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深入学习和贯彻中省安全生产工作新部署、新要求,重在抓好落实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把安全生产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从以人为本、维护安全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对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了新部署、新要求。我们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和部署上来,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狠抓各项工作落实。
(一)深刻领会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去年6月份以来,习总书记先后三次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听取汇报并专题研究安全生产工作。习总书记的讲话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概括起来,突出体现在七个方面:一是明确提出要强化安全生产“红线”意识。习总书记明确指出,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要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强调这种意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更加明确、更加坚定、更加强烈。二是明确提出安全生产工作要落实“党政同责”。总书记指出,我们这个体制是党总揽全局,党委要管大事,发展是大事,安全生产也是大事。强调党政一把手必须亲力亲为、亲自动手抓,要建立健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责任体系。三是明确提出安全生产领域必须严格落实行业直管。总书记指出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如果一次又一次在同样的问题上付出生命和血的代价,那就不是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问题了,而是草菅人命!四是明确提出要推进安全监管改革创新。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总要求,要采用“四不两直”暗查暗访,防止形式主义、走过场。要坚持最严格的安全生产制度,加大安全生产指标考核权重,实行安全生产和重大事故风险“一票否决”。要深化安全监管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安全生产法治化进程,完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五是明确提出事故调查处理和责任追究。要坚决克服事故查处失之于软、失之于宽的问题。总书记强调对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要打到痛处,让他们真正痛定思痛,痛改前非,有效防止悲剧重演。造成重大损失,如果责任人照样拿高薪,拿高额奖金,还分红,那是不合理的。要用事故教训推动安全生产工作,做到“一厂出事故、万厂受教育,一地有隐患、全国受警示”。六是明确提出各级领导干部在抓安全方面要敢于担当。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一定要有忧患意识和戒惧之心。权力和责任是对等的,当干部不要当得那么潇洒,不要幻想当太平官。要经常临事而惧,要有睡不着觉、半夜惊醒的压力,要敢抓敢管、勇于负责,不可有丝毫懈怠。只有领导干部严于履职、敢于担当、勇于负责,才可能把事故发生率和死亡率降到最低限度。七是明确提出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关键是抓落实。总书记指出,所有企业都必须认真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采取有力措施,做到安全投入到位、安全培训到位、基础管理到位、应急救援到位,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要举一反三,认真排查和消除安全隐患,建立隐患排查整改、风险防控体系和安全检查责任制,实行“谁检查、谁签字、谁负责”。
