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esafety.cn/blog/wll/66030/index.html

身边的地震应急避难场所 你了解吗?

作者[孙锡云] 发表于[2018-9-26 22:44:00]

身边的地震应急避难场所 你了解吗?

在城市的公园、广场、体育场,人们时常能看到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标牌。我国是一个多地震国家,为应对地震突发事件,不少城市都设置了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可以快速有序地疏散安置居民,为居民提供可靠的应急避险空间。你了解身边的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吗?这些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有什么特点?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

是怎样的存在?

根据《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场址及配套设施》(GB21734-2008),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是为应对地震等突发事件,经规划、建设,具有应急避难生活服务设施,可供居民紧急疏散、临时生活的安全场所。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可分为3类。I类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具备综合设施配置,可安置受助人员30天以上。II类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具备一般设施配置,可安置受助人员10天至30天。III类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具备基本设施配置,可安置受助人员10天以内。

选择确定场所地址

有何具体要求?

按照统一规划、平震结合、因地制宜、综合利用、就近疏散、安全与通达的原则,公园(不包括动物园和公园内的文物古迹保护区域)、绿地、广场、体育场以及室内公共场、馆、所,都可选作地震应急避难场所。

安全性要求。选址应避开地震断裂带,洪涝、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易发生的地段;应选择地势较为平坦空旷且略高,易于排水、适宜搭建帐篷的地形;应选择有毒气体储放地、易燃易爆物或核放射物储放地、高压输变电线路等设施对人身安全可能产生影响的范围之外;应选择在高层建筑物、高耸构筑物的垮塌范围之外。选择室内公共场、馆、所作为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或作为配套设施用房的,应达到当地抗震设防要求。

可通达性要求。应急避难场所应有方向不同的2条以上与外界相通的疏散道路。

面积要求。场址有效面积宜大于2000m2。人均居住面积应大于1.5m2

哪些设施可以满足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应配备3类设施,以适应灾害发生时的避难需要。

基本设施。即为保障避难人员基本生活需求应设置的配套设施。包括救灾帐篷、简易活动房屋、医疗救护和卫生防疫设施、应急供水设施、应急供电设施、应急排污设施、应急厕所、应急垃圾储运设施、应急通道、应急标志等。

一般设施。即为改善避难人员生活条件,在基本设施的基础上增设的配套设施。包括应急消防设施、应急物资储备设施、应急指挥管理设施等。根据避难场所容纳的人数和生活时间,应急避难场所内或周边应设置储备应急生活物资的设施,可利用应急避难场所内或周边的饭店、商店、超市、药店、仓库等进行应急物资储备。应急指挥管理设施则包括广播、图像监控、有线通信、无线通信等,广播系统应覆盖地震应急避难场所。

综合设施。即为提高避难人员的生活质量,在已有的基本设施、一般设施的基础上,增设的配套设施。包括应急停车场、应急停机坪、应急洗浴设施、应急通风设施、应急功能介绍设施等。

在紧急情况下启用

需要什么条件?

根据《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运行管理指南》(GB/T33744-2017),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可启用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发布临震预报,发生破坏性或有较大影响的地震灾害事件,其他需要启用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情况。

由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所有权人或管理使用单位,开启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所有出入口及设施设备。应迅速安排专人对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进行安全检查,因地震等原因造成破坏,经鉴定不能使用的,应在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出入口处设明显标志,告知受灾群众不能进入,并将相关情况报告抗震救灾指挥部。对经确认可安全使用,但有些设施设备破损的,应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抢修,将相关情况告知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指挥部。

负责疏散安置引导的工作人员,应根据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内的疏散线路,采用一边引导一边就位的方式,有秩序地将受灾群众引领到达指定安置区域。

当地震灾害发生时

如何安置运行?

机构设立。应设立由政府工作人员、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所有权人或管理使用单位负责人、被安置社区(村)的负责人组成的疏散安置指挥部,负责统一指挥、管理受灾群众疏散安置工作,下设协调联络、人员疏散、医疗防疫、治安保卫、后勤保障、宣传教育等工作组。

人员登记。对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内需要安置的受灾群众进行登记,对境外人员、临时避险人员进行单独登记,为登记在册的受灾群众填制安置卡,凭卡提供相应服务。

信息收集与报送。每日收集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情况信息,如次生灾害、交通、人员救治及疫情、灾民失散、受灾群众安置需求等情况,向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指挥部报告。填写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基本情况,并定时报告上级政府,提出受灾群众生活物资保障需求,与上级政府保持通信畅通。

信息发布。通过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内的电子显示屏、应急广播和无线局域网、信息公告栏等,向受灾群众及时发布疏散安置工作部署动态、政策信息、生活信息和抗震救灾知识等内容。

志愿者招募。提出招募要求,拟定招募条件,公开招募信息。优先招募具有专业技能、有志愿服务经历的人员,组织对临时志愿者进行培训。

日常管理维护工作

是怎样开展的?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所有权人或管理使用单位应制修订疏散安置预案,并按照管理权限备案,制定场所及设施设备定期维护、检查、使用情况登记与备案,场所运行相关部门、单位协作联动,基本应急物资储备、维护、更新制度,并定期向地震应急避难场所主管部门报告自查情况、协作联动保障情况,设施设备、物资缺损情况以及其他需要解决的问题等。

主管部门应定期检查管理制度建立和执行、设施维护、物资储备、疏散安置预案制修订、宣传及演练等情况。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所有权人或管理使用单位应指定专人负责设施设备日常维护、保养及检修,及时消除隐患,定期开展应急物资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记录。

  • 圈子:注安之家 
  • 发表评论:
    载入中.......................

    Photo(相册)




    My Groups(群组)

    载入中.......................


    Good friend (好友)

    载入中.......................
    Powered by O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