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伤害事故的原因:
1、机械设备在设计制造上存在缺陷;
2、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
3、是设备日常维护、保养不到位、机械设备带病作业;
4、从业人员个人操作错误、人为造成安全装置失效、机械运转时加油、维修、清扫,或者操作者进入危险区域进行检查、安装、调试;
5、生产作业环境缺陷,操作空间不符合安全要求。机械伤害事故的
预防措施:
1、在选择机械设备时,一定要选择有资质的正规厂商生产的机械设备,防护罩、保险、限位、信号等装置齐全,设备本身质量达到安全状态;
2、专用设备必须配备专用的工具,设备设施上的安全附件有缺陷时,一定应及时处理,处理不了的要及时更换设备;
3、加强对设备的使用、维护、保养、检查等工作,建立完善点巡检工作制,及早发现设备隐患并迅速处理,使机械设备不带病作业;
4、以制度为切入点,规范员工操作行为,进一步完善规章制度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杜绝违章指挥和违章操作的行为。狠抓安全生产知识和安全操作技能培训工作,提高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
5、积极改善员工的生产作业环境,设备的改造应充分考虑到操作空间与周围环境,必须能够保证员工安全操作的需要。
二、高处坠落事故的原因与预防措施
高处坠落事故的原因:
1、高处作业的安全防护设施的材质强度不够、安装不良、磨损老化等;
2、安全防护设施不合格、装置失灵;
3、劳动防护用品缺陷;
4、作业环境不良;
5、作业人员缺乏高空作业的安全技术知识,人为操作失误或带病作业,以及安全防护措施不落实。高处坠落事故的
预防措施:
1、高处作业人员的身体条件必须符合安全要求,不准患有高血压病、心脏病、等不适合高处作业的人员从事高处作业;对从事高处作业人员必须坚持开展经常性安全宣传教育和安全技术培训,没经过培训和特殊教育的人员不准进行高处作业。
2、高处作业人员的个人着装必须符合安全要求,根据作业性质配备安全帽、安全带和有关劳动保护用品,2米以上高处作业必须按标准系好安全带,安全带使用前必须检查,并要做到高挂低用。
3、高处作业时必须落实使用检查制度,各检修口、上料平台口等洞口必须设有牢固、有效的安全防护设施(盖板、围栏、安全网),并悬挂醒目的警示标志,检查中发现问题必须及时处理。
4、高处作业前,必须检查脚踏物是否安全可靠,脚踏物是否有足够的承重能力,已部分腐烂的跳板、石棉瓦、刨花板、三合板等不准当踏脚板使用。
5、高处作业必须遵守作业标准,不准攀爬脚手架或乘运料井字架吊篮上下,也不准从高处跳上跳下。
6、室外高处作业必须在晴好天气下进行,不准在六级强风或大雨、雪、雾天气从事露天高处作业。
7、使用梯子作业时,单梯只许上1人操作,支设角度以60°~70°为宜,梯子下脚必须采取防滑措施,支设人字梯时,两梯夹角应保持40°,移动梯子时梯子上不准站人。
三、物体打击事故的原因与预防措施
物体打击事故的原因:
1、在高空作业中,由于工具、零件等物体从高处掉落伤人;
2、运动物中反弹物体对人体造成的撞击;
3、起重吊装物品掉落伤人;
4、设备带病运转,各种碎屑、碎片飞溅对人体造成的伤害;
5、设备运转中违章操作,器具部件飞出对人体造成的伤害;物体打击事故的
预防措施:
1、操作人员必须进行安全培训,按要求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品,进入作业现场不得违章指挥、违章操作;
