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个哲理故事,其内容大致如下:
一只小猪、一只绵羊和一头乳牛,被关在同一个畜栏里。有一次,牧人捉住小猪,小猪大声号叫,猛烈地抗拒。绵羊和乳牛讨厌小猪的号叫,便说:“他常常捉我们,我们并不大呼小叫。”小猪听了回答道:“捉你们和捉我完全是两回事,他捉你们,只是要你们的毛和乳汁,但是捉住我,却是要我的命呢!”
三只动物其所处的立场是不同的,所以最终的结果也会天渊之别,因此当它们均处于相同的环境之下却因为彼此的功能而产生不同的结果。这也让我联想到我们生活的环境。
人生活在这样一个高度社会化的环境中,每天我们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事,有喜有悲、有激动也有苦楚,但是我们有时候却无法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想问题,从而错误地理解别人的想法,总认为他人在对待事情之时失去了应有的理智,而将自己的思想强加予他人。人生总有困难与挫折,失意与伤痛,然而,痛的永远是受伤者本人而不是我们,也正因如此我们才不会以他人的姿态去深入了解他人,有时给予的是冷嘲热讽亦或苦言相向,幸灾乐祸的讥笑也便成为我们给予他人伤痛之后的深度伤害,却还仍旧自鸣得意地赞赏自己的高明。
在哲学体系中,世界的万物总是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微妙联系,哪怕仅有一点联系也都是存在着一定的可寻路线。试想:当我们自己身处困难与挫折之中,脸上的微笑逐渐被伤痛所取代时,我们希望的又是什么?当然是别人给予理解与同情,给予我们一些许关怀罢了,而不需要什么别的物质财富。
理解也许说来容易而要将语言转化为行动或许需要经历一个很漫长和过程,而这过程对于不同的人却需要的适应时间又存在着区别,有的人需要时间较短,而有的人需要的时间却很长很长,有的甚至永远只能在语言上说理解而行动上却永远没有理解的行为。
对待别人,我们需要的首先应该是换一个角度思考,我们必须站在他人的角度去体会当时的环境,体会那一份喜怒哀乐,而不应该先感言之后才去思索。古语云:三思而后行!正是在教育我们,无论对人对事,当我们需要加以评论之前,应该思考、思考、再思考,需要我们对事情有一个充分了解地过程之后再给予较为客观的评论,而不是以自己的主观意识去看待事情。看待事情永远都存在着两面性的,不能仅看到其中的一面而放弃了事情的另一面,也许当我们从事情的另一面支思考同样的一个问题时,事情或许能迎刃而解,取得我们意想不到的效果呢?
世界好似一个天平,每一件事情的中间存在着一个支点,而支点的两端是我们对待同一件事情所持的观点,但再怎么考虑问题,我们应该从支点出发而不应该从支点的两端出发,否则我们就只能单方面去考虑问题,而放弃了或许有用的一面。
换一个角度思考,不是要求我们去承受挫折或困苦之后才能够体谅他人,而是需要我们平时多加以了解他人、多了解事情产生的背景。换一个角度思考,也能让我们拉近与他人的心,缩短与事实的距离。这世界最近的距离是人与人的心,而最遥远的距离也是人与人的心,既然心与心的距离因我们的角度而起,那么为何不试着选择换一种角度去思考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