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HSMS)
OHSMS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由来与发展
生产安全问题,一方面是由于生产技术条件落后而造成的,另一方面是由于管理不善而造成的。对于前者,我们可以通过安全技术手段解决;对于后者,我们只能通过加强管理予以解决。
另外,人们多年来通过不断总结而发现,决大多数事故原本是可以通过实行合理有效的管理而得以避免的,而纯粹由于技术条件达不到而无法避免的事故只占很小一部分。大家认识到,只有加强安全管理,辅之以技术手段,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生产事故和劳动疾病的发生。
据国际劳工组织估计,世界范围内每年约发生2.7亿起职业事故,200万人死于职业事故和与工作相关的疾病,1.6亿人遭受职业病,职工的安全健康受到严重威胁。90年代后期,一些发达国家借鉴ISO9000认证的成功经验开展了实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活动,以保障从业人员的健康安全。
1996年英国颁布了BS8800《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指南》
1996年美国工业卫生协议制定了《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的指导性文件;
1997年澳大利亚/新西兰提出了《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原则、体系和支持技术通用指南》草案;日本工业安全卫生协议(JISHA)提出了《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导则》;挪威船级社(DNV)制订了《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认证标准》;
1999年英国标准协会(BSI),挪威船级社(DNV)瑞士通用验证集团(SGS GROUP)等13个组织提出了职业安全卫生评价系列(OHSAS)标准,即OHSAS18001《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规范》、 OHSAS18002《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OHSAS18001实施指南》;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HSMS)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在国际上兴起的现代安全生产管理模式,它与ISO9001和ISO14001等标准规定的管理体系一并被称为后工业划时代的管理方法。
在我国,为了尽快提高我国生产安全水平,保障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促进贸易发展,符合WTO规则的要求,2001年国家质检总局发布了国家标准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该标准覆盖了OHSAS18001:1999所有的技术内容,对于绝大多数生产型企业来说,OHSMS18001一套行之有效的事故预防解决办法。
英国、挪威等14国起草
国际社会对职业健康问题的日益关注
全球经济一体化潮流的推动
ISO两个系列标准的影响
加入WTO后安全管理面临的挑战
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OHSMS的基本框架: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GB/T28001-2001(2001年11月12日发布,2002年1月1日实施)由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要素四部分组成。
体系要素除“4.1总要求”外,其余17个要素组成了体系5个基本过程。
OHSMS运行模式
遵循“戴明模型”(PDCA)的运行模式。
通过“计划(PLAN)、行动(DO)、检查(CHECK)、改进(ACTION)”四个环节,实现持续改进。
OHSMS基本要素与运行模式
OHSMS的特点:
系统性:系统化的管理思想;程序化的管理方法;文件化的管理手段;结构化的管理机制。
先进性:
PDCA的运行模式;
系统工程的分析基础;
科学严密的控制程序。
持续改进性:
方针中有对持续改进的承诺;
最高管理者定期对体系进行管理评审;
“三级监控”确保体系的适用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预防性:
体系建立初期要进行初始评审;
通过风险评价使预知风险得到事前控制;
各种潜在的事故要求制定应急程序。
全过程控制:
对活动、产品和服务全过程控制;
对人员、设备全面控制;
对原材料和产品跟踪控制。
建立OHSMS的作用:
有利于安全生产法等法规的贯彻执行;
有利于用人单位的OHS管理由被动变主动;
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
有利于提供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
- 上一篇:管理评审控制程序
- 下一篇:夏季户外活动谨防中暑
我的邮箱miaobo19851204@163.com 谢谢 !!qq:173756375
wzw_1971@163.com
资料已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