(二)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对安全生产工作的新部署、新要求。省委、省政府多次召开会议专题学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明确提出要把安全生产作为最大的民生和民心工程,围绕全面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举措和新要求。一是明确了“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责任要求。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提出要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提升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加强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建设、建立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完善安全生产激励约束机制。特别是明确了党委领导责任,要求各级党委要落实党政同责、把安全生产摆在重要议事日程,市、县党委主要负责人对本地安全生产工作负总责;要坚持把安全生产与其他经济社会工作同规划、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同追责;要在目标责任考核中适当加大安全生产权重,实行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风险“一票否决”。二是明确了安全生产工作要认真落实“四严双查”要求。2月8日,省委常委会专题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讲话,对全省安全生产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赵正永书记强调安全生产工作要紧紧抓住关键环节,严格落实“四严双查”要求。省安委会下发了《关于贯彻落实省委常委会加强安全生产工作部署的实施意见》,对建筑施工、道路交通、煤矿等重点行业领域,严格执行规定和制度、严格排查各种安全隐患、严格整改、严格验收和严肃查究企业负责人的责任、严格查究有关领导的责任作出了安排部署。三是明确提出加强法制建设,依法推进安全生产。要求抓紧研究制订、修订《陕西省石油天然气管网安全运营管理办法》、《陕西省安全生产条例》、《陕西省煤矿企业安全生产过程控制办法》、《安全生产应急预案》、《排查治理事故隐患办法》、《打击治理非法违法行为办法》和《安全生产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切实从法制建设上保障安全生产工作。四是明确提出抓住难点,着力解决突出问题。把进一步加强城市燃气安全管理,集中抓好石油天然气长输管道占压隐患治理,强化煤矿、道路交通和民爆物品安全专项整治,着力解决化工企业涉及的搬迁问题,作为难点重点工作,制订措施、明确任务、强化责任,确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严防重特大事故发生。五是明确提出强化改革创新,完善监管机制。进一步建立完善安全生产目标责任考核体系,把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放在考核评价的第一位,实行重特大事故“一票否决”;调整规范各部门的安全监管责任,推动安全监管、安全责任全覆盖;减少行政审批,加快职能转变,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权限;探索运用市场调节机制,借助市场机制的决定性作用,发展注册安全工程师事务所等安全服务中介机构,采取购买的方式,引入第三方监管和检查,增强安全监管效能;加强企业安全诚信建设,建立企业安全生产黑名单和诚信制度,推动企业安全生产。
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严重后果,不仅会使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遭受巨大损失,而且甚至会引起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危机,进而引发社会动荡。为此,我们要站在执政为民的高度,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抓好安全生产工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省委、省政府的新部署和新要求,最重要的还是要抓好落实。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企业一是要在认识上落实到位,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始终坚持“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经济要发展,但绝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二是要把责任落实到位,政府、主管部门、企业要切实担负起自身责任,同时要落实到具体的人、设备及生产经营各个环节,严防重特大事故发生;三是要把措施落实到位。省委、省政府的重要部署和要求一些已经得到贯彻落实,一些正在抓紧制定完善。全省各级党委政府、行业管理部门和企业要高度重视,切实抓好制度和措施的落实,不断推动我省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二、认清当前安全生产面临的形势,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
