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十字会收钱的时候怎么不嫌麻烦
红十字会收钱的时候怎么不嫌麻烦
中国红十字总会捐赠信息平台上线了,青海玉树地震捐赠收支情况成为第一批公布信息,但只有捐款50万元以上的单位和10万元以上的个人,才能查得到。对此,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在每一个援建项目中,只有超过一定数额的捐款才能够反向查询,如果你只捐100元,那我们实在没办法查询到你的钱到了哪个项目里。另外,如果每一笔钱都详查,目前来看成本实在太高了。”
收钱的时候不怕啰嗦,记账的时候就嫌麻烦,用一句民间的俗语,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拜托!你是做慈善的,又不是收保护费的,谦恭一点好不好。你要说刚开始没经验,还可以理解,可一上来就拿成本做盾牌,弄得吃人家的嘴不软,拿人家的手不短,这是替我慈善,还是替我做主慈善呢?
原来慈善也分大股东和小股东,也分头等舱和经济舱,也分VIP和普通客,前者可以获得对自己捐款的知情权,而后者则一无所知。其实,就现在这个平台提供的信息而言,前者只是知道自己的捐款到了何处,至于一分一毫是如何花的,是买了桌椅板凳教科书,还是买了玛莎拉蒂,同样也是稀里糊涂。
前段时间,史玉柱在微博上抱怨,千里迢迢地给一个贫困地区的学校送价值10万元的教学用品,校方却以“不接受红十字会以外的社会捐助”为理由予以了拒绝。人生最痛苦的事情,不是急需善款的地方等不来钱,而是急需善款的地方最终等来了钱,却发现这钱没经过红十字会的首肯就送来了。有“提着猪头都找不到庙门”这样的底气,官办慈善于是就可以这么牛。
亲,这年头,捐个款也要被分个三六九等。要是兜里没个千八百万的,咱这不是给红十字会添堵吗?三百五百的,确实寒碜,连个玛莎拉蒂的轮子都买不起,最多也就是在卢湾区的慧公馆里点上一两个小菜,让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吃个简易工作餐。记得若干年前曾有媒体报道过,红十字会拒收大学生募集来的旧衣服,有心为善,虽善不赏。现在想想就释然了,10万元以下的捐款都懒得告诉你去向,一堆旧衣服过来凑什么热闹。
不过,这个很粗糙的信息平台,公众其实对此应有心理准备。政府部门的“三公”经费公开不也是粗枝大叶,纳税人的钱怎么花的不也是只知道个大概其。因此,对一个半官方的机构,想要对捐款人钱的来龙去脉一下子就弄得清清楚楚,岂不是很不国情。只不过,半遮半掩的公开更容易透支信用,因为当人们发现所谓的改进、改善只是“皇族内阁”的时候,落差会更大。
哀,莫大过于心死。心不死,才会跟你讲理。每个坏人都有未来,每个圣人都有过去。自从出了个郭美美,红十字会就成为了过街老鼠,在网络上即使有心献个媚,遭遇到的不是“呸”就是“滚”,很是狼狈。摆在红十字会面前两条路:一是像铁道部那样破罐子破摔;一是重新挽回自己的声誉。红十字会选择了后者,值得一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