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的历史名人上千万,有一点文化的洛阳老百姓大概能记住几个的不多,无非“洛阳纸贵”的左思,《道德经》的老子,则天皇帝武则天,北宋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这些都是土生土长的洛阳人,至于其他名人大概都是外来加入的,比如发明地动仪的张衡,造纸术的蔡伦,三国时期的曹操、曹植、曹丕等等估计都是外乡人。还有一个人老百姓叫不出名字,但是,洛阳人都知道他叫“安乐窝”。他就是北宋著名的理学家、易学家、史学家邵雍。
蛇年不能不祭拜他老人家,因为:安乐窝中酒一樽,非唯养气又颐真。频频到口微成醉,拍拍满怀都是春。祭拜他这一年“酒满饭饱”,这一年有吃有喝,还不会喝醉,越喝越有“精气神”,喝的满园春色。他的铜像在我厂雕塑过程中,我都默默的祭拜过,祭拜他老人家还能:一喜长年为寿域,二喜丰年为乐国。三喜清闲为福德,四喜安康为福力。祭拜他老人家不仅要过安贫乐道、清静淡雅的生活,还有舒适、安逸的住处。
“安乐窝”洛阳洛河天津桥桥南2里,从洛阳市区乘车沿定鼎南路往南,过洛阳桥,龙门大道左侧,洛阳师范学院以北,顺着安乐镇一胡同再往里走几米远,就到了邵雍故居,又称邵雍祠堂。邵雍有诗云:夏居长生洞,冬居安乐窝,莺花供放适,风月助吟哦,窃料人间乐,无如吾最多。
邵雍(1011--1077),字尧夫,30岁时来洛阳游学,被洛阳的秀美风光所吸引,始有定居之意。初迁洛阳时,生活颇为艰难。他在洛河南岸搭了一个草棚,自称其住所为“安乐窝”,并赋诗一首:“家虽在城阙,萧瑟似荒郊;远去名利窟,自称安乐窝。”
淡泊功名,回归自然。邵雍曾在一首诗里赞美说:“春看洛城花,夏赏天津月。”他老人家的自得之情溢于言表。做为一名安全员更应该祭拜这个老人,他认为历史是按照定数演化的。他以他的先天易数,用元、会、运、世等概念来推算天地的演化和历史的循环。对后世易学影响很大的《铁板神数》和《梅花心易》都是出于邵雍,后人也尊称他为“邵子”。中年后,他淡泊名利,隐居洛阳,著书教学。当时的名流学士,如富弼、司马光、吕公着等人都很敬重他,曾集资为他买了一所园宅,题名为“安乐窝”,邵雍也自号为“安乐先生”。他老人家不仅学贯古今、奇才盖世,而且品德温厚,待人至诚,这使他远近驰名,所到之处士大夫们争先请他留宿,有人还把邵雍留宿过的地方,称为他的“行窝”。
据说康熙皇帝御笔亲书他老人家“天性达学”。史书记载,邵雍从小读书非常刻苦,大冬天室内不生炉子,大热天也不用扇子,夜不就寝席,数年如一日,因而能博览群书。他从北海学者、共城令李之才那里学习到物理性命之学,受《河图》、《洛书》、《宓义》八卦六十四卦图象,精研其深奥的道理,多有心得收获。他彻悟了天地运化、阴阳消长之理,潜心治学,功名心日渐淡薄。他初到洛阳时,“蓬荜环堵,不避风雨,躬樵爨以事父母,虽平居屡室,而怡然有所甚乐,人莫能窥也。”就是说,他最初从共城到洛阳,是蓬门荜户,破墙露院,邵雍亲自砍柴烧火煮饭事奉父母,平时生活时常缺衣食,但他怡然自乐,不以为苦。由此看,他老人家是个安贫乐道,不慕荣华的真君子。
“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程颢《偶成》诗句),可以说是他们(邵雍和程颢、程颐兄弟)是同时好友共同的生活和心理感受。
他老人家认为:富贵功名是人生的羁绊,人一旦解脱它,便跳出了世俗尘网,不再汲汲于富贵,也不再戚戚于贫贱。便会消除许多私心杂念,抑制膨胀的物欲,获得心灵的安宁与平静,从而参透宇宙人生之理,成为心胸开阔、事理通达、世事洞明之人。他谁哲学思想和著作和诗篇应是当今社会正处于转型期,人们普遍产生一种浮躁心理,烦躁情绪,沽名钓誉、争名于朝、争利于市,急于出大名,发大财的人们很好的清醒剂和镇静剂。
祭拜他老人家也许使我们浮躁的心态会渐渐平静下来,回归一颗恬淡自然的平常心。
洛阳安环师:http://www.esafety.cn/blog/wll/34024/index.html 2013-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