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平方米的公租房是技术保障
40平方米的公租房是技术保障
保障房是今年自始至终的话题,最新的热点是国务院给公租房划定了一个面积,原则上不超过40平方米。这个面积可以说是小户型中的小户型,有的人犯嘀咕,这不成了蜗居吗?
蜗居亦安居。公租房的建筑质量需要苛责,但舒适度无法强求。40平方米,对于那些权势阶层而言,吸引力恐怕就会小很多,但对于诸如刚毕业的大学生而言,已经足够有吸引力。在高房价时代,房子是稀缺资源,保障房分配如果没有“手莫伸,伸手必被捉”的制度保障,难免不会成为各方惦记的唐僧肉。任何事物,只要存在价格的双轨制,就会有猫腻。
正因为如此,“单套公租房原则上不超过40平方米”就成为一个很好的技术壁垒,抵御类似经适房出现的那种腐败和寻租。动辄就百十平方米左右的经适房,在监管还很不靠谱的现实面前,成为特权者和有钱人的投资品,反而是成就了“穷者愈穷、富者愈富”的马太效应。
当然,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公租房要求小字当先,但是不能小到连卫生间、厨房都没有。我们毕竟是提供住房保障,而不是提供睡觉保障,仅仅是能够睡个觉,否则这样的保障房恐怕只是应景之作,为了应付住建部的军令状。公租房可以不舒服,但不可以将其偷换概念,变成不完备。此前,有的地方不给廉租房配备卫生间,那就不是廉租房了,而是贫民窟了。
中国的一个国情就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公租房建设既要抵御不符合申请条件的人前来染指,同时也要纠正地方将公租房概念异化。我们看到,40平方米的公租房面积现在还只是“原则上”,这就会成为一些地方曲解的“尚方宝剑”,一旦其被过度阐释,就会成为被滥用的原则。包括公租房在内的各种保障房,就会成为政策资源,用来招贤纳士、招商引资,成为一些被当地政府视为香饽饽的企业的员工宿舍,导致该保障到的群体还是没有保障到。到最后,我们不知道是人才房变成了保障房,还是保障房变成了人才房,是大饼被无端切走了一块,还是说只是画了一张大饼,真正到公开配售的时候,发现饼其实没那么大,甚至没有饼。
因此,必须强调的是,公租房是保障房,不是福利房,也不是人才房,正如前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所指,公租房面向的是城镇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新就业无房职工和在城镇稳定就业的外来务工人员。如果公租房分配不能做到这一点,就难免成为“画饼”和“梅林”,生津过后,并不真正解渴。
保障房建设是个大工程,住建部部长姜伟新此前要求,今年的1000万套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任务,各地必须在11月末以前全面开工,可谓是个死命令。下这样大的决心,花这样大的气力,我们实在不希望在执行过程中走了样,使得原本惠民的初衷,原本为解决老百姓“住有所居”的政策,变得不那么纯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