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时随地收发电子邮件、一个接一个地参加大小会议、在即时通讯软件的提示音中手忙脚乱、在繁杂的多线程工作中不断切换……现代人看起来非常忙碌,甚至在不自觉地享受这种忙碌,但这种忙碌真的能转化为生产力吗?? ????????
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博士卡尔·纽波特一语道破了信息经济时代的惊人真相:知识工作者60%以上的工作时间都花费在处理肤浅事务上,而这些工作不仅产出的价值有限,还会永久性地损害人们深度工作的能力。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不停地收发邮件,不停地参加一个又一个会议,在各种网络通讯工具中手忙脚乱,在多线程的工作中不断切换注意力。??
如果有邮件就回复,有会议就参加,有人聊天就一起聊,确实会让一个人显得特别忙碌,有些人可能还特别享受这样的忙碌。??
可实际上,这样的忙碌其实是浮浅的工作,是对认知要求不高的工作,是不能创造太多价值的工作。??
浮浅工作主要是指对认知要求不高的事务性任务,往往在受到干扰的情况下开展,这样的工作通常不能创造太多新价值,且容易复制。例如,回复电子邮件、开会议、打印资料等。??
作者卡尔·纽波特提出,浮浅工作的成果是没有办法跟深度工作的成果相提并论的。很多浮浅工作是没有必要的,深度工作才会决定工作的最终成效。??
深度工作指的是在无干扰的状态下专注进行职业活动,使个人的认知能力达到极限,这种努力能够创造新价值,提升新技能。?
在过去的工业时代,忙碌代表了生产力,但这种理念现在已经过时了。信息时代,我们能够从信息中提取出有价值的东西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在工作的时候,我们的重点不是追求忙碌,而是要问自己能够创造出什么样的价值。?
在专业上取得巨大成功的人士,往往具有两种能力:一种是迅速掌握复杂工具的能力;另一种是在工作质量和速度方面都达到精英层次的能力。而这两种核心能力的培养都依赖于深度工作的能力。??
如果你很容易做到深度工作,那么你就能轻松掌握复杂的体系和技能。而这些体系和技能,正是取得成功所必须的。
高质量工作产出 = 时间 * 专注度。在长时间无干扰的状态下,批量解决困难却重要的智力工作。
一、 深度工作
在无干扰的状态下专注进行职业活动,使个人的认知能力达到极限。
这种努力能够创造新价值,提升技能,而且难以复制。
二、 浮浅工作
对认知要求不高的事务性任务,往往在受到干扰的情况下开展。
此类工作通常不会为世界创造太多新价值,且容易复制。
三、 深度工作假设
深度工作的能力日益稀少,而几乎同时,其在社会经济种的价值也日益提升。
因此,能够培养这项技能,并将其内化为工作生活之核心的人,将会取得成功。
大重组时代,有三种人非凡不会被机器替代,还会变得更强。1、高级技术工人擅长使用智能机器的高级技术工人,包括工程师,也包括统计专家。统计专家希尔弗是典型代表,运用复杂算法,预测美国大选。2、超级明星各个行业中的超级明星,可以通过信息工具扩大影响力,消除工作的时空门槛。3、所有者有资本可以投入新科技、促成大重组的人。
为什么深度工作是有意义的?
1.从神经学角度论证
大脑依据我们关注的事物来构建世界观,如果你在深度努力的状态下投 入大量时间,你的大脑就会认为你的世界是具有丰富意义和重要性的。举例:Winifred Gallagher 《全神贯注》
2.从心理学角度论证
心流:人类在深度沉浸于某项挑战时才是最好的自己.举例: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 《心流》
3.从哲学角度论证
a.匠人精神:任何对高水平技能的追求都可以带来神圣感。举例:Hubert Drefus 《万物闪耀》
b.培养手艺需要完成深度任务,因此需要致力于深度工作
准则一:工作要深入(6种策略)
1.选定你的深度哲学(必须要挑选 一种适用于你所处特定环境的哲学)
a.禁欲主义哲学:
这种哲学通过摈弃或最小化浮浅职责,从而实现深度工作的最大化禁欲主义哲学的实践者往往有明确且价值极高的职业目标追求,而且他们在职业上取得的大部分成就都是由于工作表现特别突出。
b.双峰哲学:
要求你将个人时间分为两块,将某一段明确的时间用于深度追求,余下的时间做其他所有事情。划分深度和开放时间的做法可以在多个时间层级上实现(按周/年划分)。双峰哲学下深度工作的单位时间至少是一整天:只有主体在这项工作中投入足够的时间,实现认知强度的最大化方可实现。
c.节奏哲学
轻松启动深度工作的最好方法是将其转化成
一种简单的日常习惯:每天都要做(链条法、设定启动时间)。节奏哲学的好处在于更符合人类的真实天性,通过雷达不动的管理支持深度工作,在常规办公室工作的深度工作者最常选择此种哲学。
d.新闻记者哲学
在日程安排中随时可插入深度工作的方法这种方法并不适用于深度工作的新手,使头脑迅速从浮浅转入深度模式的能力需要经过练习
2.习惯化(找到自己的习惯)
a.你将在何处工作,工作时间多长?
