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颜色

液化石油气北仓罐站特大火灾爆炸事故灭火救援

1988年4月15日上午9时50分,天津市煤气公司液化石油气北仓罐站发生特大火灾爆炸事故。市消防总队的47部消防车、400余名消防指战员到场扑救。在市长、局长的亲自指挥下,全体参战人员冒着灼热的火烤,冷却降温,避免了新的爆炸,保证了稳定燃烧,18日晨6时许大火熄灭,历时68小时,成功地保住了该站价值900万元的财产和附近北仓危险品仓库,地铁管理处仓库,有机化工厂等几十家单位的安全,确保了距罐站150m处的京津铁路和外环公路的正常运行。

一、 基本情况:


(一)罐区情况:液化石油气北仓罐站位于天津市北郊区北仓乡,占地24600m2。站内共有lOOm3卧罐16个,罐距1.5m,设计总储量750t。当日储量161t(一号罐12t,二号罐23t,三号罐2t,四号罐20t,五、六号罐残液,七号罐47t,八号罐l0t,九号罐47t,十号罐残液,十一至十六号罐正处于检修中)。工业、民用液化气瓶
3399个,其中已装满气液的3145个,空瓶254个。北仓罐站是天津市最大的液化石油气罐站,承担全市民用液化气瓶灌装量的
55%和全市工业用气的灌装任务,日灌气瓶达6千余个。



(二)火灾爆炸的主要原因:罐区工人边海严重违反操作规程,私自让玻璃器皿厂职工耿凤强连接气瓶灌气,换瓶操作中,由于耿只关闭灌装嘴进液截门,未关闭气瓶角阀截门就卸下灌装嘴与角阀连接手轮,造成大量液相液化石油气从气瓶角阀口高速喷出。当液化气瓶在容量为170kg,压力为127MP,从直径7mm的进液角阀高速喷出,在气瓶与地绝缘的情况下,产生静电放电,引起液化石油气气体爆炸起火。起火后,肇事者和操作工未采取措施,致使火势扩大。

二、火灾特点:


(一)着火温度低,易引爆。


液化气着火温度低较其它可燃气体要低,约为430-500℃。如火柴、打火机火星、电灯开关的火花等均可点燃液化气,而静电引爆在液化气爆炸事故中也是一个主要的原因,根据有关资料,液化气在灌装时,电位达350—450V时产生的火花放电就能引爆液体蒸汽。在这次的火灾中,液化气泄漏后从角阀处高速喷出时,即产生了高达几万伏的静电,同时由于气瓶与地绝缘,立即将泄漏气体引爆。

(二)火场复杂,爆炸不断,险象环生。


液化石油气北仓罐站占地24600m2。站内共有lOOm3卧罐16个,设计总储量750t。当日储量161t,工业、民用液化气瓶
3399个,其中已装满气液的3145个,该罐站承担全市民用液化气瓶灌装量的
55%和全市工业用气的灌装任务,日灌气瓶达6千余个。爆炸发生后,由于灌瓶间的气瓶也相继引爆,使瓶体残骸四处飞落,最远点达230m,同时也将储罐区四号罐引爆,火场情况异常复杂,大大地增加了处置的难度,整个火场危机四伏,险象环生。

(三)物理性爆炸与化学性爆炸交替进行,破坏力很大。


液化气火灾往往伴随着爆炸,而液化气的爆炸又可分为物理性爆炸和化学性爆炸。化学性爆炸会形成剧烈燃烧,使其它液化气容器迅速升温、升压,达到爆破压力形成物理性爆炸。而物理性爆炸又会使区域迅速达到爆炸极限,导致化学性爆炸,这是一个链锁反应。此次泄漏的液化气引爆后,灌瓶车间被炸毁,气瓶接连不断地发生爆炸,随后四号罐也发生爆炸。

(四) 温度高,辐射热大,火灾扑救困难。


液化气的热值很高,约为22000-29000千卡/立方米,其温度高达700-2000℃。强高的辐射热几乎使人难以接近,给灭火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

