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内涝,这些城市正在做什么?
防内涝,这些城市正在做什么?
编者按
连日来的大范围降雨,令各个城市陆续迎来今年的汛期,内涝问题也日益凸显。如何应对城市内涝?短期和长期治理方式如何合理安排?且看各城市如何解题。
知识介绍
内涝是指由于强降水或连续性降水超过城市排水能力,致使城市内产生积水灾害的现象。造成内涝的原因可以从地势条件、排水系统、城市环境等方面进行分析。
地势条件。地势比较高的地区不容易形成积水,例如苏州、无锡等城市虽然都是著名的“水乡”,但是因为老城区都选择的是地势比较高的地区,所以不怎么容易形成积水。而地势比较低洼的地区,就容易形成内涝。
排水系统。国内一些城市的排水管道老化、排水设施不健全、排水系统建设滞后,这是造成内涝的重要原因。另外,城市多柏油路、水泥路,降雨时渗透性不好,雨水不容易入渗,也容易在这段路面形成积水。
城市环境。由于城市中植被稀疏,水塘较少,无法贮存雨水。而且热岛效应的出现,导致发生暴雨的几率增加,降水集中,容易发生内涝。
他山之石
伦敦:推广“可持续排水系统”
英国环境署认识到,传统的城市排水系统旨在尽可能快地将雨水排放到河流里,但从屋顶上流下来的大量雨水和地表积水不仅会给排水系统增加压力,容易形成城市内涝,而且还可能造成一系列生态问题。
因此,英国在伦敦大力推动建设先进的“可持续排水系统”来管理地表和地下水,要求所有新开发和重新开发的项目都要认真考虑建设既能加速排水,又环保的“可持续排水系统”。
“可持续排水系统”主要通过四种途径“消化”积水:一是对雨水进行收集,将从屋顶上流下来的雨水就地或在附近用水箱储存起来再利用;二是源头控制,新开发和重新开发的项目都要尽可能地将地表水保留在其源头,方法是建设渗水坑、可渗水步道等;三是指定地点管理,即把从屋顶上流下来的雨水引入水池;四是区域控制,通常利用池塘或湿地吸纳1个地区的雨水。
东京:新材料铺设路面
早在1994年,日本东京的23个区就实现了下水道全覆盖,总长达到1.6万公里。东京非常重视建设蓄水池,对超过河流泄洪能力的洪水在进入河流前进行临时贮存。现在,东京有超过1000座高层建筑引入了雨水利用设施,收集降落在屋顶上的雨水,用来洗车、浇花等。
为增强地面的渗透性,东京的部分地区改用透水沥青等新材料铺设马路、人行道或其他路面,让雨水可以直接渗入地下,避免在路面汇聚。
另外,为加快雨水入渗,通常在建筑物的周围埋设渗透管,采用表面带孔的管道,中间灌入砂石,以便吸收积水。
北京
倒排工期治理积水点
2014年夏天的一场暴雨,让北京42处地段因积水而闻名。今年,北京市防汛指挥部早早地将这42处地段录入积水点治理“名单”。
日前,北京市防汛指挥部正式下达了2016年42处道路积水点治理项目挂账督办任务,在汛期前制定治理方案,倒排工期,对症下药,保质保量完成积水点治理任务,为2016年安全度汛奠定基础。
这些积水点中的20处将采取工程措施,主要通过新建雨水管线、翻建支管、增加雨水口、对排水口进行清淤和修复等措施治理。因各种原因无法施工的积水点,将在汛期采取重点看守、应急排水等临时应急措施。
除此之外,今年汛期,北京市将对394座下凹式立交桥实行“一桥一策”,具体责任落实到人。
成都
建污水深隧系统
为切实缓解暴雨引发内涝带来的交通瘫痪等城市问题,成都在今年3月28日发布的《成都城建2025规划》中明确提出:在地下30米深处建设污水深隧系统,并同步推进污水收集管网建设。
业内人士将污水深隧系统比作1个隐藏在地下的“大肚子”,而挖这个“大肚子”的主要目的就是把超标排放的河流污水、积水等都储存起来,从而错过内涝的高峰期以及洪峰期。
待错过高峰期和洪峰期以后,再将河流污水、积水等提取,送到污水处理厂或者排到城市下游,从而达到避免发生城市内涝的目的。
武汉
探索生态治水新路径
武汉是一座因水而兴的城市。“优于水也忧于水”,水造就了武汉的美丽,同时,强降水也让武汉陷入内涝之困。
内涝之困让武汉下定决心加快“海绵城市”的建设步伐,2015年4月,武汉入选全国首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探索从“工程治水”向“生态治水”的转变。专家认为,河湖众多、水网发达的武汉,可为建设“海绵城市”提供充足的调蓄空间和良好骨架。
2016年4月20日,武汉城建委发布了最新的武汉“海绵城市”建设计划:2年内,武汉将投入150亿元,在两大示范区内实施389个海绵项目,其中150个老旧小区、公园绿地以及城市水系项目将在今年全面启动海绵化改造,并纳入今年武汉市政府“十件实事”。
“海绵城市”建设要达到的目标是:“小雨不滞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
链接
避险自救锦囊
下水井盖要当心
案例:2012年3月22日,湖南长沙遭遇暴雨,一女子不慎落入无盖下水井丧生。
自救指南:下大暴雨时,湍急的水流容易把井盖冲开,此时水面上会形成漩涡,行人应注意观察,以防发生意外。
立交桥下易积水
案例:2012年7月21日,北京及其周边地区遭遇61年来最强暴雨,一车主溺亡于广渠门桥下的深水中。
自救指南:开车尽量避开容易积水的路段,万一车辆在积水中熄火,要时刻注意积水情况。当积水漫进车里并继续上涨时,必须离开车辆,步行至地势较高的地方。如积水较深被困车内,要立即用安全锤砸破车窗逃生,砸窗时应对准车窗的4个角,逃生后要迅速离开。
水中可能带电
案例:2014年3月30日,广东深圳暴雨成灾,某街道路灯漏电,导致一女子遭电击身亡。
自救指南:暴雨期间电线杆、路灯等有可能发生漏电,使得周围水体带电。如脚下感到发麻,应立刻止步退后。若看到有人触电倒入水中,不要轻易进入水中救人,可以找带钩的长杆将人拉出带电区域。驾车出行的市民,在暴雨来临时应降低车速,尽量选择安全场所避雨,切勿因心急而开快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