指定一个深度工作的场所;设定一个具体的时间框架(离散型挑战)
b.工作开始之后你将如何继续工作?
需要规则和程序,确保你的努力具有结构性
c.你如何支持自己的工作?
确保大脑能够得到必要的支持,以便保持大脑在高深度水平下
运转(食物、散步、环境因素等)
3.要有大手笔
推动你的深度目标占据心理优先的地位,有助于解锁必要的心理资源(置身异域、远离工作一周等)
4.不要独自工作
恰当的时机可以采用协作的方式,推动成果提升到一个新档次
5.像经商一样执行 《高效能人士的执行4原则》
a.关注点放到极端重要的事情上:有一个明确的目标
b.抓住引领性指标:专注于极度重要目标上的深度工作状态时间
c.准备一个醒目的记分板:强化动机--记录每周的深度工作时间
d.定期问责:每周回顾,指定下一周的工作计划
6.图安逸
每个工作日都有严格终结点的一般策略:a.必须接受这种策略b.一套严格的停工流程
将深度工作变成一种日常工作习惯。在时间充足的情况下,我们如何将深度工作内化为一种日常习惯呢?????
?01??
大家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当你在一个浑浑噩噩的下午上网的时候,刚好接到一个高认知度的任务,这时候需要有很强的意志力才能将注意力从网络内容上移开。而且这样的转移很多时候是失败的,这就导致了任务经常被拖延,无法高效、快速地完成。??
但假如你有固定的习惯,例如每天下午安排特定的时间或安静的场所来完成深度任务,这时候你只需要很少的意志力就能够启动深度工作。??
这正好应了一句话:习惯成自然。??
自然学家查尔斯·达尔文在写作《物种起源》的时候,就保持着这种规律、严格的深度工作习惯。??
他每天早上7点准时起床,然后去散步。吃完早餐以后,8点到9点半在书房工作。之后的1个小时拆阅信件,从上午10点半到中午的这个时间段,又会回到书房工作。下午开始,他会按照固定路线,一边散步一边深入思考,直到想出答案才结束一天的工作。??
要想做到深度工作,我们就要培养习惯,确保在做每一次任务时都能保持高度的专注。?
工作写字.png??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将深度工作转变成习惯的四种策略,它们分别是:选择适合自己的深度工作模式、做好深度工作前的准备、像经商一样执行、定期放松大脑。????
?02??
我们先来看一看第一个策略:选择适合自己的深度工作模式。??
深度工作模式有四种,分别是禁欲模式、双峰模式、节奏模式和记者模式。??
禁欲模式是指切断一切与外界的联系,完全将自己封闭起来专注工作。这种模式只适合自律的自由职业者,而不适合其他大多数人,尤其是在网络信息时代,完全将自己封闭起来不太可能。??
双峰模式要求你把时间分成两块,一块儿用来专注完成高强度的工作,另一块儿则用来完成不那么重要的工作。比如,你可以按周划分,一周用4天时间来专心地完成高价值的工作,余下的时间做不那么重要的工作。这种模式适合普通上班族或有固定休息时间的教师、创业者。??
节奏模式是指每天在固定的时间,固定做同一件事,形成节奏。比如说,每天早起一小时用来写作;每晚睡前半小时用来阅读等,这样有规律地进行深度工作,渐渐地这些行为成为一种生活习惯。这种模式适合刚入门的新手。??
最后一种是记者模式。记者模式是比较难做到的,它需要通过刻意训练,让自己快速切换工作,并且随时都能够转入深度工作的状态。这种方式并不适合想培养深度工作能力的新手,未经练习的转换反而会严重削弱你的意志力。??写作.png??
每个人的生活环境、工作特点都不一样,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深度工作模式,对一个人有效的模式用在另一个人身上可能就会失败。找到合适的模式,更有利于我们形成良好的习惯。????
?03??
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深度工作模式,接下来我们学习第二种策略:做好深度工作前的准备。??
我们知道一个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培养深度工作的习惯,我们就要在生活中加一些特定的惯例和固定的行为模式,然后把深度工作内化成一种行为习惯,最后通过刻意练习来完成。??
那么,在开始这个过程之前,我们可以先做些什么呢???
首先,我们需要一个深度工作的场所。??
这个场所可以是你正常办公的地方,只需要把门关上、把桌子清理干净就可以了。??
