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大醉驾案”折射出校园安全隐忧
“河大醉驾案”是面多棱镜,我们看到了官二代的狂妄,看到了民意的焦虑,也看到了整治醉驾未有穷期,任务仍然艰巨,还看到了校园安全问题尚存在诸多隐忧。
18日晚,河北保定公安局发布河北大学“校园车祸案”信息:涉嫌交通肇事犯罪的李启铭,已于17日晚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警方新闻发言人表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无论是谁,只要触犯法律,将严格依法予以惩处。
“无论是谁”,令人浮想联翩,貌似司法惯用表达,实则不然。联系到李启铭的“衙内”身份,以及他叫嚣“有本事你们告去”“我爸爸是李刚”,即可发现当地警方的这番表态,实际有所强调,且有回应民意的用心,意欲打消公众疑虑。
公众当然会有忧虑和疑惧。法不责特权的现象此起彼伏,另一方面还原事发现场,李启铭开车撞死人后毫无惊慌之色,反而飞扬跋扈,这更会使人猜测此人之所以如此狂妄,绝非偶然,因为他认为父亲能够摆平不少事情,或许能够使他逃脱法律制裁。
如果不是官二代这一身份符号,特别是如果李衙内没有口出狂言,不会激起公众如此强烈的厌恶之情和挞伐之意。换言之,如果抹去相关标签,这就是一起寻常的交通肇事,在令人目不暇接的交通事故中,它必将迅速地被淹没、被淡忘。
但除了官二代、狂妄这些关键词,河大醉驾案还有一些问题值得关注。比如,醉驾、校园安全,这些同样值得剖析和深入叩问。以醉驾、酒驾为例,众所周知这一恶行可谓人人喊打。去年,公安部施行了长达数月的专项整治行动。前不久,我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刑法修正案(八)草案,将醉酒驾车与飙车列为犯罪行为,被称为“我国可能迎来从严处罚醉驾的新时代”,事实上这也契合国际上对醉驾“从重从严”惩处的特点。如此种种,李启铭为何仍敢,仍要醉驾?
再以校园安全为例。校园是师生聚集的地方,河大新校区有两万多学生,该学校进门有警示牌,要求时速5公里之内。但是,大部分目击学生称李启铭当时的车速为“70码到80码”。还有人根据经验判断,其车速应在40码左右。无论70、80码还是40码,都严重超过了规定,校内管理人员哪儿去了?可以说,李衙内的车速戳中了校园管理的软肋。不妨将目光拉远,发生在校园内的交通事故以及其他安全事件并不少见,如何减少校园安全事件,同样是包括学校管理者在内的公众,所亟须关注的社会问题。
“河大醉驾案”是面多棱镜,我们看到了官二代的狂妄,看到了民意的焦虑,也看到了整治醉驾未有穷期,任务仍然艰巨,还看到了校园安全问题尚存在诸多隐忧。基于此,我们既要对官二代的骄蛮表达不满,对权力的自负表示警惕,更要关注一系列危及安全的暗角和隐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