2、在同一垂直面上下交叉作业时,必须设置安全隔离层或安全网,并保证防砸措施有效。高处作业上下传递物件时禁止抛掷,使用溜槽或起重机械运送时,下方操作人员必须远离危险区域; 3、高处作业人员所使用的工具或切剥下来的废料,必须放进工具袋或采取防坠落措施,严禁到处乱放,以防掉下砸人或崩起伤人; 4、高处作业临时使用的材料必须放置整齐稳固,且放置位置安全可靠,所有有坠落可能的物件,应先行撤除或加以固定;
5、作业现场临边、临空及所有可能导致物件坠落的洞口都应采取防护措施;
6、起吊重物时,所采用的索具、索绳等应符合安全规范的技术要求,不得提升悬挂不稳的重物,起吊零散物料或异形构件时必须用容器集装或钢丝绳捆绑牢固,确认无误后方可指挥起升,防止物料散落伤人;
7、加强设备点巡检工作,及时消除设备故障,以防器具部件飞出伤人。
四、高炉煤气事故的原因与预防措施
高炉煤气的危害主要有三种,一是爆炸,二是着火,三是中毒。
(一)爆炸高炉煤气爆炸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煤气浓度在爆炸限范围以内;二是受限空间;三是存在点火源。只有这3个条件同时具备,煤气才能爆炸。高炉煤气在混合物中的含量(体积%)下限35%,上限74%,遇有明火或温度大于530℃就会发生爆炸。高炉煤气爆炸的原因:
1、煤气系统压力过低,空气进入煤气系统;
2、高炉切、引煤气错误;
3、高炉拉风坐料和休风时,没关闭混风阀;
4、煤气管道动火没有扫线;
5、高炉悬料顶温过高,打水量过大;
6、锅炉、预热炉等点火错误;
7、煤气设备着火时,未切断煤气来源,发生回火爆炸。预防爆炸措施:
1、高炉煤气系统必须保持正压,压力过低时则切断煤气,避免空气进入煤气系统;
2、高炉切、引煤气时,煤气系统要通蒸汽或氮气,然后与大气相通;
3、高炉拉风坐料和休风时,必须及时关闭混风阀,防止高炉煤气经过热风管道倒流进入冷风管道;
4、高炉休风应根据时间和事由采用通蒸汽或炉顶点火,以避免煤气逐渐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气体;
5、炉顶打水装置应用雾化打水设备,需要打水时让水与煤气均匀混合,避免水在料面积聚,在崩料,坐料时骤然进入高温区造成爆炸事故。悬料时要及时处理,不能长时间打水,应采取减风,切煤气,控制炉顶温度大于350℃;
6、锅炉、预热炉等点火时,操作人员应严格严格执行先点火后送气的规章制度,防止错误点火而发生爆炸事故;
7、煤气管道内起火时,可根据煤气着火的情况,应局部停止使用煤气,设法关闭阀门降低煤气压力,并向着火的设备内通入大量蒸汽或氮气进行灭火。煤气管道管径在150mm以下,可直接关闭阀门熄火。万一发生爆炸,最大爆炸压力约为0.7
MPa(7kg/cm2),管径小的钢管足够承担煤气爆炸压力。管径在150mm以上,应采取关小阀门降低煤气压力,但煤气压力最低不得小于100Pa,严禁突然完全关闭阀门或水封,以防回火爆炸。
(二)火灾煤气火灾,煤气燃烧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有足够的空气,二是有明火或者达到煤气的燃点。高炉煤气着火的原因:
1、设备、容器、阀门、法兰和管道不严或泄漏,遇有明火或高温;
2、设备制造质量差,长期失修;
3、煤气设备停产检修时,煤气未清扫干净,对煤气设施动火作业;
4、操作不当,带煤气作业时使用铁质工具,撞击出火花或附近有高温管道等,引起火灾事故。
预防措施:
1、煤气设施应定期检查,发现阀门、管道等不严或泄漏,必须马上处理,防止发生事故;
2、带煤气作业时,40m以内禁止一切火源,并使用铜质工具或铝青铜合金工具,禁止使用铁质工具。在裸露的高温管道附近,设备应做绝热处理,不采取特殊安全措施,严禁带煤气作业;
3、煤气系统动火执行动火申报制度,动火前应制定安全措施方案,报主管部门审核批准,
开具动火证,在煤气设施动火前,必须将煤气清扫干净,备足防火、灭火设施,并由煤气防护人员负责监督动火措施的落实与检测监护工作;
