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3月20日人民日报:前两月生产安全事故降30.8%。记者从国家安监总局获悉:今年1—2月,全国共发生生产安全事故5767起、死亡4121人,同比分别下降30.8%和21.7%,实现了稳中有降的良好开局。
其中,事故总量环比连续5个月呈下降态势,同比连续多年均保持下降。部分行业领域和大部分地区事故保持下降态势,32个省级统计单位中,18个地区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双下降”;4个地区未发生较大事故,14个地区较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双下降”。
尽管1—2月全国安全生产形势保持稳定,但在春节后的一段时间里,一些行业领域事故集中发生。一是煤矿事故上升;二是消防火灾重大事故多发;三是化工事故时有发生,反映出安全生产工作出现新情况和新压力。
另一篇:《检查组来了就关,走了又偷偷生产》,停产整顿,容不得“躲猫猫”。前段时间,某有限公司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据查,该煤矿属关闭退出和落后产能煤矿,曾被安全生产监管监察部门查处,责令停产整顿,但该企业却长期违规生产,最终酿成灾祸。这并非孤例,记者在走访调查中发现,部分被停产整顿的企业,变着法儿跟检查组玩“躲猫猫”,偷偷进行生产。
东北某市去年发生了一起矿难事故,而该矿也是早前就被相关部门关停了的。关停后,有人在这座矿井上建起了一座洗煤厂,并以此为幌子进行盗采。为掩人耳目,该煤矿负责人用木板遮盖供矿工上下进出的井口,埋下隐患,最终导致安全事故发生。
事故发生虽然与个别企业唯利是图、违规生产、安全措施不到位、管理不善等有关,但个别安监人员也难辞其咎。“个别地方官员为非法煤矿提供保护伞,一些煤矿虽设置了驻矿监督员,但个别监督员名义上是监督,实则在为矿主打工。”东北某地的一位安监局局长如是说。
南方某产煤大市,曾连续发生几起安全事故,根据省里要求,辖区内所有煤矿停产整顿,检查验收合格一家复工一家。为加强监管,每个煤矿都配备了驻矿监督员,每个煤矿至少有一名副科级以上干部每日巡查监督。但该市对这些监管人员的再监督显示,有的驻矿监督员没有在岗,有的副科级以上干部未到现场巡查,让监管效果大打折扣,该市已累计问责了几十名干部。
不过,安监人员并非都敷衍塞责,实际工作中也有自己的难处。矿山多分散在偏远山区,彼此相隔甚远,而安监队伍人手极其有限,增加了监督难度。“我们大多通过定期大检查来监管企业,但有的企业,检查组来时就停产,走了就继续偷偷生产,有的白天停产、晚上生产,花样百出。”东北某市的安监部门负责人坦言自己的无奈。这种无奈并非个案。在华南某著名风景旅游区周边,采石场随处可见,有的采石场甚至紧邻风景名胜区仅几公里距离。虽然当地政府早已对控制区范围内的采石场进行关停整顿,但风头过后就一如往昔,监管人员顾此失彼,非法采石开矿屡禁不绝。
在东部某市的郊区,一个偏僻工厂的门口挂着“废品收购站”的牌子,而里面实际上是违规生产低劣“地条钢”的厂房。该厂此前因产能落后已被关停整顿,但在“废品收购站”的幌子下还继续违规生产了几个月才被发现查处。
国家安监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曾对部分地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进行暗查暗访,发现部分煤矿违法违规生产建设现象严重。比如,乌鲁木齐环鹏有限公司四井田煤矿2016年5月份被责令停产整顿,但此后仍存在违法违规出煤现象。此外,还发现部分地方政府未严格落实逐矿盯守的要求,存在包而未盯、包而未查现象。
部分企业顶风作案,让停产整顿形同虚设,埋下安全隐患,导致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不但给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而且造成极坏的社会影响,必须坚决纠正、坚决遏制。这不仅需要有关部门认识到位、严格执法、监管给力,也需要社会各方广泛参与。
2017年02月08日人民日报:安全“痛点”止于责任心。生于所忽,祸起于细微。”鸡年春节的喜庆氛围犹在,可浙江天台18死18伤的特大火灾事故烧痛了公众,也让我们为之警醒:安全毁于走神时,监管永无松弛日。
每一起严重事故,背后必定掩藏着成百上千个隐患。当隐患成祸,则暴露出监管方面的诸多漏洞。一些地方习惯“刮风式”检查,只在上级发号施令或特定时期动一动,甚至沦为华而不实的“检查秀”;事故发生后查处不力,“只捉和尚不拆庙”,问责不严就会思痛不足;社会监管缺乏合力,往往是行业主管部门“孤军奋战”……凡此种种都是安全生产监管上的“痛点”,内里照见的却是麻痹大意、推诿卸责。
安全失守,就是责任失守。诚然,我们可以依靠机制改革打通安全堵点,借助技术进步扫除安全盲点,但是再完美的规章、再先进的技术,在实际操作层面,也无法取代人自身的主动性和责任心。如何告别“一痛再痛”,也许最好的良药就是责任心。
洛阳安环师:http://www.esafety.cn/blog/wll/34024/index.html
2017-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