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记忆之二-累(下)
拆迁搬家前物品弃与留的原则之三,家中的藏品必须保留。呵呵,可不要误会,苏州愚人可没有那些古玩名画、奇珍异宝之类的值大价钱的藏品。呵呵,那些藏品如果不及时去拍卖,无论藏在家中的什么地方,让贼惦记着可不是闹着玩的。我主要是收藏那些有着珍贵回忆有着纪念价值的一些物品,别人看着也许不值钱,但是我们全家人怎么看着怎么喜欢,这就是个人爱好之差异吧。
首先是邮品,其中包括新邮品和有着纪念价值的邮品。在农村小学里上六年级时,我是学校大队部的文娱委员,学习成绩和体育等各方面都很棒,班主任很是喜欢我,看到我对集邮有着浓厚的兴趣,就把自己收集的很珍贵的二套邮票之中的一套送给了我。虽然全部是从各种邮件上收集的,品相却很好,甚至包括“梅兰芳”全套邮票和小型张。由于母亲在邮局的工作之一就是卖邮票,我的集邮也得到她老人家的支持,每次新的邮品发行都要给我买一套。可是在十年浩劫中被全部烧掉了,这是我最大的遗憾。不过文革期间集邮却没有中断,除了“祖国山河一片红”那张著名的错票没有之外,几乎全部文革时期的邮票全有,集邮的热情却低落了很多。七十年代初扬州的表妹来走亲戚时,当时她也集邮,看到我那么多的邮票,很是感兴趣。几声“哥哥”一叫,我又大方地全部送给了表妹。可惜和我关系很好的表妹也没把集邮进行到底,后来的邮品也都散失了。
真正懂集邮和开始集邮是从女儿出生后开始的,当时社会上刚刚开始集邮热。在八二年时,我开始正式集邮了。当时我和妻子商量好,女儿结婚时送给她礼物之一就是集邮册。邮品中包括女儿出生那一年至结婚时的新邮品一套,包括邮票、小型张、首日封、纪念币等全部新邮品,甚至包括七九年开始发行的生肖票的四方连。从那时起所有的新邮品我都是定了两套,前面缺的邮票都及时补上了,只是由于那时工资不高,小日子一直过得紧巴巴的,那张猴票八元时没舍得买,二十元时买不起,一直到去年才用五千元一套的价格补了包括猴票在内的全套首批发行的生肖票。这次拆迁搬家前,女儿女婿回家时,我们正式移交了满满一箱的邮品给他们,也总算了结了我们对儿女的心意。我们的邮品也全部带到了苏州,其中还包括我和妻儿的所有两地通信原件。现在科技发达了,有事手机一打,马上说清楚了。或者短消息一发,马上收到。就是不认识的人,QQ、MSN聊天也能聊得很热闹,根本不用写信和寄信。只是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还能把这些信息留住,一直到老。我一直在想,这些书信是我们夫妻的财富,等到退休后和妻一起把这些书信拿出来翻一翻,邮册整理整理,绝对能唤醒我们年青时真实生活的回忆,绝对是我们两个老人的一大乐趣之一。
留给女儿的不光时邮票,还有一箱的连环画,俗称“小人书”。八十年代我在扬州干部培训学院学习了二年,当时我偶尔在扬州古旧书店发现了处理的连环画,那可是我们儿时最爱看的书籍呀。从此一有时间我总是去书店买连环画,然后回家时送给女儿。女儿也特别喜欢,看的时候很小心很爱惜。久而久之,竞集满了一箱,有的品相还相当好,系列也很齐全,这次也全部带回苏州。据说现在这种“小人书”不容易找了,价格也涨得很高,但是我们只是个人收藏,并不打算去拍卖。
藏书也是我的一大爱好,我的藏书包括中内外名著,各种技术书籍,科普读物,工具书,文史类、医药类、古典类、艺术类、乐理类、唐诗宋词等各方面的书籍,总之,只要我喜欢的,就有强烈的购买欲望,不买到手绝不罢休。不过都是现代印刷制品,线装的古书不多。但是说句实话,书是买回家了,真正从头到位读过的书并不是很多,花费的钱却不少。可惜,由于第一次拆迁搬家时,大多数的藏书是捆扎起来放在底楼车库内的,有点潮湿。这几年我和妻又长住在苏州,回老家时间不长,也没怎么理会整理这些书籍。这次整理时才发现有不少受潮后已经破损和霉变了,基本上报废了,这让我特别特别的心疼,也让我发现自己并不属于一个真正爱书一族,最多只是一个书籍的消费一族罢了。另外还有些女儿和我上学时的笔记和教课书,特别是中学时代的教课书,基本上没有收藏价值。所以,整理这些书籍花费了很大的精力,搞得很累,最后光是卖给收废品的书就有二百多斤。
当然,整理书籍也清理出一些好东东。如一些文革期间和改革开放初期的老唱片,虽然唱机早就扔了,唱片还都在,还是舍不得扔掉。扔不掉的还有几本记录着从儿时开始的老照片及成长各个阶段的影集,印着“毛主席语录”的结婚证、初高中毕业证,还翻出了当年县里举办第一届游泳比赛时我获得三项冠军时的奖状:五十米蛙泳、一百米蛙泳、一百米仰泳的冠军;“庆祝毛主席畅游长江”的万米长游纪念证书;当年参加县里摄影大赛的获奖作品“公开的回扣”、“阳台上的农产品”、“水乡”等等,甚至,还有藏在书中的十元“私房钱”……。唉,能不累吗?
- 上一篇:拆迁记忆之二-累(中)
- 下一篇:施工作业分部工程安全技术交底一
易安博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