4、煤气设施应选质量好、安全可靠的设备,并定期维护与检修,确保安全运行。
(三)中毒高炉煤气中含有大量的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无色、无味且具有极强的毒性,人吸后就会导致中毒事故。高炉煤气中毒的原因:
1、设备、容器、阀门、法兰和管道不严,导致煤气泄漏;
2、工业用蒸汽与生活用蒸汽没有彻底分开,蒸汽压力低时,煤气窜入蒸汽管道,在使用蒸汽时发生中毒;
3、一人单独进入煤气区域作业,操作人员未按规定携带报警器及呼吸器具;
4、除尘器箱体放散管、净煤气放散塔等不符合《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要求;
5、设备关键部位老化,作业现场缺乏监测监控、报警设备;
6、改变煤气用途,用煤气火取暖等。
预防措施:
1、强化煤气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工作。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煤气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煤气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和防范措施;
2、强化煤气安全管理,严格执行煤气生产、储存、输送、使用环节,加强煤气设施日常检修维护,配备齐全各种监测、监控设备和防护设施,确保运行正常,防止煤气泄漏而导致中毒事故;
3、进入煤气区域作业必须两人以上,携带煤气报警仪,看好风向,一人监护,一人工作,到有煤气泄露的地方必须叫煤气救护人员监护;
4、带煤气处理故障时,必须两人以上佩戴呼吸器具,并要随时监测呼吸器具的压力,压力低于30kg/cm2时,应立即离开煤气区域,以防呼吸器具压力过低,导致中毒事故发生;
5、工业用蒸汽与生活用蒸汽必彻底分开,各蒸汽管路的变更均要通过安全管理人员批准;
6、净煤气放散塔等煤气放散设施应有可靠的点火装置,煤气放散时应将煤气点燃,还应有煤气灭火装置,以防发生回火爆炸;
7、煤气在使用过程中,不得随意改变其用途,用做取暖等。
五、起重机械事故的原因与预防措施
起重机械事故的原因:
1、重物坠落。吊索、吊具损坏、浮动物件捆绑不牢、挂钩不当、起升机构的零件故障(特别是制动器失灵、钢丝绳断裂)等引发的物体打击伤害事故;
2、挤压。起重机轨道两侧缺乏良好的安全通道或与建筑结构之间缺少足够的安全距离,起重机在走行时对人体造成夹挤伤害。走行机构的制动器失灵引起溜车,造成挤压伤害事故等;
3、高处坠落。人员在离地面大于2m的高度进行起重机的安装、拆卸、检查、维修或操作等作业时,从高处跌落造成伤害事故;
4、触电。起重机发生故障时,未按停电要求停电或接触带电部位,如处理滑线、配电盘等引发触电伤害事故;
5、其他伤害。上下梯子不注意,导致扭伤、跌伤等伤害事故。
预防措施:
1、进入起重机作业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并应每天定期检查吊索、吊具、主副卷钢丝绳及制动器,确保安全可靠,起重机在吊物或抓料过程中,严禁人员从下方经过,以防发生物体打击伤害事故;
2、起重机作业时,严禁人员在轨道两侧狭小地方行走,检修时必须停机进行,以防发生挤伤事故;
3、起重机作业时,严禁人员在大小车轨道两侧行走,检修时必须系好安全带,以防发生高处坠落事故;
4、起重机发生故障时,必须停电、挂有人检修,禁止合闸的警示牌后,在进行处理,并要保持各线路绝缘完好。发现漏电严重时,应通知专业人员处理,以防发生触电事故;
5、上下车必须手扶扶手走安全通道,天车作业时不得强行上车,工作中严禁嬉戏打闹,地面上的油污应时清理,以防滑倒跌伤。