如果可能的话,找一个专门用于深度工作的场所,比如会议室或安静的图书馆。给自己一个独处的空间,让自己深入思考和工作,让自己的人生轨迹不至于偏离。??
接着,我们要设定规则。??
为了确保你的努力具有结构性,你需要设定规则。比如,规定不能使用与工作无关的任何电子产品,规定20分钟内需要完成任务。这样的话,你就不会在工作的时候,一遍又一遍地审视自己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
此外,我们还要准备好深度工作需要的物品。??
放松大脑.png??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你需要做好一些准备来支持自己的工作,确保大脑保持高度水平。比如,你可以先给自己一杯咖啡,再开始工作;或者是准备一些能够让你保持能量的食物;或者通过散步之类的轻度活动,帮助大脑保持清醒;再或者是整理好要用到的资料等等。??
准备工作做得越充分,深度工作的效率就会越高。像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刻意练习后,渐渐地就会把深度工作当成一种习惯了。????
?04??
当我们设定了工作场所,工作时间,做好了工作前的准备后,我们要怎样开始工作呢?这时候我们就要用到第三种策略:像经商一样执行。??
真正引领一个公司发展的,是确定了战略目标之后去实施战略。我们要想培养深度工作的习惯也是一样的,要先确定战略性目标,再去实施和执行。??
关于如何执行,作者给我们提出了四个培养工作习惯的小方法:??
方法一是将关注点放到极端重要的事情上。
正如《高效能人士的执行4原则》中所说:“你想做的事情越多,完成的事情反而越少。”当我们把时间和精力专注在最重要的目标上,我们才更容易完成目标。??
所以,我们应该把关注点放在最重要的事情上,这样才更容易在工作中脱颖而出。??
方法二是抓住引领性指标。??
找到了关注点之后,接着就要设定目标,也就是要抓住引领性指标。??
引领性指标能引导你将注意力放在提升你短期内可以直接控制的行为上,并会给你的长期目标带来积极的影响。??
简而言之,就是抓住当下,将精力集中于你现在所专注的目标之上。如果我们发现某一个小目标没有达成,还可以及时调整方向,不会导致最终失败。比如说减肥,减肥是一个长时间努力的过程,看着体重一天天没有明显的变化,有时好不容易降下一些,几天后又上升了,挫败感会油然而生,很容易就放弃了。??
这时候要给自己设定引领性目标,把目光从“体重”上挪走,记录每天摄入的卡路里,每天运动的时间等指标,并能够根据反馈做调节和改善。这样,自己就会更有信心,也更容易养成深度工作的习惯。??
便利贴计分.png??
方法三是准备一个醒目的计分板。??
确定了目标之后,还需要准备一个醒目的计分板。我们可以在卡片上记录本周深度工作的时间,把它贴在计分板上,统计你在完成目标的过程中,用到的深度工作的时间,这样可以直观清晰地分析工作状态,并且及时调整。??
方法四是定期问责。??
要做到每周回顾。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庆贺你做得好的地方,也可以理清表现糟糕的地方,你还可以制定下一周的工作计划,最重要的是要找出能够确保以后会做得更好的方法。??
就这样不断地调整日程和计划,以满足引领性指标的要求,可以大大地增加深度工作的时间,从而养成深度工作的好习惯。?????
05??
第四种策略是定期放松大脑。??
深度工作需要我们专注于一件事,但并不代表我们要时刻紧绷大脑,随时都处于深度工作的状态。我们的大脑也是需要休息的,当我们完成深度工作之后,我们也要懂得定期放松大脑,每天在工作之余享受一些自由的时光。??
定期放松大脑,有助于恢复精力,更好地投入工作。??
有研究表明,给有意识的大脑休息的时间可以激活无意识的大脑,从而理清最复杂的职业挑战。因此,定期放松大脑不一定会降低你高效的工作时间,反而会使你的工作类型多样化。??
另外,保持专注是需要自主性注意力的,而这种资源是有限的。如果用光了,保持专注就很困难。所以,我们要让集中注意力的体系去补充能量。??
放松工作.png??
比如说,你走在林荫小道上散步,不需要集中注意力,这种状态就给你时间去补充能量。经过一段时间的补充,工作时的专注能力会得到增强。??
工作时,努力工作,结束时,就放松下来。我们掌握精力复原能力,就能提升深度工作的质量。??
通过以上四种策略,我们可以轻松培养出深度工作的习惯。当我们养成深度工作的习惯后,我们的深度思维能力和个人认知能力都能得到极大的提升,并且能够创造出更高的价值。
拥抱无聊
1.
不要不断分心,而要不断专注
目标:训练高度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建议:每周一天让自己摆脱网络技术
2.
高强度工作
目标:系统提升平时的成就水平。实施步骤:a.找出一项优先性很高的任务;b.估算需要完成的时间,然后设定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时间期限c.如果可以的话,公布这个期限
3.
