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姐姐的畸形作秀、有女孩减肥致死、个别女大学生“傍大款”“当三陪”、一些女性甘当“全职妈咪”……这些都是女性教育的缺失甚至是败笔?广东省副省长、省妇儿工委主任雷于蓝率各职能部门相关负责人在座谈会现场一一作出回应,并回答了在线网友的提问。她表示,广东将进行试点,从中小学女生开始女性教育。(3月29日《广州日报》)
曾几何时,“女大学生”、“美女”这些个原本美好的字眼突然间变得暧昧起来,女大学生心甘情愿傍大款、美女争当二奶,“宁嫁黄世仁,不嫁80后”……此类报道频频见诸报端,天之骄子似乎转眼就成了“堕落天使”。不可否认,“傍大款”的女大学生肯定是有,可能为数还不少,否则也不会成为一个社会强烈关注和担忧的问题。
不过,问题的关键在于,在价值多元的社会中,“傍大款”无非是群体价值观体系中之一种。“价值”不同,人生的轨迹则不同,有女大学生“傍大款”或者美女攀权附贵,也算正常。而同样是女大学生,有人傍大款,有人勤工俭学,有人奋发图强,有人花天酒地,一如熙熙攘攘的社会,一如复杂的人性。以偏概全,将局部扩大为全部并妖魔化为一种群体标签,其实并不足取。
我始终认为,“傍大款”一种被人为渲染和极度放大了的社会负面现象。中国有多少富人无法统计出一个确切的数字,中国有多少女性正在或者有过“傍大款”的经历更是无从知晓,但我想,纵然是所有的富人统统道德败坏包上一个“二奶”,恐怕也没有多少。相对于我们13亿人的庞大人口基数相比,这根本算不了什么,怎么可能成为一种“社会普遍现象”?从这个角度来理解,就非常简单。所以,我们大可不必对此过度阐释、过度担忧。“傍大款”当然可以视为是一种教育缺失下的道德堕落。但从这堕落的反道德皮袍下,其实认真梳理也能“榨”出诸多隐喻社会现实的“小”来:就业难,向上流动更难,紧缺的资源和机会的稀缺,是个体浮躁被无限放大的根本。因此,“傍大款”折射的不是教育败笔而是机会危机,是一个社会问题,不是“女性问题”。近几年娱乐选秀活动日益火爆,其实就是一个例证。
在传播文化的同时教育学生自尊自强自立,无需区分性别,这是教育的内涵和使命之所在。女生需要人格独立,男生同样如此,刻意提出一个特设性的“女性教育”的命题,其实是多此一举,有些画蛇添足的味道。况且,我们还不能完全说“傍大款”的女性就一定缺乏独立的人格,就一定不懂得自尊自爱。说到底,这还是一个“现实选择”的问题,只要社会压力和机会危机仍然存在,恐怕上多少堂“女性教育课”,也难以抵御活生生的诱惑。 王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