今年上半年,全省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向好,各项指标控制良好。各类事故死亡642人、生产经营性事故死亡294人、较大事故9起,分别占年度控制指标进度的33.44%、27.00%和31.03%。全国“三项指标”进度分别是38.4%、30.8%和36.1%,我省均好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各重点行业领域总体平稳。煤矿11起、26人,同比下降31.25%和上升36.84%;金属与非金属矿7起、8人,同比下降22.22%和11.1%;建筑施工7起、12人,同比下降30%和29.41%;危险化学品3起、1人,同比持平和下降75%;道路交通2309起、555人,同比下降18.9%和29.84%;铁路交通19起、19人,同比下降24%和持平;农业机械177起、5人,同比下降11.06%和上升150%;水上交通和烟花爆竹未发生事故。各市安全生产形势也都趋稳向好,生产经营性控制指标均保持在省安委会下达的目标进度以内。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充分认清当前我省安全生产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我省正处于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时期,安全基础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需求还不相适应,各种新老矛盾交替出现。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带动小微企业、城市公共经营场所数量剧增,加之高危行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在我省经济比例中仍占有相当比重、以资源开采拉动经济增长的方式在部分地区仍占主导地位,这些都不同程度增加了安全监管难度,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煤矿:全省现有各类煤矿523处,其中新建41处,整合在建247处,生产235处。关中“黑腰带”煤层赋存条件差,水、火、瓦斯等自然灾害严重;铜川北区、彬长矿区煤层自然发火期短,防火任务艰巨;渭北矿区+380以下奥灰水、彬长矿区洛河砂岩水威胁严重;陕北地区随着开采范围扩大,大面积冒顶和防火问题越来越突出。2009年至2013年,全省煤矿共发生较大事故9起,死亡46人。2009年煤矿未发生较大事故;2010年7月17日,韩城市新鑫矿业公司小南沟煤矿发生电缆着火事故,28人死亡;2011年10月16日,铜川市照金镇田玉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11人死亡;2012年11月15日,榆林市神木县马家塔四门沟矿业公司发生钢筋骨架及脚手架倒塌事故,8人死亡;2013年4月14日,榆林市上河煤矿发生一起井下缺氧事故,3人死亡。
(二)道路交通:全省公路总里程16.52万公里,其中:国省道1.36万公里(包括高速公路4363公里),县乡道路4.15万公里,村村通10.79万公里;机动车保有量突破600万辆,驾驶人员713万人。陕西特殊的地形地貌导致桥梁多、隧道多、纵坡多、弯道多,加之全省气候复杂多变,暴雨、雾霾、冰雪等恶劣天气频繁,道路交通安全监管任务十分繁重。2009年至2013年,全省道路交通共发生较大事故85起、死亡345人。2009年27起、死亡99人;2010年16起、死亡66人;2011年14起、死亡68人;2012年17起、死亡69人,特别是8月26日,延安市包茂高速安塞段发生特别重大交通事故,造成36人死亡;2013年11起、死亡43人。
(三)危险化学品和油气管网:全省危化品生产企业424家(其中:炼油厂6家,剧毒危化品生产企业53家);经营企业(含加油站)3300余家,二级以上成品油库50座;石油天然气及危化品长输管道50条,共计7687.9公里,运行10年以内的占78%,运行10-20年的占22%;城镇供气管道长度12万多公里(其中西安5800公里),用户345万户,天然气加气站246座。2009年至2013年,全省危险化学品和油气管网共发生2起一般事故,死亡3人,未发生较大以上事故。
(四)非煤矿山:全省非煤矿山2383座,其中金属非金属矿山1483座(地下矿山294座,露天矿山1189座)。尾矿库295座,其中:二等库7座,三等库46座,四等库171座,五等库71座,且大多数建于上世纪80年代,设计标准低,监管难度大。2009年至2013年,全省金属与非金属矿山共发生较大事故9起、死亡44人。2009年未发生较大事故;2010年9月23日,宝鸡凤县三台山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与略阳金愿矿业有限公司在原核工业211地质大队老坑口探矿作业时发生冒顶事故,6人死亡;2011年3月3日宝鸡市陇县温水镇白家滩石料厂爆破作业时,5名作业人员被巨石埋压全部死亡;2012年11月20日,汉中市略阳县大地矿业公司徐家湾铜矿一氧化碳气体中毒造成5人死亡;2013年12月2日,宝鸡市陕西太白黄金矿业有限公司发生不明气体中毒事故,4人死亡;2013年7月23日,渭南市澄城县硫磺矿(实为采煤区)井下发生火灾,造成10人死亡。