有成果的冥想
目标:在身体劳作而心智空闲的时候,将注意力集中到一件定义明确的专业难题上(a.小心分心和原地打转b.组织你的深度思考)。实施步骤:a.考察解决这个问题的相关变量;b.确定和处理下一步问题;c.巩固你的收获。
4.
记住一副牌
目标:通过记忆力训练提升个人专注能力
实施步骤:
a.首先穿行在自己家里的5个房间,记下你在每一个房间所看到的图像
b.记住每一个房间的10件物品(大件优先)并凑齐52个
c.把52张牌中的每一张与一个难忘的人或东西相对应,为每一张牌安排一个有逻辑联想的形象
拥抱无聊,减少对分心事物的依赖。??
在这个充满了各种信息的网络时代,我们随时都可能被各种信息打断,可以说,“专注力”变成了稀缺品。?
网络,就是现在最容易让人分心的事物之一。无论是工作或娱乐,我们都需要依靠手机和网络来进行。渐渐地,离开手机,离开网络,我们就会感觉到很无聊;然后,我们又会在网络上不断地切换注意力,分心去做一些价值不高的事情。??
斯坦福大学的博士纳斯发现:一旦你的大脑习惯了随时分心,即使你在想专注的时候,也很难摆脱这种积习。??
比如说,你在餐厅等朋友的时候,觉得很无聊,就一直刷手机;或者是在5分钟的排队时间里,也要用手机来打发时间。时间久了,你的大脑很可能会被重新编排,让你无法胜任深度工作。??
排队.png??
深度工作的意义很大,价值很高,但想要做到又是很难的。因为困难的事物往往是复杂的,所以我们必须要赋予其所有的注意力和专注力,远离网络。??
远离网络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首先,我们要计划好使用网络的时间。??
你可以在笔记本上记录下自己规定的每次使用网络的时间。??
通过分割网络的使用时间,减少自己分心的次数,进而增强控制注意力的力量。比如说你制定了“30分钟内禁止使用网络”的计划,但是很快你就感觉到了无聊,并且渴望消遣。那么接下来的30分钟的对抗就成了一次阶段性集中注意力的锻炼。??
我们也可以用番茄工作法来提高专注力:下载一个番茄钟,专注做事25分钟,然后休息5分钟。如果事情没做完,我们可以继续循环设置。??
其次,确定好远离网络的时间之后,坚决执行。??
一旦制定好了远离网络的时间计划,就要坚决执行。在非规定的时间段内,无论面对什么诱惑,都不能接触任何与网络有关的东西。??
即使你的工作需要大量使用网络和快速回复电子邮件,这个策略也是适用的。你可以在一个时间段内安排一个查收邮件的时间,集中处理。剩下的时间全部离线,这样就主动抵挡了分心。??
手机电脑.png??
在实际的操作中,你可能还会遇到这样的情况:离线时段刚刚开始,但是为了继续推进当前的工作,你又需要上网查资料。如果不马上查询,工作可能会陷入停滞状态。??
面对此种情况时要切记,即使工作陷入停滞,也不能马上放弃离线时段。如果可以的话,进行另一种离线活动。如果实在不可以,那么你可以改变时间安排。从行为主义角度来讲,这是意义重大的,因为这样做就把你想要上网的感情与实际上网的回馈这两者割裂开来了。????03??
尽管我们可以在规定的时间远离网络,但在平常碎片化的时间里还是忍不住拿出手机和电脑来打发时间。??
为了对抗无聊,作者提议我们做“有成果的冥想”。??
有成果的冥想的目标是:有身体劳作而心智空闲的时候(比如走路、慢跑、开车、淋浴时),将注意力集中到一件定义明确的专业难题上。??
因为每个人的专业不一样,所以这个难题也不一样。它可以是一篇文章的提纲,可以是一篇演讲稿,也可以是一个商业策略等。??
有成果的冥想可以迅速提高你深度思考的能力。它会使你的注意力集中到一个定义明确的问题上,迫使你抵抗分心,帮助你提高专注能力。??冥想.png??
为了帮助我们快速学习“有结果的冥想”,作者给了我们两条建议。??
第一、小心注意力被拐跑。??
新手在开始做有成果的冥想时,大脑通常会出现很多与专业难题无关,但是好像更有趣的想法,这时它们就成功地把我们的注意力拐走了。当你发现某个想法偷走了你的注意力的时候,要温柔地提醒自己可以稍后再回到这个想法上,现在要先把注意力收回来。??
第二、组织你的深度思考。??
深度思考是需要有一定的架构的。思考的时候,要仔细考察问题的相关变量,然后用它去确定下一步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比如说,你要写一本书,那么下一步的问题可能是“如何开头”。通过考虑这些相关变量,明确下一步问题,为自己的注意力指明方向。??
