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技术》考前练习(41)
《安全生技术》考前练习(41)
1.燃烧三角形包括下列的( )。
A.可燃物
B.浓度
C.热量
D.氧化剂
E.着火源
2.燃烧类型包括( )。
A.自燃
B.着火
C.闪燃
D.阴燃
E.轰燃
3.下列有哪些是不属于明火作用下的燃烧( )。
A.着火
B.自热自燃
C.受热自燃
D.阴燃
E.回燃
4.下列哪些火灾属于A类火灾( )。
A.木材
B.棉麻
C.汽油
D.纸张
E.天然气
5.下列( )是由化学能转化为着火源。
A.自燃
B.绝热压缩
C.喷灯
D.化学反应热
E.日光照射
6.古斯塔夫提出的火灾危险度分析方法包括( )。
A.建筑物危险度分析
B.环境危险度分析
C.财产危险度分析
D.建筑物内危险度分析
E.人员伤亡危险度分析
7.可燃物质发生自热自燃是由于( )聚热升温引起的。
A.氧化反应
B.Et光照射
C.物理作用
D.生物作用
E.炉子加热
8.烟气的流动(驱动力)是( )造成的。
A.建筑的烟囱效应
B.燃烧气体的浮力
C.烟气的化学成分
D.通风系统的风机
E.电梯的活塞作用
9.为加速可燃气体的扩散,厂房建筑物的长轴与主导风向应( )。
A.平行
B.不小于45
C.垂直
D.不小于60
E.小于30
10.泡沫灭火剂不宜扑救( ) 的火灾。
A.石油产品
B.木材、纤维
C.橡胶
D.带电设备
E.电石(乙炔)
答案:1.答案:ADE.
燃烧三角形比较形象地表达了燃烧必须是可燃物、氧化剂和着火源三个基本条件同时存在,并且相互作用(构成燃烧系统)才会发生。
2.答案:ABC.
燃烧的定义是同时放热发光的氧化反应。但燃烧有不同的类型,可分为闪燃、着火和自燃三类。每类燃烧都有各自的特征。由于化学性爆炸亦可称为瞬间燃烧,所以为采取有效的防火与防爆技术措施,必须深入研究各类燃烧的基本特征,而且也才能更好地理解防火与防爆技术措施的理论依据。
3.答案:BC.
自热自燃是可燃物质由于自身的化学反应,物理作用或生物作用发生热量,并聚热升温达到自燃点而自行燃烧的现象;受热自燃是可燃物质受外界加热(如火焰隔锅加热锅里的油,或可燃物距离炉子等热源太近等),使温度升高达到自燃点而自行燃烧,它们都不属于明火作用下的燃烧。
4.答案:ABD.
根据GB 4968--1985《火灾分类》,A类火灾为固体火灾,因此,木材、棉麻和纸张,属于A类火灾。
5.答案:ACD.
绝热压缩是机械能可能转化的着火源,日光照射属于光能可能转化的着火源,而自燃、喷灯和化学反应热是由化学能可能转化的着火源。
6.答案:AD.
古斯塔夫提出的火灾危险度分析方法包括:首先是对建筑物的结构、材料、耐火等级以及可燃物的堆放等方面进行分析,即建筑物危险度分析;其次是对人员生命危险,财产损失和烟气危害性等危险性进行分析即建筑内危险度分析。
7.答案:ACD.
炉子加热和日光照射属于外界加热的热源,由此引起的自燃称为受热自燃;而热源来自可燃物自身的氧化反应、物理作用和生物作用产生的热量,并由此引起的自燃称自热自燃。
8.答案:ABDE.
研究烟气流动的驱动力,对有效地控制烟气有重要意义。如由于建筑物内外温差引起的烟囱效应,对研究高层建筑设置防烟和排烟设施有重要作用;还有燃烧气体的热膨胀力、浮力;通风系统的风机;电梯的活塞效应等,有利于根据烟气流动的规律采取有效的控制烟气措施。
9.答案:BC.
建筑物长轴与主导风向呈垂直或大于45.,可以有效利用人为的穿堂风,以加速可燃气体向车间外扩散,减少由于跑、冒、滴、漏的可燃气体(蒸气或粉尘)在车间内积聚而发生火灾和爆炸的危险。
10.答案:DE.
泡沫灭火剂因含较多水分,不仅不宜扑救遇水燃烧一级危险品电石(乙炔)的火灾,而且也不宜扑救带电设备的火灾,否则有触电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