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重大危险源的安全因素很多,主要有自身的储存条件和外界的不安全因素。所以必须针对诸多因素采取必要的监测控制措施来保证其安全运行和储存。
1.要保证重大危险源安全运行和储存的设备、设施本质安全化。其设计、制造、安装都要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由主管部门委派专业监督人员对设备的制造进行监察,这就保证了设备的制造质量,也是本质安全化的重要一环。高压变配电站(所)等重要场所的设计、安装也要保证本质安全,大型变压器的接地装置、避雷设施、线路的过流保护、屏蔽、过压保护等等,都要符合标准,如果人为失误造成误操作,设备设施本身就能迅速切断能量的流动,避免事故发生。
2.用现代监测手段确保安全运行和储存,对重大危险源的监测手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已不能再用定期检测或肉眼观测的办法,而是要尽量用现代化仪器、仪表,用电子计算机监视,如石油液化气储罐,目前采用的液位计、压力表、温度计等,均已利用传感器技术对几个主要数据进行监测。设备应该把传感技术同计算机技术结合起来,建立一套测定、分析、报警、应急措施的完善系统,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3.常规的防范措施不可忽视,企业的广大员工在对重大危险源的管理中逐步积累出一些经验来预防危险源的逆变。如化工企业各种油、气、化学危险品储罐为确保安全而常用的水降温措施,定期试验安全阀,定期清洗储罐,定期防腐除锈等,都是行之有效的办法,也是不可缺少的预防手段。对于这些常规的预防措施,这也是发现问题,采取措施的有效手段。
4.增强人员的安全技术素质,提高安全操作的标准化程度,人的不安全行为是造成危险源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因此,增强危险源管理人员的安全技术素质,是预防事故发生的关键环节。从事危险源管理、操作的人员必须事先经过专业培训、考核,合格后发给证书,才能上岗作业。应加强安全责任制的落实,促使员工按章作业,精心操作。对于操作者而言,动作行为是受岗位环境、思想情绪、身体状况等因素影响的,许多不安全行为是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的,因此,必须使行为规范化、标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