我们还要考察所得到的答案,继续思考、研究,提高自己的深度思考能力,提升专注能力,这样有成果的冥想会更有效。??
有成果的冥想可以让你把碎片的时间用起来,这样不仅可以提高你的生产效率,还可以使你专注,让你进入深度思考的状态。??
远离社交媒体
1.在网络使用习惯中采用关键少数法则
a.明确个人职业和私人生活中主要的高层次目标
b.列出为实现每一个目标而需要的2-3个重要活动
c.思考你当前正在使用的网络工具对完成该活动是积极/消极/无影响?
d.只有你认为该工具会带来实质性的积极影响才继续使用
2.戒掉社交媒体
突然停止使用某个社交媒体服务30天并思考以下两个问题,且答案都为”是“的情况下,则重新启用。
a.如果我一直在用这个服务,过去30天会过的更好吗?
b.人们是否关心我有没有用这种服务
3.不要用网络来消遣
如果想抵御网络诱惑,就给大脑找一些高质量的替代活动。举例:Arnold Bennett《如何度过一天24小时》
网络会干扰我们去专注一件事情,并不利于深度工作的开展。可是,在这个网络时代,我们是没办法完全远离网络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又该如何合理利用社交网络呢??????01??
在书中,作者为我们提出了三点建议:要有正确的选择网络工具的思维、合理选择网络工具、不用网络来消遣。??
首先,要有正确的选择网络工具的思维。??
电子媒体咨询师巴拉唐德?瑟斯顿曾经被他的朋友们称为“世界上关系最多的人。”他在一年中进行了59000条Gmail(谷歌邮件)的对话,在脸谱网上发表了1500条动态。他是这样描述自己的生活的:“筋疲力尽,身心俱疲。”?
2013年,他参加了一项实验:屏蔽网络生活25天。第一个星期结束时,他就基本上适应了。25天过后,他要经营自己的创业项目,要向市场推广自己的书,他只好很不情愿地又现身在网络。??
网络工具把我们的时间碎片化了,还削弱了我们的专注力。可戒掉网络对大多数人来说是比较困难的,毕竟工作中都需要用到它。??
作者在书中提出了两种人们常用的选择网络工具的思维。??
一种是“任何益处法”,它是指一旦发现使用一款网络工具可能有益处,或者是不使用就可能错过某些事,你就觉得有足够理由使用这款网络工具。该方法的缺点就是,忽视了伴随这款网络工具而来的各种弊端,比如,注意力分散了。??
如果运用不得当,网络工具还可能使人上瘾,严重的还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使其浑浑噩噩地过一辈子。??
焦虑.png??
如果想培养深度工作的习惯,我们就得运用另一种选择网络工具的思维:工具选择的手艺人方法。??
它需要你明确在职业中决定成功的核心因素,当一种工具对这些因素的实际益处大于害处时才选择使用。??
书中用了一个农场主是否决定要购买干草压捆机的例子来阐述这种方法。??
干草压捆机在压干草的时候很方便,这些压好的干草可以用作鸡饲料。但是有一位农场主并没有选择购买这台机器。因为他不想花成本去维护机器,更重要的是,他不想花时间用这个机器去收割草料。这位农场主选择直接买草料,省出时间去干更重要的事情,而且自己家的鸡吃了外面买来的饲料对自己家的土地更加有好处。??
农场主觉得干草压捆机实际的益处并没有大于害处,所以就没有买它。??
“任何益处法”认为任何潜在的益处都可以成为使用此工具的借口;手艺人方法要求这些益处能够影响到核心因素,并且益处大于害处。??
我们在选择网络工具的时候也应该像农场主选择农具一样,深入分析网络工具对我们的益处和坏处,综合评价后再决定。?????
02??
讲完了选择网络工具的正确思维,接下来我们来看一看如何合理选择网络工具。??
网络工具用得好,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工作,可要是选择不好,就容易影响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了。那应该如何选择网络工具呢?具体来说,我们可以把选择的过程分为三步:??
第一步,明确你自己的职业和生活中最主要的高层次目标。??
如果你有了家庭,那么你的私人目标可能是做个好家长,经营好一个有组织的家庭。在职业领域,可能是要完成一个大项目。我们每个人的目标都是不一样的,最重要的是要有一个自己的目标清单。??
清单.png??
第二步,在明确了目标之后,列出为实现每一个目标而需要完成的两到三个活动。??
这些活动应该足够明确,保证你能清晰地了解该如何去执行。??
第三步,思考你当前正在使用的网络工具。??
对于每一种工具,都要用第二步中确定的关键活动来审查,认真思考使用这些工具对你进行这些活动是否有积极的影响。??
