实现全程职业卫生管理档案文件化,并辅以配套的系统技术工具,因此,创新了传统的企业职业安全管理工作,具有科学性、创新性、前瞻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不仅为各大中型企业贯彻实施职业病防治法提供了一个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理论模式,还为行业自律、政府监管、工会主动参与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了客观和科学的手段与工具。

    张敏用简单几句话点出了模式将给企业带来的变化:“企业照着内容要求做,一是可以预防和减少职业病发生,达到国家标准要求。二是改善和提高企业职工的健康水平,使职业病防治工作上一个台阶。三是可以改善企业的安全文化水平和全面提高企业领导和劳动者的职业安全卫生意识,提高劳动效率。”

    模式的应用前景

    大型企业职业病防治理论体系和防治模式是在研究了全国22个省20个行业的56家企业防治职业病的成功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创立的,它不仅适用于大型企业,中小企业也可以借鉴和参考,首先作为全国职业卫生示范企业的评选标准,迅速在全国数千个大中企业推广。

     这些企业在应用这个大型企业职业病防治理论体系和防治模式后有哪些变化?张敏归纳总结了几点,从大的方面来说,这个模式将帮助企业建立健全和落实职业病防治责任制,为劳动者营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鼓励企业参加工伤社会保险,帮助工会对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监督机制的建立和健全,把职业病防治工作全面纳入企业管理的总体目标等。

    应用大型企业职业病防治理论体系和防治模式,还可以帮助企业找出职业安全工作存在的薄弱环节,优化职业病防治策略和措施。从已经实行模式管理的企业来看,在作业场所的管理、履行告知义务和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监测,多数企业还存在不足。依据模式要求的各项打分标准,表现在失分率超过20%的小项,分别是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浓度超标问题、放射工作场所报警设备问题、高毒作业场所警示标识或警示线问题、未签定劳动合同或劳动合同未载明职业危害相关事项问题以及离岗人员职业健康检查问题,通过总结分析模式执行情况,企业可以找到急需加以重视和解决的关键控制点。

    大型企业职业病防治理论体系和防治模式的应用前景,带给张敏的是比获奖更大的喜悦。对于未来,张敏想到的是怎样面对中国的职业安全卫生的严峻挑战和巨大机遇,更加努力去开拓创新,顽强拼搏,攻克一个又一个职业安全卫生科技难题,更好地推动国家职业安全卫生科技水平的发展。把每一项成果贡献给社会,奉献给劳动者,让科技成果奖更加得到实践的检验和社会的公认。

    张敏简介

    张敏,女,卫生统计和流行病学博士,研究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信息与政策研究室主任,卫生部职业卫生标准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职业卫生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理事,中国卫生监督协会理事,卫生部职业卫生专家库专家,《工业卫生与职业病》常务编委,《中国职业医学》编委,中华全国总工会劳动保护专家顾问组顾问,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防尘防毒分技术委员会委员,卫生部基本职业卫生服务项目办公室副主任,全国卫生专业职称考试委员会委员。

    张敏从事职业卫生政策、标准和信息研究,作为核心专家起草国家职业病规划、开展国家职业卫生标准体系研究和高危职业危害监测预警关键技术研究,主持或主要负责科技部多项重大(重点)科研项目,起草国家职业卫生标准20多项。作为中国政府代表技术顾问参与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制定2010年最新版国际职业病目录。在国内外核心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0多篇,主编、主译学术专著十余部、获得多项科技成果奖励和2次获得卫生部的先进个人称号。

 

文章录入:瑞明    责任编辑:瑞明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字体: 】【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加入收藏
     
    版权所有:《劳动保护》杂志社
    电话:010-84850376-922 传真:010-84854726 主站:www.esafety.cn京ICP备09026624号
    杂志:www.ldbh.com.cn 商城:www.esafetyshop.cn 安全月:www.anquanyue.cn 京ICP备06011321号
    友情提示:分辨率1024*768显示效果最佳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172号欧陆大厦B座9层《劳动保护》·易安网
    邮编:10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