六、物理爆炸的原因与预防措施
物理性爆炸是由温度、体积和压力等因素引起,爆炸前后物质的性质及化学成分均不变,具体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锅炉与压力容器出现缺陷,如管道堵塞或安全阀失灵,导致锅炉与压力容器内的气体压力急剧升高,冲破锅炉与压力容器的阻力而引起爆炸;
2、高压气瓶充气压力过高,与高温物质接触或在阳光下曝晒,气瓶内部压力升高超过气瓶强度时,就会引起爆炸;
3、强火花放电。(如闪电雷击)或高压电流通过细金属丝所引起的爆炸也是一种物理爆炸现象。这时的能源是电能,能量在10-6~10-7s内释放出来,使放电区达到巨大的能量密度和数万度的高温,因而导致放电区的空气压力急剧升高,并在周围形成很强的冲击波和响声。金属丝爆炸时,温度高达摄氏两万度,金属迅速化为气态而引起爆炸;
4、水的大量汽化。高温铁水遇水产生的爆炸是其主要形式之一;
5、物体的高速撞击。
预防措施:
1、锅炉与压力容器上的管道必须畅通无阻,安全阀等安全附件灵敏可靠;
2、高压气瓶应按标准充装与存放,不得超压充装,在使用和存放过程中应远离高温物质或阳光曝晒。气瓶必须戴瓶帽,在运输过程中应轻装轻卸,严禁抛、滑、滚、撞;
3、高炉出铁的渣铁沟与所用工具,必须经烧烤好后方可使用,不准使用潮湿设施出铁,以防铁水遇水爆炸伤人;
4、安装防雷击设施,防止发生强火花放电现象。
七、化学爆炸的原因与预防措施
化学性爆炸是物质在短时间内完成化学变化,形成其他物质同时产生大量气体和能量的现象。化学反应的高速度、大量气体和大量热量是这类爆炸的基本原因。
(一)化学性爆炸物质
1、简单分解的爆炸物
这类物质在爆炸是分解为元素,并在分解过程中产生热量;
2、复杂分解爆炸物,如含氮炸药;
3、可燃性混合物
由可燃物质与助燃物质组成的爆炸物质,实际上是火源作用下的一种瞬间燃烧反应。
(二)爆炸极限
1、可燃气体、可燃蒸汽或可燃粉尘与空气构成的混合物,并不是在任何混合比例之下都有着火和爆炸的危险,而是必须在一定的浓度比例范围内混合才能发生燃爆。混合的比例不同,其爆炸的危险亦不同。混合物中可燃气体浓度减小到最小(或增加到最大),恰好不能发生爆炸时的可燃气体体积浓度分别叫爆炸下限和爆炸上限,爆炸上限和爆炸下限统称为爆炸极限。爆炸下限和爆炸上限之间的可燃气体浓度范围叫爆炸范围。如天然气爆炸极限在常压下为5%~15%。在1MPa时爆炸极限为5.7%~17%;5MPa时爆炸极限为5.7%~29.5%。极限氧浓度,当氧浓度降低到低于某一个值时,无论可燃气体的浓度为多大,混合气体也不会发生爆炸,这一浓度称为极限氧浓度。极限氧浓度可以通过可燃气体的爆炸上限计算。如甲烷在1个大气压下的爆炸上限为15%,当甲烷含量达到15%,空气的含量占85%,这时氧的含量为17.85%,即甲烷与空气混合,当氧的含量低于17.85%时,便不会形成达到爆炸极限的混合气。在实际应用中,对极限氧浓度取安全系数,得到最大允许氧含量。天然气的最大允许氧含量可取2%。
2、爆炸极限的影响因素
(1)温度
混合物的原始温度越高,则爆炸下限降低,上限增高,爆炸极限范围扩大;
(2)氧含量
混合物中含氧量增加,爆炸极限范围扩大,尤其爆炸上限提高得更多;
(3)惰性介质
在爆炸混合物中掺入不燃烧得惰性气体,随着比例增大,爆炸极限范围缩小,惰性气体的浓度提高到某一数值,可使混合物变成不能爆炸;
(4)压力
原始压力增大,爆炸极限范围扩大,尤其是上限显著提高。
原始压力减小,爆炸极限范围缩小。在密闭的设备内进行减压操作,可以免除爆炸的危险;
(5)容器
容器直径越小,混合物的爆炸极限范围越小。
预防措施:
1、采取各种措施,防止爆炸混合物的形成;
2、严格控制着火源,切断爆炸条件;
3、防爆装置安全好用,爆炸开始就及时泄出压力;
4、切断爆炸传播途径,减弱爆炸压力和冲击波对人员、设备和建筑的损坏;