迈克尔·路易斯是一位有影响力的作家。他给自己定的职业目标是:写精美的叙述体故事,以改变人们理解世界的方式。支持这个目标的主要活动有:
1.有耐心、有深度地进行研究;
2.?有目的性地认真写作。??
在此目标下,使用社交软件推特对于他的目标有没有帮助呢???
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证明推特可以使路易斯之前定的两项活动中受益,他需要的是认真写作不被打扰。所以,路易斯不应该使用推特。??
一些“任何益处思维”的人可能会反驳,推特也曾是维系他和读者的工具,可以促进作品销量的增长。在这里,作者提到了关键少数法则,也就是二八法则。??
在许多情境中,80%的已知效果源自20%的可能原因。??
例如,一家公司80%的利润可能来自20%的客户。一个国家80%的财富可能只是掌握在20%的国民手中。??
这一法则对于我们生命中的重大目标而言也是成立的。你可以为你的目标列出大概10-15个活动,但是关键少数法则告诉我们,其中最重要的2到3个活动,将决定我们是否能够实现这些目标。??
著名的央视主持人白岩松是从来不用微信的,他说:“手机拿走了人们的无聊,也顺便把与无聊有关的伟大一并拿走了。”有智慧的人都懂得为自己的生活做减法,放弃一些对自己没那么重要的网络工具。??
玩手机.png??
想要远离社交媒体,就要学会合理地选择网络工具。摒弃掉那些占用了你过多注意力,又对自己的目标活动帮助甚微的工具。?????03??
最后,我们不要用网络来消遣。??
著名作家薛忆沩十多年前离开了热闹的深圳,生活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山下,过着隐士一般的生活。他从不使用手机微信等社交工具。别人要找他,只能等待他主动打电话过来,如果要深入沟通就需要通过电子邮件。??
他在加拿大生活15年,但在饭局上的时间不超过24小时。也正因为他过着“隐士”般的生活,他才有了旺盛精湛的创作力。在2012年,他有五部作品同时由上海的三家出版社出版,创造了中国出版界“薛忆沩年”的说法。??
成功人士大多都不会用网络来消遣,他们大多都是深度工作的践行者。??
可生活中,很多人喜欢用网络来消遣。例如周末或者是晚上,我们会觉得之前工作都那么辛苦了,现在终于可以停下来休息一下了,于是就开始看电视、玩游戏、刷朋友圈等等。很多人甚至调侃,“没有网络我简直活不下去了。”??
这些网络工具会吸引我们的注意力,浪费我们的时间,让我们在试图进入深度工作的时候更难集中注意力。??
作者给我们提出了解决之道:在你娱乐的时候做更多的思考。也就是说在娱乐的时候,不要被一些随意的事物吸引,也应该主动思考如何度过当下的每一天。??
如果你没有在一个特定的时段给自己安排任务,这些网络资源就是一种有诱惑力的选择。如果你在自由时间内安排了高质量的事情去做,那么这些网络资源对你注意力的控制就会减弱。??
因此,在晚上或者周末到来之前,就应该确定好要做的事情。一些安排好的活动会为这些时间提供充足的养料,比如阅读一本好书、锻炼一会儿身体、与益友见面等等。??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担心,这么有条理会有损消遣的效果,如果把消遣安排得井井有条,那第二天工作的时候可能会感到困乏,可能感觉没有放松过。??
其实,人的智力系统可以进行长时间的高强度活动,它不像人的手脚一样会疲倦。除睡觉以外,它只需要变化,而不是停止。??
换脑子.png??
所以,晚上也投入全部精力并不会削弱白天工作的价值,它还会为白天的工作加分。如果你在全部清醒的时间都能给自己的大脑找到有意义的事情去做,而不是放任自己漫无目的地浏览网页,那么在一天结束时你会觉得更充实,第二天会觉得更加轻松。??
有句话说得好:“得闲暇者得天下。”多数成功人士与普通人最大的不同,不是所谓的天赋、出身、智力,而是看他怎样利用闲暇的时间。??
日本非常著名的小说家村上春树在没有成名前曾在一家小酒馆里打工,靠微薄的收入勉强度日。每天凌晨打烊后,他趁天亮前的几个小时,在厨房的餐桌上进行了大量的阅读和写作。??
坚持半年后,他的第一部小说《且听风吟》震惊了文学界。出名后他继续利用闲暇时间创作,始终保持着高产量的输出,成为了日本最著名的作家之一。??
如果你想抵御网络对你的诱惑,那么,就给大脑找一些高质量的替代活动吧。这样不仅可以使你避免分心,保持专注的能力,同时还可以让你活出更高价值的人生。??
智者都清醒地明白:99%的社交,都是无用的。决定工作价值的,并非那些琐碎浮浅的表面,而在于“水面”之下真正的“深度”。
摒弃浮浅
1.
