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深度关注 今日话题 安全法规
易安评论 工伤保险 下载中心

安全技术 安全评价 安全教育
安全管理 事故案例 安 全 月

职业健康 原创大赛 易安商城
生活安全 安全文艺 展会信息

首页 新闻 专题 标准 论坛 博客 问吧 《劳动保护》 《现代职业安全》 搜索
 
国有大矿屡成矿难冠军 矿工生命安全何在
作者:CCTV   文章来源:CCTV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12-3 13:21:09
 

  一小时左右的耽搁时间里,是人为因素还是另有原因?

    就这样104位矿工被矿难夺去了生命,直到现在还有四个人生死不明。据矿方统计,当时井下有528名当班矿工,但是在与死神赛跑的时候,只有420个人跑了出来。

    事故的善后工作现在已经展开,我看到的消息说,有关方面已组成108个工作组分赴遇难和下落不明的矿工家中慰问安抚。亲人离去给遇难矿工家庭带来了怎样的变故呢?我们遇到了一位来找弟弟的家属。

    矿工杨忠友的哥哥杨忠学:“只能来看看你,不知道你咋样啊,老三,老三,祝你平安啊,可坚持住啊,哥也没有力量救你啊。”

    这位对着幽深的巷道正在祈求的市民名叫杨忠学,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在新兴煤矿事故搜救现场,焦急地等待自己弟弟杨忠友的消息。

    “这就是井口,白天看不见,有没有122的人。”

    “没有,我们是通讯电缆的。”

    杨忠学说,自己的弟弟杨忠友今年四十岁,是新兴煤矿的井下工人,事故发生时正在井下作业。21号清晨,自己得知矿难发生的消息后就立刻来到了现场,已经在这等了二十多个小时,却始终没有打听到弟弟的消息。

    “黑天我睡不着,我赶紧过来看看。”

    杨忠学告诉记者,事故发生后,杨忠友的爱人和孩子也得知了消息,但自己担心她们承受不了打击,坚持不让她们来到现场。天亮后,记者随苦苦等待了一夜的杨忠学见到了他弟弟的家人,这就是杨忠友的爱人,由于急度焦虑已经晕倒过了好几次,正在医院抢救。

    矿工杨忠友的亲人:“别人就告诉她,矿上出事了,她知道她爱人昨天晚上夜班啊,她就担心,她就问我了,她说,二姐,生产咋回事啊,听说新兴矿出事了,爆炸了,我听他们走道的说的,这蹬蹬蹬她就往新兴矿上跑。”

   这就是杨忠友的孩子,小姑娘今年刚刚十三岁,一家三口人只有杨忠友一人工作,每月工资两千元左右,维持全家人的生活。

    矿工杨忠友的爱人:“天天回来,给他准备好被,躺那,就一脑袋栽那就睡着了。”

    亲人们说,矿难发生后,杨忠友的女儿三十多个小时连口水都没喝,一直陪在母亲身边,仿佛一夜间长大了。但除了给母亲擦擦泪水,这个十三岁的孩子所能做的,也只有是和亲人们一起等待。

    关于这次事故,许多媒体提到一个关键点:既然如有关方面公布的那样,几乎提前了一个小时就预见到了瓦斯超限,并及时发出警报,何以在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里,仍然有百余人身陷已经被确认为极度危险的井下?难道一个小时的时间,竟然不能通知到所有下井的矿工及时撤离?或是有其他的原因,导致了让矿工及时撤离的指令延迟?

    显然,对于这个极为明显的漏洞,有关方面应该及时跟进追查,看看这近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有没有人为耽搁的因素?1121矿难到底是一起什么样的事故?

    国务院1121矿难事故调查组组长、国家安监总局局长骆琳23日说,根据对黑龙江新兴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的现场初步分析,事发矿安全责任不落实,隐患排查不认真、不彻底,是一起责任事故。

    11月22号,鹤岗市新闻宣传部门安排了一次新闻发布会,推出了三名矿工代表,这三名矿工在此次矿难中表现出色,发现险情及时,除了自己获救外,还救助了其它多位矿工。然而在采访中,这些生还矿工提供的一个情况引起了记者的注意。

    获救矿工:“1点37左右,发现瓦斯超限,瓦斯浓度在10%以上。”

    矿工们说,他们最早发现瓦斯突出是在11月21号凌晨的1点37分,在向地面指挥中心汇报后,立即向地面撤离。但真正发生爆炸却是在凌晨两点以后。

    获救矿工:“在2点半左右吧,2点半。”

    而在知情人向记者提供的一份事故抢险组内部材料显示,地面指挥部门接到通知是在凌晨一点二十,爆炸发生在两点四十五分,按照这份材料显示,从发现瓦斯突出到发生爆炸间隔了85分钟,那么在这85分钟内发生了什么呢?地面指挥部门都采取了哪些措施呢?已知的上百名名遇难矿工是否有生还的机会呢?

    11.21矿难新闻发言人、龙煤集团鹤岗分公司党委宣传部部长张金光:“当时发现瓦斯与煤气突发的时候,已经下令停电,撤人了,因为他们在不同的区域,有的工作面距离地面它有很长一段的距离,所以时间上有。”

    记者:“100多人遇难是不可避免的吗?”

    张金光:“这个事应该是由专家组来认定这个事。”

    采访中,一位矿工向记者透露了这样一些消息。

    记者:“指挥中心有没有通知你们啊?”

    获救矿工:“当时谁也通知不上。”

    记者:“怎么会通知不上呢?”

    获救矿工:“通知完就响了。”

    记者:“你们不是有小灵通吗?”