(五)城市建筑和公共经营场所:城中村改造、建筑施工项目多,2010年至2013年建筑工地年平均数量达到9903个;全省共有电梯6万余部,各类承压锅炉1.2万余台。加之层层分包、无资质施工、违规操作等不同程度存在,安全管理措施相对滞后,造成许多安全隐患。2009年至2013年,全省建筑施工及公共经营场所共发生较大事故13起,死亡54人。2009年8月24日,榆林市清涧县玉家河镇前张家河村发生一起在建桥梁垮塌事故,5人死亡;2010年8月28日,延安市延川县和平大厦建筑工地发生护坡坍塌事故,4人死亡;2011年9月10日,西安市玄武路凯玄大厦发生附着式脚手架坠落事故,10人死亡;2011年11月14日,西安市高新区嘉天国际大厦樊记肉夹馍店,因钢瓶液化气发生泄漏引发爆炸,11人死亡;2012年10月9日,西安市昆明路农村建筑工地脚手架倒塌,5人死亡;2013年5月6日,西安地铁3号线施工,暗挖隧道整体塌方,5人死亡。
可以看出,我省的安全生产工作既存在基础薄弱等传统安全隐患,又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安全生产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任何时刻的麻痹大意、掉以轻心都有可能引发事故,造成重大损失。各级领导干部要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始终把安全生产放在心上,切实增强工作主动性。什么是忧患意识?怎么增强责任感?我理解,一是要真正做到习总书记说的那样,晚上睡不着觉,半夜常常被惊醒。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弦紧绷、钟长鸣;二是要真正做到安全生产亲自抓,时时刻刻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平时要多研究,做到开会必讲、必安排、必部署,会后必督促、必落实;三是要真正做到领导重视、部门主动、企业自觉,营造人人关注安全生产的良好氛围。
三、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推动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安全生产是系统工程,从时间上讲每一分每一秒都要警钟长鸣,从空间上讲任何领域都有发生事故的可能,所以绝不能出了事故、处理人了就抓一阵,没出事就沾沾自喜、麻痹大意,要重视顶层设计和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的研究。这里,我重点着眼于精细化抓好安全生产、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强调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认真抓好安全评估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安全生产评估就是对企业设施设备、生产过程、管理制度等整个系统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评估分析,认真进行隐患排查治理,是预防事故发生的重要前提。一是充分认识安全评估的重要性。青岛“11.22”中石化东黄输油管道泄漏爆炸特别重大事故,共造成62人死亡、136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7.5亿元。没有进行安全评估,企业和管道主管部门隐患排查治理不彻底、不深入正是引发事故的深层次原因。潍坊输油处在2009年、2011年、2013年先后3次对东黄输油管道外防腐层及局部管体进行检测,都未能发现事故段管道严重腐蚀等重大隐患;青岛市经信委和油区工作办公室在2013年开展了6次管道保护专项整治检查,也未发现隐患,说明从企业到政府以及行业监管部门,不重视安全生产评估,专项检查、隐患排查等实际上都是走形式、走过场,最终酿成事故。今年省安委会挂牌督办的100项隐患,75%还没有完成治理,进度不是很理想。没有完成治理任务的市、县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企业要高度重视,迅速采取有力措施,按时间节点抓好隐患治理;暂时难以治理到位的,一定要采取防范措施,严防事故发生。二是安全评估要做到全覆盖、经常化。开展安全生产评估不仅仅局限在重点高危领域,全省所有生产经营单位都要做好安全评估。尤其是一些中小企业,由于自身技术力量受限,更应该通过安全评估对企业内部存在的问题全面进行梳理,按方抓药、对症下药,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企业不出现大的安全问题。评估工作一定要全面深入,要对安全生产系统人、机、物、法、环等诸要素进行全方位、全过程评估。各生产经营单位每年一季度之前要完成当年的评估工作,并形成企业总体评估报告和重大隐患整改治理专题情况两个报告。三是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要做好督促检查工作。要引导和推动企业开展好安全评估工作,把企业开展安全评估作为一项重要的检查内容,重点查看企业的安全评估工作是否扎实,安全评估报告与实际情况是否符合,评估报告中提出的问题是否得到有效治理。对安全生产评估不落实、走过场或整治措施不到位,导致发生责任事故的,要依法从严从重处理。