一天的每一分钟都要做好计划。举例:记录每个工作日日程计划的方格笔记本
其核心目的不是限制,而是强调谋划 周到,形成思考如何产出最大化的习惯
2.
定量分析每一项活动的深度
评估任务问题:要让一个刚毕业还没有在该领域接受特别训练的大学生完成这项工作需要多久?
3.向老板申请浮浅工作预算,控制浮浅工作的时间。
4.固定日程生产力:5点半之前结束工作
a.小心谨慎的控制自己的责任:对浮浅工作说不
b.对个人的时间管理负责
5.变得不容易联系到
a.让发电子邮件给你的人做更多工作
发件人过滤器的作用:大幅减少邮件的数量;改变人的期望
b.收发电子邮件的时候做更多工作
电子邮件流程导向法(下一步工作建议):回复前写下流程
c.不要回复:区分哪些邮件不需要回复
前面我们已经讲到了深度工作的前三个原则,它们分别是:拥抱无聊,减少对分心事物的依赖;将深度工作变成一种日常习惯;远离社交媒体,合理选择网络工具。最后,我们来讲最后一个原则,减少浮浅工作,掌握工作的主动权。????
?01??
软件公司37signals做了一个实验:将每周5天工作制度缩短成4天。实验结果是,没有想到工作日少了一天,但是大家做的工作量竟然一点都没有少。
于是,他们规定每年的5月到10月,除了售后,其他员工只需要从周一工作到周四。??
公司的发起人说:“很少有人能做到一天工作8个小时。在充斥着各种会议、干扰、网页浏览、办公室政治和私人事务的一个普通工作日里,能够专心工作几个小时就已经很幸运了”,“如果拥有的时间变少,你就会更智慧地利用时间。”??
也就是说,员工的浮浅工作因为时间减少而减少了,但深度工作的时长基本没变,而那些看起来很紧急的浮浅工作其实是无关紧要的。??
深度工作决定了你最终工作成效,但不意味着所有的浮浅工作都是没必要的。对于不可避免的浮浅工作,我们应该尽量减少,让它不影响你充分深度工作的能力就好了。??
那么接下来有三个策略将帮助你减少浮浅工作,让你能够进行深度工作,并掌握工作的主动权。?????
?02??
第一个策略是要计划好一天中的每一分钟。??
一个人有了计划,就会更清楚地知道自己接下来要做的工作是什么,如果没有计划的话,就会做得很随意,时间会一点点浪费掉,深度工作的时间就没办法保证了。??
所以,我们在开始做一件事情之前,一定要调整好深度工作和浮浅工作的关系,要在行动前问问自己,现在要去做的工作是不是最有意义的,不要让琐事占据了你一天的工作时间。??
要规划好时间,我们要先准备一个笔记本,可以到市面上买时间管理专用的笔记本。??
日程表.png??
笔记本的样式有多种,选择适合自己的就好了。一般的时间管理笔记本已经在页面左侧标好了时间,每一行代表一个小时,我们把活动放在这些空行上。例如,你想把上午11:00安排为做习题的时段,你只需要在相应的那一行写下你的任务“做练习题”就好了。??
当然,并不是每一行都要安排工作,你也可以安排一些午饭或者是休息的任务。??
如果可以,还可以标注出重点的工作内容,在一天结束的时候检查是否已完成重要的工作。??
完成一天的工作计划之后,这一天的每一分钟都应该体现在笔记本里,接下来你要使用这个工作计划来引导一天的工作。??
日程.png?
当我们使用“规划好一天的每一分钟”这个策略的时候,有两点值得注意。??
第一是,你制作出的计划表可能不符合实际,这时候不要害怕预估错误。??
比如说你计划10点到11点完成PPT制作,11点到12点完成演讲稿,但事实上你可能制作PPT就做到了12点。?这时候不要害怕预估错误,实际跟计划不相符的时候,修改计划就可以了。??
第二是,原定的计划还没做,就有新的任务要做。??
这也要求我们在制定计划的时候预留好空格,用来处理突发事件和新出现的任务。??
我们制定计划不是为了维持计划,而是为了掌握对工作的主动权。尽管我们的计划可能会多变,但只要你掌控了工作的主动权,你就会有更多的时间做深度的工作。?????03??
接下来我们讲第二个策略:定量分析每一项活动的深度。??
预先计划好一天的工作,好处在于可以判定有多少时间用在浮浅工作上。但事实上要在日程计划上贯彻这一策略却有点棘手,因为一个既定任务是否浮浅是难以判断的。??
所以,我们再来重新回顾一下第一期的解读里提到的浮浅工作的定义。浮浅工作是指对认知要求不高的事务性任务,通常在受到干扰的情况下开展,此类工作通常不会为世界创造太多新价值,而且容易复制。??
