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人不可能没有欲望,人也不可能没有追求。所有的欲望和追求都应有一个度,寻找一个平衡,这也不是什么中庸之道,这完全符合化学方程式的质量守恒定律。我们的祖先通过几千年的生活实践,悟出了许多现代科学原理。其中“事能知足心常泰,人到无求品自高”一副联书名句,出自清文学家纪晓岚的先师陈伯崖,说的“无求”,就是是告诫我们要舍弃满脑子的功利与浮躁,为明天献出虔诚的祈祷。
想一想,人需要多少钱方能够花呀?这是一个天文数据,人又有多少名利等待我们去追逐,这也是一场梦。有人说:人格的伟大之处在于,他能超出了欲望的需求而追求品德的完善。无为而无所不为,有所不求才能有所追求。这才是“无求”的最高境界。对于我们这些老百姓来说,谈何容易。我们天天在念道“清心寡欲”的同时,内心深处的“荷尔蒙”不停的作用,总是使我们有一种冲动,再加上我们身边前仆后继为“名利”追逐的人们,逼迫着我们随波逐流。
对孩子们说:人到无求品自高,等于“枉费心机”。你对领导和同事说,可能他们会认为你“阳奉阴违”。我们也需要坎坷人生的锤炼,更需要坦荡心境平如水的淡泊心态。不为外物所羁绊,不为浮云遮双眼,从而获得一种超然物外的自在与宁静。“穷困潦倒”和“无求”不等画上等号,贫穷一样有追求,追求的是一种追求的生存磨练,一种劳动者的快乐。这里的“无求”,不是人生的不思进取和漫不经心,也不是心灰意冷和垂头丧气,更不是一筹莫展和难掩烦闷的消极态度和庸人哲学。
清淡明志,雅淡抒节,平淡处世。慢慢体味“人到无求品自高”里“无求”的境界,我们每一个人方能体会到明天会更好,但是,我们需要唱出内心的热情,伸出我们的双手,拥抱着我们的梦。不必强求,有所不求才能有所追求。我们要常常告诫自己要摆脱功名利禄的羁绊和困扰,随缘而安,得之不喜,失亦无忧。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有所不为,能够“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这种境界,也是一种胸怀,又是一种信仰,还是一种品格,更是一种心态。能做到这样的心境,很难。这样的心境,需要时间的磨砺。有道是:人到无求品自高,无求,是一个人的智慧到了可以看淡一切的境界,“得失随缘,心无增减。”世上万事万物都归于一个“淡”字,一个“缘”字。
洛阳安环师:http://www.esafety.cn/blog/wll/34024/index.html
201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