(二)认真抓好精细化管理和过程控制工作。精细化管理要求企业建章立制,落实责任,建立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时段安全管理机制,在重点部位、要害场所、关键环节、危险工序,严格执行定岗、定位、定物、定责等管理措施,并建立有害和风险辩识防控体系,做到精于事前、细于过程,实现设备管理零缺陷、隐患零容忍、生产零伤亡。 2013年8月31日,上海宝山工业园翁牌冷藏实业有限公司发生氨泄漏事故,造成15人死亡。企业管理粗放、混乱,从未对重大危险源和风险进行过辨识和防控,操作工人无证上岗,安全教育培训缺失,从而导致了事故的发生。去年吉林发生的宝源丰“6.3”事故,究其原因也是因为企业管理混乱,未进行风险辩识和防控,违反操作规程。这些惨痛的教训告诫我们,企业必须实行精细化管理,才能安全生产、可持续发展。2011年,省政府按照“企业安全生产、群众平安生活”的目标要求,大力推行精细化管理和过程控制。红柳林煤矿在实际工作中,探索出了一整套科学有效的精细化管理和过程控制模式,连续四年实现“零死亡”。各级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要督促企业按照去年底全省矿山企业精细化管理和过程控制现场会的要求,认真学习和借鉴红柳林煤矿的先进经验。一是要强化意识。精细化管理是安全生产基础性、长期性、根本性的工作,也是实现企业本质安全的重要途径。各级各部门要采取多种措施,加大宣传力度,特别要加强对企业主要负责人的培训,通过他们使精细化管理和过程控制的理念深入人心、落到实处。二是要健全制度。省政府精细化管理文件下发之后,多数市、县政府结合实际制订了实施意见。还没有作出安排部署的地区和部门一定要迅速行动起来,围绕精细化管理和过程控制建章立制。企业要进一步完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根据自身实际制定实施细则,通过制度将精细化管理和过程控制落实到每个员工、设备和环节。三是要严格考核。要把推动精细化管理和过程控制情况纳入地方、部门和企业安全生产考核体系,作为考核评优的重要内容。各地区、各部门要研究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对实施精细化管理和过程控制的企业进行相应的扶持奖励,将安全责任不落实、现场管理混乱、隐患问题频出的企业列入黑名单进行通报。四是要落实责任。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发证谁负责”的原则和属地分类分级监管的要求,层层落实责任。各地、各行业都要确定企业开展精细化管理和过程控制的目标和任务时间表,有具体实施的步骤、计划和措施,通过量化考核确保目标任务的完成。
(三)认真抓好情景构建和一案三制建设工作。事故情景构建是对可能发生事故的风险点、破坏严重性、波及范围、复杂程度以及长期潜在的影响进行系统归纳和有效分析辩识,并制定出相应的应急处置对策。开展应急救援情景构建,严格落实“一案三制”,对于有效预防和减少事故灾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吉林宝源丰禽业有限公司因电线短路引起初发火灾,按理说员工能够及时逃生,结果却造成重大伤亡,安全管理混乱固然是主要的,但没有应急预案、没有进行过针对性的演练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今年5月14日发生的中煤集团榆林能源化工公司大海则煤矿建设项目溜灰管坠落事故,造成13人死亡。教训同样深刻,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对灰管内残留水泥致整体重量增加、管内压力增大、固定设施牵引力增大等致灾因素考虑不周,未采取强化的固定措施。说到底是从未构建过这样的事故情景,没有做过任何预案,更谈不上有效救援。各级、各部门特别是企业一定要充分预想和构建情景,通过演练检验和完善预案,创新安全生产法制、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一是要科学合理抓好“情景构建”。“情景构建”重在体现事故发生后的真实感。要注重整合资源、凝聚力量,建立健全各类安全生产应急资源数据库,充分预想、预料、预测事故情景。要组织专家对事故案例、资源现状,行业领域特点等要素进行系统分析和应急能力评估,结合实际,提出生产安全事故情景规划,通过专家评审论证、模拟推演、实战演练等方式,确保“情景构建”的科学性和真实性。二是要精心编制应急预案。总体应急预案要下延到乡镇和街办,专项应急预案要突出重点领域,部门应急预案要涵盖所有领域,切实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要重点指导高危和小微企业编制好现场应急处置预案,定期对预案进行调整修订,落实到具体的人和设备,不断提高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要加强应急演练,模拟真实事故情景,加强联动响应,科学实施应急处置和救援。三是要完善应急管理体制。目前,我省已基本形成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各市级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构已建立,全省分级管理、属地为主的现场救援指挥机构基本形成。下一步要加强组织领导,市、县(区)政府一把手要兼任应急管理委员会主任,常务副市、县(区)长分管应急管理工作;要加强应急管理机构建设,充实专业、专职管理人员;要明确职责,同时加强上下联动、区域联动和部门联动;要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重点加强对辖区内上级派驻单位以及央企、省企、市企的管理。