有些活动非常符合这个定义,像查收电子邮件、安排一个电话会议,这些事情从本质上讲显然是浮浅的。??
但有些活动要判断它是否浮浅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例如,参加一个讨论某重要工程进度的会议,并就下一步方案达成一致。??
那到底怎么判断这个会议是不是浮浅的工作呢???
开会.png??
作者卡尔·纽波特介绍了一个评判的小技巧:看到任务后你先问自己一个问题:“要让一个刚毕业,还没有在该领域接受过培训的大学生完成这项工作,大概需要多长时间?”??
比如说,“参加一个讨论某重要工程进度的会议,并就下一步方案达成一致”这项工作,对于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他需要了解公司的人际关系和项目实施情况,他大概需要三个月的时间。?
如果我们开的是例会,大学生不需要去培训就能参加,需要的时间大概也就1小时。这样一看,“参加讨论工程进度的会议并给出下一步方案”这个活动明显比开会需要的时间多得多。??
用这种方法就能对活动做出判断了,需要大量专业技能的极有可能是深度工作。那么这样的工作就应该分配更多的时间。??
定量分析出每一项活动的深浅,我们就可以根据深浅程度安排时间了,工作越有深度安排的时间越多,工作越浮浅安排的时间就越少。????
?04??
最后的策略是“固定日程生产力”和“变得不容易联系到”。??
卡尔·纽波特本人是不在五点半以后工作的,他统计过自己7天中发过的65封邮件,其中在五点半之后发出的只有5封而已。??
尽管电子邮件跟我们的工作息息相关,但作者不在五点半后工作也并不影响他的教学工作,他甚至还是一个多产的畅销书作家。??
为什么作者不在五点半之后工作还能有这么大的成就呢?这就要跟大家讲到作者推崇的“固定日程生产力”了。??
固定日程生产力是指确定了一个坚定的目标,在某个固定时间后不再工作,然后在工作中寻找提高产出的策略以达到目标。这就给了我们更多的时间去思考怎样提高工作效率,做到深度工作。??
效率.png??
我们采用固定日程生产力的方法,在做选择的时候就会有所侧重,会严格缩减浮浅工作,进而保持深度。其实,减少浮浅工作,为实现深度工作节省了更多的精力,使我们的产出比采用密集日程安排时更高。??
此外,当时间有了限制之后,我们就会更谨慎地思考个人的组织习惯,这也使得我们产出的价值能够高于采用长时间但混乱的日程安排的人。??
采用固定日程生产力的方法可以让你的工作效率大增。不过为了节省更多的时间,作者还讲到了我们要变得不容易被联系。??
这一点主要讲的是收发邮件的一些技巧,通过使用这些技巧,我们可以省下很多时间和精力给深度工作。??
如果你业务比较繁忙,收到的邮件比较多,要是全部都回复,会特别占用你的时间,这时候怎么办呢?作者给出的建议是,那就尽可能地少发邮件,对于难以处理的邮件就忽略掉。??
想让自己少发邮件,你可以直接在邮箱设置自动回复的内容,写上一些话,用来筛选邮件,减少回复。例如,?“我只会回应那些与我的日程安排相匹配或符合个人兴趣的邮件”,别看这只是一句很简单的话,读到的人可能会因为这句话而做自我筛查,这句话会改变他们的期望值。??
很多人看到邮件,会想着早点回复,快速完成任务,但你回复得越多,占用的时间也就越多。这时候我们要根据内容来挑选是否答复,难以解决的邮件就不要回复了。??
对于有些需要回复的,你在回复的时候最好设置流程导向,对接下来的事情做好回应,讲出你的要求并且回应对方的要求。??
打个比方,有人请你帮忙看论文,你可以这样回复:“我会在本周五发回带评论的修改版论文。在这个版本中,能改的我会直接做编辑,也会在一些我认为应该完善的地方添加批注。到时候,你根据批注修改即可,无需回复本信息,也不用在我返还编辑稿后跟进交流,你可以放手去做,当然有些问题可以联系我。”??
邮件.png??
这样全面的流程导向,把接下来会遇到的事情都提前说好了,避免了来回确认影响你深度工作的时间。??
好了,本书的解读到这里就结束了。通过本书的解读,我们知道了深度工作会影响工作最后的成效,它是一种很有价值的能力。此外,我们还学习了开展深度工作的四个原则及相关的实践方法。??
商业作家埃里克·巴克说:“深度工作就是21世纪的超级力量。”??
让我们从现在起,减少浮浅工作,专注深度工作,形成改变自己职业生涯的超级力量,从而撬开幸福生活的大门。
- 上一篇:祸兮福所倚?疫情让人类暂停,地球却焕发生机
- 下一篇:打工到底有出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