5、采取检测报警装置,及时发现隐患,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
八、窒息事故的原因与预防措施
窒息事故的原因:
1、作业人员技能不足进入密闭的空间,没有进行空气置换就工作;
2、密闭空间没有进行强制通风置换,也没有检测含氧量是否合格,冒险进入密闭空间内工作;
3、密闭空间外的前后端进气阀没采取可靠的断点,阀门不严气体泄漏造成窒息;
4、不采取安全防范措施,在无人监护时单独作业,进入密闭空间时间过长或在密闭空间内动火,致使其内部含氧量降低,导致窒息;
5、在爆破等作业过程中产生的窒息性气体时,没等烟气全部散净,进入此区域内作业。
预防措施:
1、进入封闭空间作业前必须办理工作许可证;
2、进入封闭空间作业前必须分析掌握设备状况,做好防护工作,穿戴好防护用品;
3、保证封闭空间与其他设备、管道可靠隔离或有明确断点,防止其他系统中的介质进入封闭空间,严禁堵塞封闭空间通向大气的阀门;
4、必须保持足够通风置换,排除封闭空间内易挥发的气体、液体、固体沉积物等有毒介质,或采用其它适当介质进行清洗置换,确保各项指标在允许工作的规定范围内;
5、必须在封闭空间的控制部位悬挂安全警示牌,检测系统含氧量达到可工作状态,并在封闭空间外指定2名监护人随时保持有效联系,若有意外发生,应立即将作业人员救出。
九、淹溺事故的原因与预防措施
淹溺事故的原因:
1、站位不当,工作时不慎掉入池中,造成溺水;
2、工作信息联系不当,在进入冲水沟作业过程中,启动高压泵,将作业人员冲入池中,造成溺水;
3、作业现场存在安全隐患,缺少防护或防护设施不达标,人员摔倒掉进池内,造成溺水。
预防措施:
1、完善易造成溺水区域内的安全设施,并应全面达到或超过国家标准,消除作业现场的安全隐患;
2、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规程操作,避免不良的环境导致的强迫体位;
3、作业前应做好信息沟通工作,并设有专人监护,防止因误动作而引发的溺水事故。
十、灼烫事故的原因与预防措施
灼烫事故的原因:
1、操作人员站位不当接触高温汽水,被高温汽水烫伤;
2、带电作业产生的电弧。高压触电时,两电极之间的温度可高达1000℃---4000℃,接触处可造成严重的烧伤;
3、明火作业时不慎烧伤;
4、腐蚀性危险化学品意外与人接触时烧伤;
5、不安全装束。高温作业人员穿着化纤衣物,接触高温时衣物着火烧伤;
6、其他物理性和化学性灼烫。包括蒸汽的突然泄漏与可燃性气体的突然燃烧等造成的灼烫伤。
预防措施:
1、高温作业岗位人员应严格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远离危险区域;
2、正确穿戴个体防护用品,提高从业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
3、加强对腐蚀性危险化学品等容器的日常检查,及时淘汰不合格的贮存装置;
4、带电作业时必须采取保证安全的技术措施,如穿戴好绝缘服和防弧面罩等;
5、强化高温危险源的辨识工作,制定可靠的作业指导书,提高从业人员面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十一、触电事故的原因和预防
触电事故的原因:
1、不按规定穿戴好防护用具上岗操作;
2、非电气工人缺乏安全用电意识乱修电气设备;
3、不办理停送电操作票,擅自拉合刀闸,在工作现场和配电室不验电、不装设接地线、不挂警示牌等;
4、对电气设备维护不及时,设备带病运行;
5、电气设备安装不合理,多存在装置性违章现象;
6、高压线断落地面可能造成跨步电压触电等。
预防措施:
1、上岗作业前必须按规定穿戴好防护用具,否则不准进入现场作业;