三、扑救过程


在这次火灾爆炸事故处置中,主要采取“准、快、强、保、放”五字战术措施。


(一)深入侦察,选准主攻方向



10时20分至30分,消防十五、一、二十九中队和总队指挥车相继到场。此时爆炸正处于高峰,罐瓶车间已炸毁,其四周已成为一片火海,气瓶的爆炸声接连不断,大量气瓶残骸飞向空中,四处飞落,人员、车辆难以近前作战。在这种情况下,指挥员根据平时掌握和侦察的情况,一面命令罐站领导断气,同时供电启动固定喷淋装置,一面组织到场中队做好进攻准备。10时37分,气瓶爆炸响声未断,指挥员深入内部侦察,在侦察过程中,四号罐顶部放散管和下部管线突然起火。火势猛烈,放散管倾斜,火焰直喷罐体上部,如不及时采取冷却措施,很快就会发生爆炸。为给后续部队的到来赢得时间,在气瓶余爆和四号罐随时爆炸的危险情况下,指挥员立即布置了两支大流量水炮和一支水枪对四号罐进行冷却。10时50分,四号罐响声突然异常增大,由粗变尖,震耳欲聋,火焰由红变白,罐体剧烈颤动,总队指挥员根据其特征和外省市发生此类事故的经验,预感到这是储罐爆炸的前兆,果断下达了“迅速撤退”的命令。10时53分,当现场人员刚刚撤离罐区约130多米时,“轰”的一声巨响,四号罐上部发生爆炸,裂口长达2.4m,一股高达百米呈蘑-菇云状的浓烟烈火直冲天空,强烈的震动和辐射热把百米外的办公楼玻璃震碎,300m外的人员感到热浪扑面,由于指挥员判断准确,到场人员无一伤亡。


四号罐爆裂后,一至八号储罐区域一片火海,此时,民用气瓶仍在继续爆炸。为掌握爆炸后的火场情况,采取有效措施组织进攻,指挥员立即决定,由战训科科长王亚森、刘国春等同志组成侦察小组,再次深入内部侦察。发现二至七号罐的顶部放散管和二至五号罐的下部管线已全部起火,二号罐和七号罐的火势最为猛烈,不迅速采取冷却措施,很快就会引起新的爆炸。由于侦察员情况摸得准,从而为指挥员下定决心,正确地选择战机和主攻目标,合理地使用兵力,迅速组织进攻,提供了可靠依据。

(二)抓住有利战机,以快制快


扑救液化石油气火灾,要求指挥员必须正确快速做出反应和判断。火场指挥部根据情况断定,二、七号罐虽然燃烧猛烈,但还未出现四号罐爆炸前的征兆,如果抓住这个战机,赶在爆炸之前冲上去,控制火势,以快制快,消除爆炸危险是有可能的。于是,果断下达了“全线出击,以二、七号罐为主攻目标,强行进攻”的战斗命令。11时5分,随着一声令下,部队便闪电般地冲进火场。从战斗命令下达到前方水枪出水,仅用了不足一分钟时间,为及时地控制火势,消除爆炸危险,争取了时间,赢得了灭火战斗的主动权。

(三)集中优势兵力,以强控爆



为减少不必要的人员伤亡,指挥员及时划出了警戒线。战斗布置中,对前方作战人员的精减是合理的,保证占有绝对优势,体现了一个“强”字。全线出击时,我们采取了黄河大型水罐车在前,东风、解放水罐车在后的“一二式”作战编队,使前方车出水枪的数量多达7至8支。对七号罐设15支水枪集中冷却,用6支水枪分别冷却一、三、八、九号罐。


11时8分,二号罐顶部安全阀被烧毁,突然一声巨响,一股高达二、三十米的浓烟热火冲天,罐体微颤。在这紧要关头,指挥员沉着冷静,迅速调整了7支水枪对二号罐顶被烧毁的安全阀部位和放散管处强化冷却,使二号罐的水枪数量达到16支,冷却强度高达114L/s,高于规范要求三倍。由于采取了以强大的兵力,密集的射流集中于火场主要方面,从而有效地消除了危险,防止了二号罐的爆炸。同时,在此期间,整个火场共出了41支水枪.进攻后的15分钟,基本控制了火势,转变了被动的战局,使储罐处于稳定燃烧状态。

