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马力十足 充电问题成“拦路虎”
新能源汽车马力十足 充电问题成“拦路虎”
得益于国家对新能源产业的支持,电动汽车迎来了快速发展时期,成为很多市民购买汽车时的新选择。但问题也随之而来:充电基础设施建设速度跟不上、充电产品认证体系尚未形成、质量参差不齐、人们缺乏相关安全知识,等等。解决这些问题,还需多方面发力。
私接电线埋下隐患
电动汽车“环保、省钱”的概念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市民接受,然而在购买电动汽车后,很多市民觉得“并不省心”,原因是充电难。据统计,截至2015年底,全国共建成充换电站3600座,公共充电桩4.9万个,充电桩的建设远不能满足市民的充电需求。
在一些城市的居民小区,由于充电设施跟不上,市民在单元楼门口私接临时电源线为电动汽车充电。有些住在高层的市民,甚至想出了“空中充电”的方法,从自家窗口接出一根电源线,为电动汽车充电。
据了解,使用专用的充电桩,选择快充模式,为电动汽车充电需要1.5个小时左右,但家用电线无法承载这样的负荷,许多车主的做法是“一充一整夜”。其间,由于存在电源线被随意拖拽、长时间无人看管等问题,很容易引发火灾、人员触电等事故。一些车主表示,虽然知道这样做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但没有更好的选择。
此前,私接电线为电动自行车充电引发的事故已屡见不鲜。电力部门工作人员表示,私接电线为电动汽车充电的做法不可取,尤其是“空中充电”。从居民家中接出来的电线缺乏支撑与保护,可能与墙角发生摩擦,而且遭受风吹日晒雨淋后会出现磨损,有漏电的可能。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已经建成的充电桩存在位置分布不均衡的问题。这些充电桩大多分布在酒店、医院的公共停车场,而私家车车主最理想的充电场所是所住小区,但受到条件限制安装较少,导致一方面市民抱怨充电难,另一方面一些已建成的充电桩存在闲置的情况。
为解决电动汽车充电难题,各地正在加快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但是离“一车一桩”的目标还很远。针对一些老旧小区不具备安装充电桩条件的情况,电力部门将重点进行改造。
相关标准亟须完善
据统计,电动汽车充电时发生事故的原因主要包括电池自身问题,如热失控、内部短路;线路原因,如短路、绝缘层老化;充电原因,如充电过程中的限制、保护功能不完善。
目前,对于电动汽车充电时易出现的过充问题,还缺乏完善的充电保护机制。生产企业在设计时,需要更多地从系统功能设计来提供防过充安全保护,在安全保护失效的时候,还要有相应的处理机制,最终建立完善的监控系统进行保护和预警。
目前,我国已发布涵盖电动汽车基础通用、整车、关键总成(含电池、电机、电控)、电动附件、基础设施、接口与界面等领域的标准。
今年1月,新修订的5项电动汽车充电接口及通信协议国家标准实施。新标准增加了充电接口温度监控、电子锁、绝缘监测和泄放电路等功能,细化了直流充电车端接口安全防护措施,明确禁止不安全的充电模式应用,能够有效避免发生人员触电、设备燃烧等事故,保证充电时对电动汽车及使用者的安全。
然而,还有很多涉及安全的项目缺乏技术标准。专家认为,随着电动汽车的发展,用户会进一步增加,仅依靠目前的公共充电设施是不够的,势必会有用户选择通过个人充电设备进行充电,亟须建立统一的标准。
多管齐下确保安全
确保电动汽车充电安全,必须从管理、监控、设备(电池、电池管理系统、充电设备)等方面多管齐下,而不是仅从其中的一方面入手。
从行业管理的角度来看,需要制定适用的技术标准,并不断完善;实行产品技术认证、型式试验及准入管理措施;制定相关法规,对产品质量、人为损坏等因素造成的事故及损失,明确界定方式和责任;针对涉及充电基础设施的安全问题,可尝试引入保险机制。
从企业管理的角度来看,在产品设计环节,应确保符合充电标准和相关安全规范,采用可靠的保护电路和机构;应完善保护设计,如产品浪涌保护、漏电检测及保护、绝缘检测及保护、过流检测及短路保护等;应完善散热设计,完善系统软件的安全设计。在生产环节,企业应强化过程控制,严格出厂检验,确保故障、停用时切断电源,并有明确的状态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