    获救矿工:“哎呀,那时候打的都不好使了,打电话的太多了,都联系不上,都打,就不好使。”

    这位矿工告诉记者,由于井下作业区域很大,除了固定电话,他们在井下通讯还使用小灵通,但小灵通平时通讯就不稳定,危险来临时几百人同时使用,很快造成混乱。这份材料还显示,现场两响,矿工们也证实,在井下确实先后发生了两次爆炸。

    “有两次。”

    有知情人士透露说,除了瓦斯爆炸外,还发生了煤尘爆炸,这样就形成了两次爆炸。而煤尘爆炸和煤尘的积聚程度相关,而井下作业必须随时通风降尘,那么从发现瓦斯突出到发生爆炸,地面指挥部门又采取了哪些措施来消除可能的隐患呢?

    记者:“第一次是瓦斯爆炸,第二次有人说是煤尘爆炸。”

    张金光:“这个问题我没有得到正式的确切的消息。”为何国有大型煤矿也挡不住矿难降临的脚步?

    看来从井下发现瓦斯突出到21日凌晨两点半瓦斯爆炸,这段本可以挽救更多生命的时间里,到底发生了什么?还有很多疑点有待更深入细致的调查,才能还原出那天晚上的真相。

    和我们以前经历过的很多矿难不一样,这次发生特大矿难的新兴煤矿,是一座拥有3000多名矿工、年核定产煤145万吨的大型国有现代化煤矿。今年,该矿还因安全生产和信息化建设基础良好,被选定为煤矿防灾项目示范企业。按理说它的安全生产水平该比那些中小煤矿规范得多,怎么还是挡不住矿难降临的脚步呢?我们再来听听专家的分析。

    记者:“刘院长,我们在一线采访的记者发现了这样一个问题,第一次发现瓦斯突出的时间应该1点20分,但是瓦斯爆炸的时间是2点45分,这中间有85分钟的时间差,我们想请教你,如果是管理规范的煤矿,这85分钟的时间够不够把人救出来?”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院长刘铁民:“应该说30分钟、50分钟是需要的,85分钟撤离地面,如果这个消息是准确的话,速度是不是更快一点,但是你要考虑,我看了报告,说这个煤矿这个矿下开采具有八九十年的历史,按一般知识判断,他挖的深度应该在500到1000米之间,我没到现场去我强调,那么他开采的水平线的延伸应该可以几公里长,而且一般的作业面在几公里长这样巷道的末端,如果按照常规来讲,几公里长,几百米的路途要上来,而我注意到停电了,所以这样的话,它的很多安全标志,它的整个通讯联络方法都会受到影响,他的速度不会像我们在地面上想像的那样(快)。”

    记者:“我们注意到,国家安监局的赵铁锤局长在跟企业负责人在进行调查的时候,他说了这样一番话,尽管事故原因待查,但是新兴煤矿存在管理漏洞是不争的事实,因为没有漏洞瓦斯就不会爆炸,你怎么看赵局长说的这个漏洞。”

    刘铁民:“我同意他的基本判断,现在发生了事故,(根据)大量的事故案例分析,几乎都可以判定,基本的判定(企业)在生产工艺,在管理措施,在人员的安全行为等方面会有些问题。”

     记者:“这次伤亡过大的原因,有一个说法是,因为这次参与的人数过多,作业面过大,你怎么看待这个说法?”

    刘铁民:“这个说法我是完全同意的,我去过美国的煤矿,大概有200多万吨一个美国的煤矿,它井下只有30多个人,因为它机械化水平很高,我们国家的煤矿,在同等生产力水平,我们的煤矿井下人数的确比较多,我们往往是用人力资源来填补科技方面的不足,井下有大量的工人作业,一旦发生事故,的确后果是非常严重。”

    记者:“我们注意到,以往发生矿难一般都是小煤矿,但是这一次发生特大矿难的新兴煤矿是国有大型煤矿,你怎么看待大型煤矿发生矿难的这种事故?”

    刘铁民:“大矿它具有同样的风险,小矿也具有,从风险等级上没有差别的,你在你控制风险的能力,如果你即使是国有的大矿,你风险的控制能力比较低,管理上出现疏忽和漏洞,事故一样会发生,而且我们一般国有企业大矿开采历史比较长,开掘的很深,现在我们有的国有煤矿都五六百人,甚至上千人在下面作业,一旦发生事故,后果就很可怕很严峻。”

    半小时观察:国有大矿为何成矿难冠军?

    今年的另一起特大矿难发生在2月22日,山西焦煤集团西山煤电屯兰煤矿瓦斯爆炸,造成74名矿工死亡。年初年尾,两起死亡人数排名今年前两位的特大矿难颠覆了大家的惯性思维。以往小煤矿事故频繁,人们很容易归咎为技术落后、安全设施不完善、管理混乱、煤老板不负责任,这也正是山西当下大力整合煤炭资源一条强有力的依据。但新兴煤矿、屯兰煤矿却都是设施完备、安全投入巨大的国有大矿。它们成为矿难冠军,就很难再用简单的技术套路去分析。葬送矿工性命的是瓦斯,但把他们推上生死线的原因又是什么?责任事故不仅需要把这些责任查个水落石出,还需要找出隐藏其后的制度漏洞。

 

 

上一页  [1] [2] 

文章录入:蓝泽    责任编辑:蓝泽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打印此文】【加入收藏
     
    版权所有:《劳动保护》杂志社 京ICP备06011321号
    电话:010-84850376-922 传真:010-84854726
    主站:www.esafety.cn 杂志:www.ldbh.com.cn 商城:www.esafetyshop.cn 安全月:www.anquanyue.cn
    友情提示:分辨率1024*768显示效果最佳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惠新东街1号 《劳动保护》·易安网
    邮编:100029
    网站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