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在发展,金戈铁马离我们越来越远,但刚健、明亮、热烈、饱满、昌盛、发达的“龙马精神”不能丢
马,刚健明朗,生机勃发。
12岁的女孩石天洋和她心爱的马一起,凌空一跃,完成了最后一个跨越。这是2013年底首届上海国际马文化节青少年马术邀请赛的现场,凭借娴熟的技巧,石天洋轻松斩获冠军。
从小爱马,在石天洋眼里,马是她的好朋友。放了假,跟随老师练习马术,喂马,给马擦洗,梳理马毛;每天晚上,睡在马厩隔壁,伴着马嚼草的声音入眠;天一亮,穿上骑术服,跃身上马,眼前的女孩便成了“花木兰”——马蹄声动,尘土飞扬。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英姿飒爽,驰骋千里的马;“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隐忍负重,翻越关山的马……
力与美:时代的节奏
马,宁静、高贵、忠诚、勇敢,具备人类向往的优秀品质。在上海全进马术俱乐部马场主人海兰看来,马是人类的挚友,是人类从大自然得到的馈赠。
马与人类休戚与共,心心相印:欢喜时,“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悲伤时,“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前秦苻坚坠下山涧,马垂下缰绳,将主人救起;三国刘备困于檀溪岸边,的卢马一跃而起,直达对岸,追兵目瞪口呆。名马配英雄,人在马在,人亡马亡。三国关羽死后,赤兔马绝食而亡;楚汉争霸,项羽自杀,乌骓马沉江而随。
千百年来,马都是力与美的化身。人们赞颂其精神,描摹其神采。
在上海博物馆,徐悲鸿的《奔马图》铺展在眼前,用墨精致酣畅,生动而奔放。
“画马的传统古已有之,早期的汉字‘马’,就是最早的画马图像。从东周时期就开始流传马的图画作品。古代以画马著称的画家,仅唐代就有曹霸、陈闳、韩干、韦偃等人。宋代李公麟,元代赵孟、龚开、任仁发,近现代郎世宁和徐悲鸿等人都是画史标名的画马名家。”上海海事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院长乐震文说。在他看来,马赋予人类以速度和精神,充盈着奔腾、跨越的梦想。
开放与包容:大国的情怀
古人生活靠马,生产靠马。在人与人、文明与文明的交流沟通中,马立下了汗马功劳。
跟随上海博物馆馆长陈燮君,我们在上海博物馆寻找文物中的马。唐代彩绘彩色釉陶骑马俑,在展厅静默而立。盛世的风采,在润泽的釉色、优雅的线条中流淌。
由于马的重要作用,以马为题材的文物屡见不鲜。秦始皇陵的大型陪葬铜车马模型,汉朝骠骑将军霍去病墓前的“马踏匈奴”石雕,甘肃武威东汉雷台墓出土的青铜器“铜奔马”(马踏飞燕),等等。
马,深深嵌入了中西文明交流史的进程。白马驮经,开启了佛教在中国的传承;张骞出使西域,骑马穿进茫茫山峦旷野,带回“丝绸之路”的新鲜气息;茶马古道,靠着马帮走出了一条民间国际商贸通道……马,张扬着大国气象,塑造着中国包容、开放的文化品格。
成功与幸福:生活的期待
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王娟说起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临近马年,各种“马上”体火了起来,“马上”有钱,“马上”有房,“马上”有对象……人们用最直接的方式,表达着对生活的期待和向往。
“自古以来马就是人类最好的伙伴。”王娟说。古人以“马牛羊鸡犬豕”为六畜,马居其首。
“马不仅忠诚、勇敢,而且机智、善战,是战场上英雄们的依靠和支撑。”王娟说,“马到成功,人们将战争的胜利归之于战马。”
明清以后,“马上”体就成为人们固定的表述模式,祝语中有“马上封侯”、“马上发财”、“马上如意”等。
时代在发展,金戈铁马离我们越来越远了。但是,刚健、明亮、热烈、高昂、升腾、饱满、昌盛、发达的“龙马精神”不能丢。人们寄望,“马上”生活更好,国家更强。
(颜维琦)
- 上一篇:想不到的伤害惨案
- 下一篇:安全员的工作内容、职责和素质
安全生产需要发扬龙马精神,经常保持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不当违章违纪让众人厌恶的害群之马。安全管理成绩面前也要快马加鞭,好上加好,事故面前更要秣马厉兵,吸取教训,从细做起,奋起直追。
春风得意马蹄疾,金戈铁马守安全。安全生产需要千军万马齐心协力共同把关,才能马到成功,步步为赢,实现长治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