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颜色

苯中毒典型案例扫描

苯,这个人们平常不太熟悉的化学名词,近日却频频进入人们的视线。今年春节前后,北京天晔包装制品有限公司和河北省白沟镇箱包企业由于违法使用超浓度苯并缺乏预防措施,导致8位女工罹患再生障碍性贫血而死亡。惨痛的事实,让人不得不再次正视生产企业的苯中毒问题。 据卫生部透露,全国去年急、慢性苯中毒203例,其中急性苯中毒的病死率高达21.7%。而重庆人疾呼,苯中毒已超过铅、汞、锰中毒,成为职业病中的二号杀手。据该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介绍,该所在对一些医院的调查中发现,苯中毒患者近年来增加了10倍。

事实上,苯中毒在我国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儿。本报1996年就对福建省莆田市“三资”企业中女职工大范围的苯中毒现象作过系列报道。1984年以来,大量“三资”鞋革企业涌向莆田。在这上百家鞋厂里,普遍使用含有苯、甲苯、二甲苯成分的强挥发性胶水粘合剂,而在鞋厂里工作的从四面八方而来的7万名少女,为了低微的收入,每天淹没在高浓度“三苯”废气中工作十几小时。在这里80年代中期,“三苯”有毒废气引起的悲剧就时有耳闻。1993年一批女工在晋江鞋厂打工几个月便中毒住院。其中两位女工患白血病去世,临死之前全身腐烂、发肿发臭,气味难闻得连亲人都不敢进病房。更触目惊心的是,两位女工死时腹中78个月的胎儿也一起夭折。

福建莆田女工苯中毒经媒体披露后,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莆田的制鞋企业纷纷采取整治措施预防苯中毒的发生。可几年后,同样在福建,以制鞋业为支柱产业的泉州又频发制鞋女工苯中毒事件。来自安徽的打工妹王宝霞1998年到福建晋江一制鞋厂打工,20008月感觉身体不适,到医院一查,才知已患了 “再生障碍性贫血”即“苯中毒”。2000年春节前后,在同一家鞋厂打工的5名女制鞋工人,先后因慢性苯中毒住进了医院,其中1人已于春节前去世。她们都是晋江某制鞋企业的工人。事故发生后,泉州市环保、卫生、劳动、妇联等7个部门组成联合检查组,赴制鞋业较发达的各县()检查苯污染治理情况,结果发现问题比报端披露的要严重得多。

不仅在福建,苯中毒也弥漫到全国其他省份。20005月初,广东省南海市发生全国涉及人数最多的一次苯中毒事故。该市平洲区誉东鞋厂打工的欧美玖、欧满玖两兄弟,因感到身体不适,便回家乡湖南省永州市休息,后经当地医院检查,被确诊为患上由苯中毒引起的再生障碍性贫血症。此事反映出去后,佛山市职业病防治所便立即对誉东鞋厂的200多名工人进行体检,结果发现有44名工人患有如此症状需入院治疗。而对可能使用不合格胶水的其他17间鞋厂的工人体检发现,这17间工厂苯中毒者达67人,其中有10名重症患者,有1人曾发出病危通知书。

浙江温岭,全国主要产鞋区,有2000多家制鞋企业。自200112月起,浙江温岭陆续出现苯中毒病人,患者均为制鞋企业员工。截至今年1 21日,温岭已陆续收治了28例慢性苯中毒和疑似苯中毒病人。目前已有4人死亡,22人继续住院接受治疗,仅有2人出院。专家调查发现,发生苯中毒的职工普遍在企业工作4-8年。

20011120,一个名叫林海正、出生仅7个多月的残疾女婴向其母亲工作单位、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索赔50万元的巨额索赔案,在浙江省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正式立案。据起诉状诉称,原告的母亲曹宏莎是被告单位工人,自19972月起至怀孕两个月,一直在“依维菌素”生产线上任投料工,合成这些药品(依维菌素是一种出口兽药)的原料中有苯、甲苯等对人体特别是育龄妇女身体有害的物质。被告从未对待孕及怀孕的女工采取过有效保护措施,并规定怀孕5个半月内不能请假。2001328,曹宏莎生下了一个残疾女婴林海正———除了左手两根手指,其余手指残缺。林建勇怀疑是妻子车间苯中毒致胎儿畸形。而被告方海正药业认为目前无法证明工作环境对胎儿致畸有直接影响。此案虽然尚在审理中,未有判决结果,但苯中毒对怀孕妇女的危害性已引起人们关注和思考。

从去年入冬时开始,北京天晔包装制品有限公司陆续有好多女工因鼻子出血、牙龈出血以及例假不止而病倒。目前已有20人被确诊为再生障碍性贫血,其中2人死亡。

今年春节前,河南省许昌姑娘吕继香重病住进医院,诊断结果是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大年三十,她被家人抬回家过年。正月初三又被抬到医院;正月初六,她病情恶化,鼻子内出血不止。初八夜里,吕继香便过几次血屎后就死了。同样的症状,在春节前后,又有5人相继死去。这些人都在河北省高碑店市白沟镇的一些使用超浓度苯皮包厂打过工。其中年龄最大的19岁,最小的仅16岁。

据资料分析,苯中毒一般集中在制鞋业、皮革加工业、箱包及玩具制造业、家具制造业等行业,这些行业中女性是劳动的主体。而新兴的装修业,由于使用含苯涂料,也出现了苯中毒事故。调查发现,山西阳泉21个小厂涂装作业,苯浓度平均超标5.23倍,检测合格率24%,发现苯中毒观察对象8例。随着大量农村女青年进城务工,妇女特殊危害日益突出。涂装女性占职工的比例,也已从80年代初期的38.5%上升到90年代中期的43.6%,年龄趋向年轻化,未婚女工比例增高。

上述的一桩桩事件,一组组数字,足以让我们警醒了。“苯毒猛于虎”,苯中毒何时才能画上休止符?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责任编辑 :老芋头 (易 安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不 能 转 载 ! )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