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增强对安全舆论宣传的把控能力
切实增强对安全舆论宣传的把控能力
■本报评论员
10月11日,国办主办的中国政府网开通官方微博、微信。15日,国办网上公布意见,部署进一步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此情此景,催人奋进。增强对安全舆论宣传的把控能力,迫在眉睫。每一位安全生产战线上的同志,都应扪心自问:干得怎么样?怎样能更好?
安全生产,从来都是、今后也还将是社会热点、敏感话题。原因何在?一是重要。人命关天,你说安全生产重不重要?二是现状。受制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我国仍处于事故易发多发期,确实还不能杜绝事故,重特大事故时有发生,“根本好转”仍需努力。正因如此,安全生产常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易吸引眼球、招来口水,压力大、挑战多。但“困难如弹簧,你弱他就强”,当迎难而上、攻坚克难,切实抓好舆论宣传,从而服务并推动安全生产中心工作。
如今是媒体时代,人人时时处处事事,都已离不开媒体,缺不了舆论支持。就安全生产而言,首先要加强正面宣传报道。要多和媒体打交道,请他们多报、多播、多讲安全,把中央的重视、决策、要求,及时、全面、准确地告知公众。可别上面“极端重要”,下面“天聋地哑”,小老板不知道“打非治违”是哪个“非”!还要讲清楚:安全生产工作成效是明显的,安全监管监察战线主流是好的。创出的经验、涌现的典型,应该宣传,必须宣传。“酒香也怕巷子深”,更何况安全生产本来就是众人之事,就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呢?
古人云:“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 但绝不能变的就是正确的舆论导向。安全生产舆论宣传,必须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一旦发生事故,要先声夺人,在第一时间发出权威声音,占领舆论制高点。要坚持正确引导,稳妥把握,“快报事实,慎报原因”,主动接受社会监督。一方面要心里装着老百姓,保障公众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另一方面要强化制度,完善主动发布机制,统筹运用各种发布手段,建立专家解读机制,让群众听得懂、信得过。敢于发声,善于发声,及时有效地传播,才能掌握话语权、传播正能量。
世情、国情、党情正发生着深刻变化,舆论出现杂音、噪音在所难免。这些年,安全生产舆论阵地也有争夺,有的用个别事故全盘抹杀发展成绩,有的用特殊案例来质疑队伍主流。抓安全,讲预防为主。抓舆论,同理可证。关键要坚决主动,注意抓好舆情监控,迅速应对热点问题。要加强舆情监控,及早发现问题,准确作出研判,有效应对化解。总是情况“不好说”、本人“说不好”,习惯于捂、删、堵,甚至曝出雷人雷语,就等于在被动挨打,肯定得一败涂地。
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各单位要坚持大宣传理念,全体都有、枪上肩、齐步走,真正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考验评价干部,不仅要看本职业务表现,也必须要看宣传引导效果。宣传不力,也是贻患。宣传得力,如虎添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