四是要健全工作运行机制。要明确职责,同时加强上下联动、区域联动和部门联动;要科学规划应急救援队伍和应急管理专家库建设,加快应急物资调度平台建设,提升应急救援能力;要加快推进省、市、县重点企业应急平台互联互通工作,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为高效处置生产安全事故和重大险情提供技术支撑。五是要加强应急法制建设。要按照《突发事件应对法》和国务院安委会《关于进一步加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工作的通知》要求,抓紧制定《陕西省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管理办法》,继续完善《陕西省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和《陕西省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专家管理办法》;逐步建立专门面向社会服务和参加社会救援的有偿补偿政策、工伤保险政策等,依法依规进行应急处置和救援。
(四)认真抓好打非治违和合法合规生产工作。近年来,因非法违法、违规违章行为引发的事故,每年占比超过60%。2011年,陕煤集团韩城矿业公司桑树坪“8.7”煤矿发生重大透水事故,原因就是与该矿相邻的禹昌煤矿超层越界开采,引发透水,通过采空区进入桑树坪煤矿,险些酿成大祸。就在前几天(7月19日),沪昆高速湖南怀化隆回县路段,一辆载有6.52吨乙醇的货车与一辆大客车追尾,事故造成5台车辆烧毁,目前已确认43人死亡。初步调查结果显示,这起特别重大事故的原因正是因为小货车非法改装运输危化品,大客车接驳运输、停车休息制度没有落实。事故教训非常惨痛,我们一定要把深入开展“打非治违”、不断推动合法合规生产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常抓不懈。一是要积极引导企业合法生产。要加强安全生产法制宣传和教育培训,不断强化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员工的自觉守法意识。要严格高危行业安全准入,坚决落实安全设施“三同时”制度。要把企业是否守法生产经营列为企业征信管理的重要依据,对守法企业加大支持服务力度,在融资等方面给予倾斜照顾;把查处的非法违法企业列入黑名单,向社会予以公布。二是要严厉打击非法违法。政府是“打非”的责任主体,企业是“治违”的责任主体。要严格执行“四个一律”原则,即: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等手段,对非法生产经营建设和经停产整顿仍未达到要求的,一律关闭取缔;对非法违法单位和责任人,一律按规定上限处罚;对存在违法行为的单位,一律责令停产整顿;对触犯法律的有关单位和人员,一律依法追究法律责任。三是要健全联合执法机制。各市要结合实际,创新思路,健全完善联合执法机制。要加强信息沟通,完善“打非”信息共享机制,防止出现盲区。对非法违法行为涉及两个以上职能部门的,要强化联合执法;对非法违法行为在各市县区地界边缘来回流动的,要实行跨区域联合执法。四是要严格进行事故调查。要认真落实省委提出的事故“双查”要求,对打非不力导致发生事故的,要坚决按照有关规定严格事故调查并严格问责。对治违不力的企业,要依法采取责令停产整顿、暂扣或吊销安全生产许可证等处理措施,切实以事故教训,推动“打非治违”工作深入开展。
(五)认真抓好“三基”“三化”和安全监管工作。“三基”工作是“三化”建设的基础,“三化”建设是“三基”工作的巩固和深化。建设安全生产政府监管网格化、企业管理精细化、行业直管专业化,这是省委、省政府针对当前全省安全生产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作出的重要决策和部署,是解决安全生产领域存在的基础薄弱、制度不健全、责任不落实、管理不规范、监管不到位和隐患层出不穷、非法违法屡禁不止等突出问题的具体举措和治本之策。各级政府、各行业部门和各单位,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高度重视,充分认清“三化”建设的内涵和重要意义,下大力气抓好落实、抓出成效。一是要落实责任。政府监管网格化,要建立企业基础、事故隐患和监管责任台账,将任务分解细化到各级政府和部门,形成四级网格的有效衔接和三个台账的全覆盖。企业管理精细化,要把制度建设、现场管理、流程管理、岗位管理、装备管理精细化作为重点,进一步夯实企业主体责任,推动企业落实精细化管理。行业直管专业化,要充分发挥行业主管部门的专业优势,着力在加强行业监管队伍、专家队伍、救援队伍和科技保障能力建设上见成效。二是要强化措施。各市主管市长是推进本地区“三化”建设第一负责人,要加强领导、协调,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要从安全生产专项经费或市县长专项基金中拿出资金,进一步加大“三化”建设经费投入。要加强目标考核,凡“三化”建设任务没有完成的,年底不得评为先进单位。三是要明确任务。要按省上要求,10月底前,省、市、县、乡镇三个台账要100%完成目标任务。各市、县要抓紧确定时间节点,采取倒排的办法,从8月开始,按月、周分解落实年度任务,确保“三化”建设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
四、抓好下半年几项重点工作,确保完成年度控制目标