2、设备停送电必须办理操作票,并采取保证安全的技术措施。即:停电、验电、装设接地线、悬挂警示牌和装设遮栏;
3、加强设备维护,非专业人员不得维修电气设备,设备还应安装漏电保护设施;
4、严格按照电气标准化施工,杜绝私接、乱接线路等违章作业现象;
5、一旦误入跨步电压区,双脚不要同时落地,最好一只脚跳着朝接地点相反的地区走,逐步离开跨步电压区。
十二、火灾事故的原因与预防措施
火灾事故的原因:火灾事故主要包括气体火灾、液体火灾、可燃物火灾、电气火灾等事故。这几类事故各有特点和不同的起火原因,但究其共性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员工缺乏安全防火知识,在作业中违反安全防火规定和有关安全生产规定,在禁止防火区域进行明火作业、吸烟等,致使酿成火灾;
2、现场作业场地狭窄,将一些禁止同一室内生产或存放的物品,放在同一室内生产或存放,为火灾事故的发生创造了条件,埋下了隐患;
3、电气设备老化存在漏电和安装不当现象,是电气设备发生火灾的主要原因;
4、未经消防部门审核,擅自改变房屋用途,且消防设施不配套、不完善。
预防措施:
1、强化各级人员的安全防火培训教育工作,同时加大防火检查频次,坚决查处违章、违纪现象;
2、危险作业场所动火应办理动火证,动火时配备相应人员与足量的灭火器材,并提前组织防火演练,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可根据不同的起火原因,分别采取隔离法、冷却法、窒息法等方法进行灭火;
3、加强作业场所的通风,使作业场所的有毒气等可燃性气体迅速排出,减少火灾事故发生的可能性。高层建筑必须进行防火分隔,以阻止事故发生时的火势蔓延;
4、电气设备在安装时,应严格按照电气规程进行现场安装,对高层建筑或其他重要场所,须选用具有阻燃性能的电缆,还应在设备使用过程中加强维修与维护工作,确保万无一失;
5、改变房屋等设施用途时,必须经消防部门审核批准后,方可进行施工,未经消防部门批准不得施工。
十三、车辆伤害事故的原因与预防措施
车辆伤害事故的原因:
1、行人与车辆不遵守交通规则,争道抢行,超速行驶;
2、不遵守厂内机动车辆管理制度,无证驾驶车辆;
3、车辆安全行驶制度不落实,车况不良,车辆带“病”行驶;
4、驾驶员遵章守纪的自我约束力差,行车中精神不集中;
5、因风、雪、雨、雾等自然环境的变化,造成刹车制动时摩擦系数下降,制动距离变长,或产生横滑;
6、道路条件差,视线不良,指挥人员站位错误;
7、行人与车辆不遵守铁路道口安全规定,抢越铁路道口。
预防措施:
1、行人与车辆必须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严格执行《工业企业厂内运输安全规程》不争道抢行,违章超车;
2、厂内机动车辆,必须由厂交通安全管理部门核发号牌和行驶证,车辆必须按厂内车辆交通监理部门规定的时间接受检验,仅是限于厂内行驶。逾期未经检验的车辆,不能行驶。同时须办理厂内机动车辆驾驶证,没有厂内机动车辆驾驶证,任何人不准私自驾驶厂内机动车辆;
3、驾驶员应及时掌握天气、道路与车辆状况,集中精力安全行驶;
4、行人看见机动车辆或听到鸣笛声响,必须及时避让,不准明知车辆驶过来而不避让,也不准为了躲避尘土(刮风天)、泥水(雨后),突然从路的一侧跑到另一侧;
5、各外进料口上料人员,必须站在安全位置上指挥车辆上料,机动车辆没有停稳前,不准靠近车辆。冬季生产时,必须与机动车辆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不准离车辆过近,防止路滑导致意外事故发生;
6、行人与车辆必须遵守铁路道口安全规定,不准抢越道口,道口堵车时,任何人不准从火车连接处跳过或从火车下面钻过。
谢谢!看了您的回复,鄙人茅塞顿开,希望以后再次得到您的指导,祝您快乐,幸福!