(四)不断排除险情,确保稳定燃烧。



15日晚10时许,由于风力和水枪的冲击力使七号罐火焰突然熄灭,大量的液化石油气通过放散管喷出,如不及时采取措施,一场严重的爆炸事故就会发生。为了迅速消除爆炸危险,参战人员急中生智,折断树枝,脱下上衣绑成火把,战训科赵连仲同志第一个跑上去冒着生命危险,勇敢地登上七号罐平台,“轰”的一声点火成功,使七号罐又恢复了稳定的燃烧,紧张危险的现场又开始稳定下来。指挥部总结这一经验,命令成立点火小组,专门负责点火并准备棉纱、长竹杆、汽油等,还将放散管上罩戴上铁网篓,作为稳燃器,利用烧红的铁网引燃。后来尽管放管数十次熄灭,由于有了充分准备,均未发生意外。



16日晚10时许,天气突变,刮起了6—7级大风。在强风的作用下,七号罐的火焰不再升向空中,而向侧下方翻卷,火焰直喷八号罐体,致使八号罐体受到极大威胁。10分钟内压力由,0.59MPa上升到0.78MPa,新的爆炸危险又一次出现。总队指挥员立即命令预备队迅速出4支水枪与原有水枪形成双层水幕,外层将火焰托向上方,阻止火势直喷八号罐体,内层继续冷却,从而降底了罐内压力,消除了爆炸危险。在情况复杂多变,处境危险的火场,由于总队指挥员采取了正确有效的应急措施,确保了贮罐的安全。

(五)采取技术措施,安全引放



15日下午4时前,六,五,三,四号罐的气液已相继燃尽熄灭。二号罐也于晚9时10分熄灭。然而,7号罐燃烧至I7日晨7时,罐内还有气液27t,如果按原有速度烧下去(0.75kg/h)还需50个小时才能燃尽。这样,不仅人力,物力消耗较大,而且险情难以预料。对此,指挥员通过征求技术人员意见,决定采取两项技术措施。


(1)在距七号罐40m外的下风方向竖起一根直径80mm,高16m的钢管作为火炬,然后利用一条胶管将火炬与七号罐底部的排污管连接起来,将罐内液体引出烧掉。同时,在四周设立了警戒哨,进行监视,防止火雨引起新的危险。


(2)派人员身着隔热服,在多支水枪的掩护下,登上七号罐顶缓慢开大放散管阀门,逐步加快放散速度。两次有效的技术措施,使扑救任务的完成提前了37个小时。

四、经验教训


通过此次液化石油气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和扑救工作,在液化石油气罐站的抢险救援行动中,应注意做好以下问题:


①认真落实岗位责任制度,杜绝一切违章现象,严防静电打火和跑气事故发生。



②加强业务知识学习,提高自防自救能力,消除初起火灾,减少火灾损失。此次火灾爆炸事故中,如起初跑气时在岗工人能及时采取有利措施不致酿成火灾爆炸的严重事故。

③发现火情应及时采取关闭阀门、熄灭火种,开启喷淋冷却装置等技术措施。在阀门失控的情况下,应视情况采取定向引燃。


④加强第一出动力量,适时进行冷却,防止爆炸,及时采取正确战术方法,彻底控制和消灭火灾。


⑤加强后方供水工作。扑救液化石油气罐站火灾,时间长,用水量大。在此次火灾爆炸事故处置中,为保证充足的水源和长时间、大流量不间断供水工作,我们在市自来水公司和附近农民泵站的大力支持下,先后开通了自来水公司8t/h的补水线路和三义庄泵站470t/h的补水线路,同时调派了市环卫局7部大型水罐车,作为后方供水备用车辆,还使用人抬泵利用贮罐护堤内的积水,循环冷却。在火场最大冷却强度104
L/m2·s,最大用水量 205 L/m2·s的紧要关头,确保了前方冷却用水和6小时的不间断供水,保证了扑救任务的圆满完成。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责任编辑 :zhaozhuxin (易 安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不 能 转 载 ! )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