(一)推广咸阳经验,推动“三化”建设上台阶。咸阳市强化“三基”工作,特别是在“三化”建设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实践,取得了一些成功经验。概括起来有四个方面:一是落实党政同责,实现齐抓共管。市委、市政府以“三化”建设为契机,要求各级党政一把手要亲力亲为、共同推进,为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坚持定岗定责,织网建账,加强监管。咸阳市所辖县区、乡镇已全部完成建立 “四级网格、三个台账”工作,秦都区将全区12个镇、街道办划分成296个安全管理网格;把30名区级领导、260名科级领导、400名社区负责人、979名网格监管员,纳入网格化监管的责任体系;对全区9779户生产经营单位按行业、分领域全部实行实名制监管,做到划分片区、定岗定责,较好地实现了“网格全覆盖,责任无盲区、监管无空档”。三是通过科技驱动,基本实现安全监管信息化。市财政先后投入470万元,用于建设全市安全监管信息平台和151个镇街“标准化安监站”,把“三化”建设系统平台与重大危险源、重大隐患监控平台有机对接,做到安全监管各种数据资源实时动态管理,实现了行业部门、县区、镇街共建共享。四是突出重点行业,推进精细化管理。积极推广红柳林煤矿精细化管理经验,并运用于化工、电器制造等行业领域。将中石油长庆石化分公司、咸阳化工公司等作为精细化管理的试点企业,对不同行业领域开展精细化管理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希望大家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回去后结合实际,制订切实可行的措施,推动本地区、本行业和本单位“三化”建设取得新成效。
(二)落实“四严双查”要求,抓好“六打六治”。要持续加大煤矿、非煤矿山、尾矿库、油气管道和长输管线、危险化学品生产和运输、道路交通、建筑施工、消防等重点行业领域“打非治违”力度,切实把引发事故的根源消灭在萌芽状态。要按照国家安监总局视频会议的要求,集中时间和力量,深入开展“六打六治”。一是打击矿山企业超层越界开采行为,整治图纸造假,图实不符问题;二是打击破坏损坏油气管道的行为,整治管道周边乱建、乱挖、乱钻的问题;三是打击无资质施工行为,整治层层分包转包的问题;四是打击客车非法经营行为,整治超速、超员、疲劳驾驶的问题;五是打击危化品非法营运行为,整治违法外包挂靠的问题;六是打击三合一、多合一场所违法生产经营行为,整治消防设施缺失,通道不畅的问题。
(三)突出煤矿等重点行业强化安全监管。要继续坚持把煤矿安全作为重中之重,抓好瓦斯、水害和火灾以及大面积冒顶等专项整治;要严格落实“双七条”规定,强化主体责任的落实;要进一步加大对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小煤矿整顿关闭力度,确保关闭任务的完成;要不断强化道路交通安全监管,着力抓好“两客一危”专项整治,特别是对运输危险货物的车辆要严格落实出入省内的检查,对手续不全、带病运营以及超限、超载等车辆,坚决不予放行;长途客运车辆必须严格执行零时至5时禁止通行我省高速公路和落地休息制度;公安、交通、安监等部门要相互配合、相互协调、相互支持,切实抓好监管和整治;要着力抓好城市油气管道安全监管,对已查出的225处油气长输管道安全隐患,尤其是穿越居民区的22处重大隐患,属地政府要加强组织协调和领导,按照《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中“后建服从先建、谁造成谁负责”的原则,落实责任、措施、资金,限时整改,确保取得实效;对建筑、消防、非煤矿山、特种设备等行业都要加强监管监察,针对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积极维护和推动行业领域安全生产。
(四)抓好炎热季节和汛期安全生产工作。当前正值炎热季节和汛期,我们一定要保持高度警惕,强化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要重点防范煤矿、油井、尾矿库、烟花爆竹、危险化学品等领域发生淹井、溃坝、坍塌、闪爆等事故;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和专业救援队伍值班制度,加强检查、巡查、排查和监测监控;做好应急救援物资储备,确保突发事件发生后能在第一时间开展抢险救援,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同志们,安全生产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不仅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也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我们一定要忠于职守、尽职尽责、敢于担当,全面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持续推动全省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为百姓平安生活和建设“三个陕西”创造良好环境。
- 上一篇:“迎检查通知”是下一个事故的前兆
- 下一篇:粉尘防爆安全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