Andy
您好!
每天都在关注您的博客,你的知识真的很渊博,而且无私奉献,在很多安全网上拿取安全资料都要注册和积分,可您却那麽助人为乐,真的心底里感谢你!
现在工作中遇到一点困难,老是觉得在培训员工安全的
时候提不起他们的兴趣,不知如何进行下去,请老师指导以下好的方法。
个人想问老师拿点安全培训中的互动游戏,利用游戏看是否可以调动员工的安全培训兴趣,好的培训方法不知道您是否可以提供,谢谢!
邮箱地址:andy@inoac.com.cn
再次感谢您!
andy
安全,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每次培训学习时只要一谈到“安全”,就有人表现出一副厌烦的表情,埋怨说:天天讲安全,回回讲安全,讲来讲去就是安全法规、安全意识、安全规程,听都听烦了,这些谁人不知,谁人不晓,真是浪费时间。所以很多人在培训刚开始15分钟会比较认真,而后面的时间则会在下面开小差,对此讲授人一定需要面对受训者,而不要背对员工,因为在没有被对方关注的情况下,人对自己的要求会降低,从而开小差或者产生睡意。要保证安全培训中讲授PPT的效果,除了避免上面所提的内容以外,还需注意以下十点:
1、你必须是一个比较外向和沟通能力比较强的人。因为怎么说呢,要是你的个人性格属于不是太愿意沟通的人,一下子要你转做安全并和员工讲授PPT,往往这样的效果都会很差。
2、在大型安全培训前,你必须不断对你要进行讲解的文档进行重复讲解,重复讲解可以让你由量变变成质变,同时,你也会对这篇文档会从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俗话有说:温故而知新。你不断地重复讲解,你对其的认识就会不断加深进而升华;
3、前期准备必须充分,整个PPT必须你自己去做,而且对上面的概念你必须上网寻找资料进行了解,不然在你讲的时候都会出现很多不同的问题,而且很多时候临时的讲法都是不确定;
4、资料必须是最新的。这样做有几方面的好处,一方面,要是你的资料不是最新的或者比较旧,很多员工都会对一些新的安全知识和内容感兴趣,一旦你提供的内容他们都了解的,基本上会产生疲倦从而睡觉;
5、 控制时间,每节培训必须控制在45分钟左右,时间一长效果就会不好。在45分钟以后,很多人就忍不住上洗手间和打电话,所以最后的那部份基本上就没人认真听了。经过多次实践,我认为45分钟左右一定要进行休息,不然就会徒劳无功了;
6、图表、饼图等都可以很好地表达授课者的意思,远远比文字“有力”。要是你对着PPT上面的字照读,出来的效果就不好。比较好的处理方式是在你讲授PPT的时候,所有的文字及内容都是在你的脑子里,而PPT上显示的是几个有代表的字和大部分的图;
7、PPT中,一定要大部分都是图片,这个要在平时工作中进行准备。
8、PPT的格式 很多人以为PPT随便做就行了,其实不然,PPT的格式好不好看,对出来的效果影响相当的大,“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一个好的格式的PPT会让你赏心悦目。
9、讲笑话。讲笑话是一门很讲究的艺术。不要小看笑话这东西,如果你的选材和内容得到精心的安排和准备,出来的效果往往会出乎意料地好,但是要是选用的笑话不恰当,那么就会出现不好的效果了。
10、多提及一些员工一定知道或了解的问题,而且这些话题启发式的。例如讲一些员工生产、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一些事故案例,或者一些先前大家一起碰到或遇到的案例,并且把你想要讲的一些内容渗透在里面,这样对方又会答,同时也可以提高员工的信任。