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安全学科的名称
叫做“安全科学技术”最好,也可以叫做“安全科学与工程”。
[安全科学]:是关于事故这种客观现象的发生、发展规律的知识体系。根据是“科学是人们关于客观世界的认识”。
[安全技术(或工程)]:是预防事故发生、事故损失扩大的手段。根据是“技术是改造客观世界的手段”。
[安全科学技术]或[安全科学与工程]:是事故发生发展规律、预防事故发生与损失扩大的各种手段的学科、专业或者知识体系的总称。
2.安全学科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本门学科存在的基础
[研究对象]:事故这种客观现象是安全学科的研究对象。事故取广义定义,含职业病、自然灾害等带来损失的事件。
[研究目的]:直接目的是预防事故的发生和事故损失的扩大,间接目的是为社会组织创造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以此目的为目的的所有研究活动均属于安全学科,不以此目的为目的的所有研究活动均不属于安全学科。
3.安全学科的属性——交叉、综合、横断
根据海因里希等学者近百年来总结出来的安全学科基本规律(可称之为“公理”)得知,事故的发生与发展有社会科学方面的原因,即人的不安全行为;也有自然科学方面的原因,即物的不安全状态。事故及其损失扩大的预防也必须从这两方面进行。所以安全学科既涉及社会科学,也涉及自然科学,它是文理交叉的综合学科;同时,任何行业都有安全问题需要解决,所以安全学科也是行业横断的学科。也因此,安全学科具有“学科交叉、文理综合、行业横断”的属性,它不可能属于任何一个学科之下,必须列为一个独立的一级学科。在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GB/T13745-2009)中,“安全科学技术”被列为一级学科(代码620)。在教育部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中,安全科学与工程类是工科门类下的一级学科(代码0829)。在
2011年国务院学位办发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中,安全科学与工程也被列为一级学科(代码0837)。
4.安全学科体系——基础科学与应用科学
本学科的研究内容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安全事故的发生发展规律,它主要由安全科学原理类课程来研究,是本学科的基础科学体系。本类课程包含与事故发生发展相关的自然、社会科学两方面的内容。二是安全预防事故发生和损失和扩大的手段,它主要由安全工程类和安全管理类课程来研究,是本学科的应用科学体系。安全工程类课程包含各个行业的个性、共性问题,安全管理类课程基本上是各个行业的共性问题。
5.安全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学科交叉和相互促进
安全学科的研究目的在于预防事故发生及损失扩大。重点研究各个行业安全事故发生、发展的共性原因及其解决手段,其他学科如石油工程、采矿工程、交通工程等的研究目的在于提高本行业各方面的运行效率,而且重点研究本行业的科学与工程技术。所以,解决共性问题、以事故预防为目的的研究属于安全学科,解决行业个性问题、以提高性能或效率为目的的工程技术只能属于行业工程。
6.安全学科的研究内容——二级学科设置的考虑
安全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下面设置两个二级学科就够了:
(1)安全管理学。研究安全事故发生、发展的社会科学原因和规律,预防事故发生、事故损失扩大的社会科学或者管理科学手段。
(2)安全工程学。研究安全事故发生、发展的自然科学原因和规律,预防事故、事故损失扩大的工程技术手段。
这两个二级学科的内容就是安全学科的全部内容,能完全达到安全学科的研究目的。
7.安全科学的基本理论基础——基本公理
以下四条可以作为安全科学的基本公理来看待:
(1)任何事故都是有因果关系的;
(2)任何事故都是由人的不安全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两方面原因引起的,人的不安全行为引起了大部分事故;
(3)事故的严重度与事故的发生频率符合“事故三角形”分布规律(可称为“安全累积原理”);
(4)个人的不安全行为受控于其所在组织的组织整体行为,组织的整体行为为组织的安全文化所导向。
上述四条,主要是以海因里希为代表的安全科学家(研究事故及其损失扩大之预防手段的)提出来的。
8.安全科学的最基本概念
以下三个概念对安全学科来说是特别基本的:
危险源(Hazard):是导致事故发生的根源,也叫隐患,是危险因素和有害因素的总称。
风险(Risk):是危险源危险程度的度量,可以用数值表示,即风险值。
事故(accident):是人们不期望发生的、造成损失的意外事件。事故可以导致生命与健康、经济损失和环境破坏三个方面的损失。
这三个概念在安全科学文献中很容易发现,也为本学科学生、学者及其他人士广为接受。
9.安全学科的研究方法
根据安全学科的研究内容,安全学科的研究方法有两种:社会/管理科学方法和自然/工程科学方法。
10.安全学科的研究范围
根据安全科学的研究目的,安全学科必须以社会组织为研究范围,否则将无法预防事故及事故损失的扩大。社会组织可以是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社区等有完整组织结构的行政单位。国家也是一个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